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氣貫長河(2 / 3)

人性的弱點之一就是貪欲,欲望的深淵就會讓人失去對生活的感受。

生命就在呼吸之間,我們之中有誰可以保證自己一定會有明天?生活就像躲在角落裏的怪獸,會突然撲出來告訴我們“你該下場了”。

在當前這個全球資訊時代,人類麵臨的仍然是曆史上多次遭遇到的共同問題:生死愛欲問題,權力關係與身份認同問題,人和外在的環境關係問題,這些都可以通過文字形式來表達。

時光是可以收藏的,隻要你用心追尋,十分遙遠的某一分鍾、某一秒鍾都可以藏入囊中,永遠不會丟失。因為,記憶能拽住流逝的時光。

現代化,是一個包羅十分豐富、層次極其複雜,並且將社會各種要素兼容重組的社會運動過程。

哲學家是把生命的意義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蘇格拉底把“認識你自己”定為哲學的任務。

我的輕信,使我跌過非常大的跤,摔得頭破血流,幾乎再也爬不起來,站不起來。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是人。我很慶幸寫作是一件不必和任何人糾纏的事情。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窮誌也窮,窮而不起,窮而不奮,窮得沒誌氣,窮得沒本事。

窮是極地,極地起大鵬。富不過三代,是因為條件太好了,造就不了人。

可以說,世界的未來不是富有者的天下,每一代最先圖變的都是窮人。哀莫大於心死,窮莫大於心窮。

也許與年齡和閱曆有關,許多東西看得淡了,不再那麼使勁,開始試著把故事寫得生動好看。

構成人生的因素是一個複雜的混沌體,但“構架人生基石的還是意誌力量”,美國心理學家弗蘭科?哈德克著的《意誌力訓練》描述的是人們應該怎樣讓自己的意誌變得堅強和堅韌,而後,改變我們所處的表象世界。

無論你的時間多麼緊張,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勁,就一定能夠擠出更多的時間,幹更多的事。

傳媒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傳播的文化是沒有價值的,最有意義的寧靜是心靈,而不是拒絕與外界來往,包括傳媒。

其實,雜念即欲望。人世間的許多煩惱,皆因太在乎身外之物:名欲和物欲,糾纏其中,才不能自拔。

廣義的文化乃是“以人文化世界”,在物態、半物態、純精神形態三個層麵上展開,絕不僅僅限於文學和藝術。

年輕人之所以話多,且守不住秘密,主要原因是由於自卑。

兩人的結合,並不在乎各自條件的優越,關鍵在於雙方能否真正的理解和相互適應。

無論你的事業是什麼,你都要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心靈空間,一種內在的從容和悠閑,唯有在這個心靈空間中,你才能把你的事業作為你的生命果實來品嚐。

逃避有雅俗之分。雅的信老莊抑或上帝,談禪,或者聲稱大隱之於市。俗的打麻將、坐酒吧。

有的人曾經很有教養,但受到傷害後也漸漸懷疑起自己的行為,最終放棄原則,隨波逐流。

詞典上說,教養是指在道德品質和文化素質等方麵所達到的水平。簡單說來,遵守公德,尊重他人,誠實守信,留有愛心,善解人意,心胸寬廣,溫文爾雅,彬彬有禮……都是教養的實際內涵。

知道痛苦價值的人,不會輕易向別人泄露和展示自己的痛苦,哪怕是最親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