鄧小平的親人坐在沙發上,全都默然不語。
整座樓一片寂靜,就像在為老人祈禱。
警衛秘書張寶忠想起應該互道“新年快樂”,就把大家聚到一塊兒。眾人舉起酒杯,說不出一句話,唯有淚千行。
“希望咱們醫務界,在新的一年裏能創造奇跡。”張寶忠在心裏這樣說。
可惜,沒有奇跡,93歲的老人又堅持了12天,到2月19日,呼吸功能都已經衰竭,隻能借助機器來呼吸。
醫院趕緊向政治局報告,按照規則,還應向新聞界公布消息,可政治局覺得不能驚慌失措,尤其不能危及大局的穩定。
在中南海的工作人員都沒有看出什麼異常,上午喬石按原計劃主持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了三個條約和兩個協定。
在前一天,李鵬還會見了美國前參議員貝內特·約翰斯頓。
2月19日,鄧小平在北京三〇一醫院溘然長逝。幾盤大型電視文獻紀錄片《鄧小平》的錄像帶,還依然靜靜地擺放在他床邊的茶幾上,記錄了他老人家光輝的一生。江澤民等看望鄧小平
在1997年春節前夕,鄧小平在醫院會見了前來看望他的江澤民等中央領導同誌。
在談話中,鄧小平請江澤民等同誌,轉達他對全國各族人民的節日祝賀,並希望在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把當年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和召開黨的十五大這兩件大事辦好
賀彪是鄧小平的親家,但是,他為了探望重病的鄧小平,還特意走了“後門”。
賀彪是鄧小平新時期建軍思想的支持者。在軍隊精簡整編中,許多人有意見,但賀彪卻主動做工作。
當精簡到總後衛生係統時,賀彪二話沒說,馬上為部隊作出表率。在他負責的工作中,他大量啟用新人,作出長遠規劃,並在站最後一班崗時,還為我國軍事醫學研究事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鄧小平提倡老同誌交班,賀彪就主動帶頭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當時,我軍正開始第二次授銜,賀彪因在第一次授銜時,在地方工作未能趕上,有人建議他趕上第二次授銜後再退。
賀彪說:“這是小平同誌倡導的,我沒有不執行之理。”並馬上辦理了手續,響應了中央號召。
賀彪曾回憶說:
我最後一次見到親家鄧小平,是在1996年。在此之前,我得知鄧小平有病,便告訴兒子賀平:“鄧家女兒多,男孩子身體不好,小平同誌住院,你要負責照顧。”
按照父親所囑,賀平在鄧小平住院期間,一直伴隨左右,忙前忙後。
對於鄧小平這次住院,賀彪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要親自去醫院看一看!為了照顧鄧小平的治療和休息,中央已作了探病限製,但賀彪卻沒顧這些限製,這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破例“違規”。
0在病榻上,鄧小平見到賀彪時,精神很好,兩人又談起孩子和孫子……
鄧小平說有信心戰勝病魔,賀彪也祝他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是,賀彪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次見麵竟成了永別。在那個不平常的早晨,賀彪接到兒子的電話……
在遺體告別這天,賀彪起得特別早。他坐著輪椅,帶領一家老小來到告別室,長哭送別親家、戰友和同誌。
由於悲痛,賀彪的雙腿怎麼也使不上勁,於是他讓兒媳扶他站起來,在鄧小平遺體前,深深地鞠了九個躬。
鞠九個躬,這是賀彪家鄉行大禮的規矩,他按家鄉的最高禮儀,與鄧小平作了最後告別。看人民日報的最大安慰
1997年2月6日,病床上的鄧小平,看到了當天出版的《人民日報》。
在該報頭版的一組圖片報道中,鄧小平看到,五年前,他南巡經過上海郊區旗忠村時,曾經親吻過的一個正在路邊玩耍的孩子。
而今,這個孩子已經長成了少年。這個少年用稚樸的字跡,向小平爺爺問好:
鄧爺爺新年好,我想您。
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的範敬宜後來回憶說:
病重的鄧小平,當時眼角有淚花閃爍。
當年在旗忠村用鏡頭記錄下鄧小平親吻孩子那一幕的是時任《解放日報》攝影部主任張蔚飛。
張蔚飛後來回憶說:
1992年2月初,鄧小平一行來到上海,兩位攝影師被允許隨行拍攝,一位是楊尚昆之子楊紹明,另一位就是張蔚飛。
近距離跟鄧小平接觸了半個月,張蔚飛感到小平是個親切而幽默的人。
張蔚飛接著回憶說:
那一天,鄧小平來到南京路市百一店馬桂寧專櫃,他看到店方專門為他來訪所作的布置時,詼諧地說道:“你們這是在導演嘛。”
當他來到底樓商場,聞訊趕來的市民已經將店堂擠得水泄不通,警衛正努力攔住潮水般湧動的人群。
這時,鄧小平注意到一個懷抱嬰兒的婦女,數次要衝過人牆,又數次被警衛攔了回去,他馬上叫警衛不要再攔。
婦女得以將孩子抱到小平眼前說:“囡囡,親親小平爺爺。”小平親切地摟住了嬰兒,周圍市民熱烈鼓掌。
之後,鄧小平步出位於六合路上的市百一店側門,10多米開外的南京東路上,已經擠滿了前來目睹小平風采的群眾,鄧小平多次想走上前與人們握手,都被警衛勸阻下來。
最後,小平隻能遠遠微笑著向群眾揮手致意……
張蔚飛說:“1997年2月,我重回旗忠村采訪當年的那個孩子一家,及其他村民的近況。是想在2月12日小平訪問旗忠村5周年紀念日那天,刊發一篇特別報道。但是,考慮到小平的病情,報社還是提前刊發了該稿。”
後來,大家都為此感到欣慰,雖然隻是一則報道,但它卻讓離去之前的鄧小平清晰地看到,在他所關注的上海,一個孩子和一個村莊正在成長和發展。
有什麼能比這更能安慰鄧小平他老人家一心為民之心呢?卓琳暨子女致信黨中央
鄧小平住院後不久,他的病情就在不斷地加重。
因此,在1997年2月15日,鄧小平的夫人卓琳,暨子女鄧林、鄧樸方、鄧楠、鄧榕、鄧質方,就致信江澤民並黨中央。
信的全文如下:
江總書記並中央:
近來小平同誌病重,作為他的親人,我們的心情十分沉重。
我們知道,中央的同誌們都很關心小平同誌,也與我們一樣,已開始考慮有關後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