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畜:畜養。
(29)乖戾:違背。
(30)逆亂:錯亂。逆,向相反方向活動。
(31)血膋(liáo):指肌體。膋,腸部的脂肪。
(32)羽翮(hé):羽毛。翮,羽毛中間的硬管。
(33)適:適應,順應。
(34)神既不完:原有的氣質已經不完備了。
(35)天者皆喪矣:本能都喪失了。
(36)烏:怎麼。
(37)再拜:一連行了兩個禮。
(38)調:馴養,調教。
(39)馭將:控製、指揮將領。
(40)惟:隻。
“譯文”
楚國的放宜咎擅長馴鸇,不到三個月,所有的鸇都被他調教好了。放開鸇,叫它高飛就高飛,叫它落下就落下;指著禿鶖、黃鸝、野鴨、天鵝,叫它捕捉就捕捉。沒有不盡如人意的。
放宜咎的西鄰中有一個叫終利之伊的人不服氣,也想學會馴鸇。於是,在太陰山捕捉了一些鸇,讓馴養鷹的人把鸇在籠子裏關了七個月。一天,有一隻黃鸝從旁邊飛過,就放出一隻鸇叫它捕捉。黃鸝驚恐得落在地上,鸇也落在地上。黃鸝飛上杉樹,鸇也飛上杉樹,兩兩相對,立在樹枝上,就是不捕捉。終利之伊招手叫鸇飛來,鸇卻拍動起翅膀飛走了。其餘的鸇有一多半瘦死在鳥籠中。
終利之伊很慚愧,前往宜咎家,討問道:“你是用什麼神異的方法把鸇馴服的呢?”
放宜咎說:“我哪有什麼奇特的法子!我一捉到鸇,就裝在籠子裏,用絲線編成的帶子一頭係在轉軸上,另一頭係住鸇的腿,使勁地打鼓驚動它飛上天空;穿上革製的臂衣,又讓它飛下停立在臂上;搖著鈴吸引它,使它目不斜視,注意力集中;等它餓了,就攪拌水肉給它吃;看到它吃得過飽了,就用羽毛刺激它的喉嚨使它吐瀉。經過這樣的馴養,它的本能仍然保全著,不認為人是傷害它的,反把人當作它的朋友。因此,叫它抓鳥就抓鳥,叫它落下就落下。而你對鸇的畜養卻用的是對待人的辦法,不是馴化鳥的辦法,違背了它的性情,損害了它的筋骨,挫傷了它的肌體,搞亂了它的羽毛,不能順應它的饑飽,它的神氣已經不完備了,本能自然全喪失了,還怎麼會順從人的意願呢?它唯恐你不放開它,一旦放開,它就高飛遠走了。我並沒有什麼奇特的辦法,隻是用的辦法和你不一樣罷了。”
終利之伊恭恭敬敬地行了兩個禮說:“我從向你請教馴鸇的方法中,又明白了駕馭將領的方法了!”
君子評論說:難道隻是駕馭將領要這樣嗎?管理百姓也是這樣啊!
“評說”
本文用馴鸇作比喻,說明駕馭將領、管理百姓時隻有保其天性、因勢利導,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的道理。
寫法上,以實寫馴鸇、虛寫馭將和治民為類比,以放宜咎、終利之伊不同的馴鸇術做對比,輕鬆地完成了主題,駕輕就熟,如履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