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航一集團展區布局氣勢恢宏,主題鮮明、亮點突出,突出了整體性、係統性、綜合性和可視性,采用聲光電和新型裝飾材料,充分表現了中航一集團蓬勃發展的嶄新麵貌。

備受軍事迷關注的“FC-1”輕型戰鬥機,這次以1比1比例模型揭開了它神秘的麵紗;正在研製的國產新型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也展出了它的前艙段模型。

集中展示我國正在研製的新一代支線客機“ARJ21”的前艙段模型,我國自行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昆侖發動機等一批最新研究成果,“虎”、“Z9”武裝直升機等一批代表國內先進水平的飛機,也現身本屆航展。

“ARJ21”新型渦扇支線客機項目閃亮登場,引人注目。開幕第一天,中航一集團常務副總經理、中航商用飛機公司董事長楊育中,中航一集團總經理助理、中航商用飛機公司總經理湯小平等,在現場隆重推介“ARJ21”,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參展商及專業觀眾。

在五彩繽紛的燈光照射下,“ARJ21”客機座艙段和“FC-1”輕型戰鬥機全尺寸樣機交映生輝。許多觀眾紛紛在“FC-1”前與假人合影。

在中航一集團大型電視牆下、昆侖發動機前,人頭攢動,人們競相目睹我國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航空發動機。

在展館外草坪上展示的“FTC-2000”高級教練機威風凜凜,迎接著八方來賓。

在它旁邊陳列著一架“EV-97”超輕型飛機。這架飛機是由沈陽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和捷克埃維特航空工業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

展區共展示中航一集團所屬49家企事業單位研製生產的包括飛機、發動機、機載設備和航空科技四大類300多項展品。

中航一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楊育中說,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航空產品極為重要。他說,民用飛機是一個長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必須得到國家的有力支持。“ARJ21”已經得到國家支持,我們一定能研製出真正滿足市場需求的好飛機。

剛剛組建3年的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在本屆航展上全力推出自己的新產品和新項目。

11月2日,中航二集團在珠海度假村酒店,率先舉行了本屆航展的第一個新聞發布會,向來自國內外的一百多家媒體的記者及數百位國內外航空界人士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推出8個民機新產品,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該公司研製開發的50座級的渦扇支線飛機。該機型在當年即可完成與國外的合作開發與生產,預計在12個月內向客戶交付首架飛機。

在中航二集團所在的2號展館,一幕巨大的燈箱屏幕引人注目,中航二集團的直升機、運輸機、農用機、教練機等盡收眼底。

一旁的“直9”武裝直升機則宛如一隻虎視眈眈的獵豹,其威嚴的氣勢讓人生畏。隨後的“運12”係列、“運8”係列,以及精致靚麗的“直9H425”直升機座艙段不得不讓人駐步流連,伸手摸一摸、登上坐一坐,更有人往返數次細細詢問。

那些極為專業的機載設備、發動機產品,吸引了更多的專業人士。此次參展中航二集團做了充分準備,也達到了預期目的,為更多的專業人士和參觀者,全麵展示了集團公司係列化的航空產品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發展實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展出近五分之四的新展品。其中包括“神舟”飛船實物模型和返回艙實物、新一代運載火箭、新一代大型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現代小衛星等最新技術成果。

還有被朱鎔基總理稱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創造發明”的航天稅控係統、維係國計民生的“南水北調”仿真工程等高科技民用產品。

3年前自太空歸來的“神舟一號”飛船返回艙,靜靜地立在第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展廳,第一次與中外觀眾見麵。

飛船返回艙是航天員的座艙和飛船的指揮控製中心,位於飛船中部,為密閉結構,其上端有艙門,供航天員進出軌道艙使用,也是飛船中唯一再入大氣層返回地麵的著陸艙段。

“神舟一號”飛船返回艙外型為鍾形,外部用耐高溫的複合材料製成。返回艙高25米,直徑25米,重約3噸,可載3名航天員。

展出的“神舟一號”返回艙於1999年11月21日著陸於我國內蒙古中部地區,它是我國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義而且珍貴的實物。

為了確保返回艙從北京運輸到珠海途中的安全,航天科技集團采取了一整套嚴密的措施。

在展出中,還專門為它設計製作了全封閉的玻璃大展櫃,並配有特殊燈光。與飛船一同返回地麵的麵積達1200平方米的巨型降落傘,懸掛在返回艙的後上方,它在飛船返回地麵時起減速作用,使航天員能夠安全地實現軟著陸。

盡管各方麵對“殲10”的呼聲很高,但考慮到保密因素,“殲10”戰機還是不能參加本次航展。

“殲10”戰鬥機是一種可與西方當代戰機相匹敵的第四代戰鬥機,最重要的是它增加了載彈量,可攜短中遠各型導彈及對地對海導彈與炸彈和隱身性能,並可作間歇超音速巡航,具備第五代戰機性能。

雖然“殲10”沒有參展,但組委會已經準備了另外3架同樣先進的機型參展。其中的“虎”、“Z9”等一批最新研究成果的武裝直升機,也同樣能滿足了軍事愛好者的獵奇心理。

在航展館內,中航二集團表示,在今後的3到5年內,他們將陸續推出8種民用飛機新產品,其中50座新支線客機將會引起廣泛關注。

中國航空工業一集團則宣布,將研製生產70座新支線客機,中航二集團的工作人員解釋說,競爭肯定存在。不過關鍵還是因為隨著入世和我國三大航空集團的重組,使得我國支線航空運輸突顯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中航二集團正好擁有對口生產和研發能力,所以在經有關主管部委的批準後,決定為50座支線客機立項。

我國三大航空集團重組後,都相繼對支線航空運輸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而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更是預定了40架法國航空區域公司的支線飛機。

首次亮相的國產私人飛機尤其引人注意,由研製中國飛豹飛機的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的一種單發、螺旋槳驅動的輕型多用途飛機“小鷹-500”飛機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

“小鷹-500”基本型為4座,含駕駛員,經濟型為五座。主要用途為運輸類飛機飛行員初級教練機,也可作為公務機、旅遊機使用。

全機長7753米,高3035米,最大燃油重量235公斤,設計航程1640公裏。“小鷹-500”估計售價為200萬人民幣。

國外方麵,著名航空航天廠商波音公司、聯合技術公司、空中客車公司、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英宇航、羅爾斯·羅伊斯發動機製造公司、蘇霍伊、俄羅斯武器進出口公司等紛紛參展。荷蘭、摩爾多瓦等首次以國家展團的形式出現在珠海航展上。

在本屆航展上,有一批當今航空航天技術的新成果閃亮登場。波音公司研製的“音速巡航者”、空中客車公司最新研製的“A380”飛機的1比50模型,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最新支線飛機“ERJ-170”的實體模型將使觀眾有機會目睹當今最新的民用飛機。

在航展現場,除了價值昂貴的VIP公務機以外,還展出了價格不菲的兩架直升機。位於展場中間位置的中信海直展出的一架直升機,價格達到400萬美元,如果租用話,則一小時36萬元,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算。

據這架直升機的駕駛員介紹,這架小小的“ec-135”型天藍色的直升機,是半年前中信海直從歐洲直升機公司購得的,主要用於海上直救任務,半年來已經出行了26次任務。由於性能優良和技術超前,除了海上直救以外,還被用於各種商業用途。

由於本次航展取消了特技飛行表演,參展人數少於往年,其中專業人士達3萬人次,普通觀眾為兩萬人次。

雖然此次航展取消了特技飛行,但一些飛機製造商卻仍是異常重視。波音公司在波音展館裏特意開辟出一個展位來重點展示其公務機產品,展示音速巡航機的比例模型。音速巡航機是當時波音民用飛機集團領先產品研發項目,顯示了波音在航空航天技術領域領導地位。

波音有關方麵表示,特技飛行的取消雖然會減少參展觀眾,不過專業的航空業和航空製造業,更加刺激他們對本次航展的投入和重視。他們表示,三大集團重組後的新的中國航空市場,將有著更大的潛力,2002年是波音與中國航空業攜手合作30周年,波音將努力做中國航空業解決方案的最佳供應商。

另外,“飛機奇人”張鬥三再次帶著他自製的飛機來到珠海航展現場。展出前,他和夥伴們將飛機展品一遍遍地維修和檢查,力求展出期間萬無一失。

張鬥三的飛機停在停機坪比較顯眼的地方,觀眾可以輕而易舉看到。同時,他還將福建泉州的好友高永寧研製的旋流直升機的模型,也帶到了展覽現場。

張鬥三介紹說,這是一種依據龍卷風原理,利用藏在機身內部的幾組大型渦輪製造上升氣流,從而升空的機型,於2002年下半年研製出爐,當時還沒有申請專利,飛機還處於理論式概念機階段。這是這種概念機模型第一次在公眾場合進行展示。

麵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航空航天參展商,十分重視在世界最大市場之一的中國舉辦本屆航展商機,表現了空前的熱情和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