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者(1)庶其廉(2)與婦競絕(3),數月不通於越。入楚,兵大掠(4),各東西匿(5),死生不相恤(6)。人諍(7)庶其廉“盍聚諸(8)?”輒謝去(9)。
一日,漁(10)於海,獲甲蟲曰鱟(11),雌雄相負,雖風浪不解。庶其廉悔曰:“是,物也;人或(12)不如,可乎?”歸,召婦與居,禮之(13)終身。
君子曰:陰陽合而大化彰(14),寒暑正而歲功(15)成,夫婦和而家政(16)理。天道也,亦人道也。俗降世汙(17),有反目(18)自死弗覿(19)者,不亦悲夫。視(20)庶其廉之能悔,抑(21)又賢矣。
“注釋”
(1)漁者:漁民,捕魚的人。
(2)庶其廉:人名,複姓庶其。
(3)競絕:比賽橫渡。《爾雅·釋水》:“正絕流曰亂。”注:“直橫渡也。”《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4)大掠:搶劫。
(5)匿:藏身。
(6)恤:憐憫,關顧。
(7)諍(zhèng):直言勸告。
(8)盍聚諸:何不設法夫妻團聚呢?諸,兼詞,之乎。
(9)謝去:推辭著走開了,離開。
(10)漁:捕魚。
(11)鱟(hòu):鱟魚,其形狀似龜。
(12)或:如果。
(13)禮之:以禮相待。
(14)陰陽合而大化彰:陰陽相合萬物就會繁榮茂盛。陰陽:在中國古代哲學裏指兩種既對立又相關聯的力量,普遍存在於萬物之中。
(15)歲功:一年的收成。歲,收成。
(16)家政:家事。
(17)俗降世汙:世俗敗壞。
(18)反目:不和,多指夫妻而言。
(19)覿(dí):見。
(20)視:比較。
(21)抑:則,卻,還是。表示意思的輕微轉折。
“譯文”
漁民庶其廉和妻子比賽橫渡,幾個月不能到達目的地越。進入楚地,遭到士兵搶劫,兩個人便分別藏身,是死是活不相關顧。有人勸告庶其廉說:“為什麼不設法和妻子團聚呢?”他卻推辭著走開了。
一天,庶其廉在海上捕魚,捕獲了一對鱟魚,雌的和雄的一個背著一個,即使狂風大浪也不分開。庶其廉立刻懊悔地說:“鱟魚是個動物,人如果連動物也不如,恐怕不應該吧!”於是回去後便找回妻子一塊住下,以禮相待,直到死去。
君子評論說:陰陽相合萬物就會繁榮茂盛,熱冷適時一年的收成就會好,夫婦和睦家事就辦得有條有理,這是自然界的道理,也是做人的道理。世俗敗壞了,竟有夫妻不和到死也不相見的人,真令人悲傷啊!相比起來,庶其廉能夠悔過,卻是好的了。
“評說”
本文揭露了遺棄婦女的社會現實,勸勉人們建立和睦友好的家庭,夫妻之間應該患難與共,生死相隨。
作者用“雌雄相負,雖風浪不解”的甲魚作比,深刻地批判了那種“利福相聚、患難相棄”的夫妻觀,又對夫妻反目“至死弗覿”的汙濁世俗大發感喟,這些都是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