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放宜咎(1)者善為鸇(2),學未三月,皆馴。縱(3)之揚則揚,呼之降則降,指鶖(4)、鶬(5)、鳧(6)、鵠(7),使之擊則擊,無不如誌(8)。
西鄰有終利之伊(9)爭能(10)宜咎,欲學之。求鸇於太陰山,使調鷹奴(11)囚之七月。有鶬過焉,命鸇搏之。鶬驚,墜,鸇亦墜。對立煔(12)枝上。招之,矯矯然逝矣(13)。餘者瘦死過半。
終利之伊甚慚,往餂(14)宜咎曰:“子何術而使鸇馴也?”
宜咎曰:“吾亦何術哉?予初得之也,冠之以籠胄(15),束之以絛鏇(16),嚴之以鼓鼙(17),承之以鞲帣(18),振之以鑾和(19),使其目無邪視,神無外馳(20)。時(21)其饑也,和水肉以炙(22)之;廉(23)其饜(24)也,咽(25)羽毛以洩之。於是,其天者全,不知有人(26),人亦鸇比(27)。故命擊則擊,命止則止。今子畜(28)之以人不以禽,乖戾(29)其性情,動搖其筋骸,逆亂(30)其血膋(31),紊傷其羽翮(32),不適(33)其饑飽。神既不完(34),天者皆喪矣(35),又烏(36)能如人誌哉?唯恐其不縱也,縱則揚去爾。吾亦何術哉!所用與子異爾。”
終利之伊再拜(37)曰:“吾因問調(38)鸇而得馭將(39)之術也。”
君子曰:豈惟(40)馭將哉?治民亦猶是爾!
“注釋”
(1)放宜咎:人名,放姓。
(2)為鸇(zhān):馴鸇。鸇,一種似鷹鷂的猛禽。
(3)縱:放開。
(4)鶖:一種水鳥,又名禿鶖。
(5)鶬:黃鸝。
(6)鳧(fù):野鴨子。
(7)鵠:天鵝。
(8)誌:人的心意。
(9)終利之伊:人名,複姓終利。
(10)爭能:不服氣別人而想顯示自己的本領,妒忌。
(11)調鷹奴:畜養馴化鷹的人。
(12)煔(shān):木名,同“杉”。
(13)矯矯然逝矣:矯捷地飛走了。
(14)餂(tiǎn):誘取。
(15)籠胄:鳥籠。
(16)絛鏇:把用絲線編成的帶子係在轉軸上馴鳥。鏇,轉軸。
(17)鼓鼙:大鼓、小鼓。
(18)韝帣(gōujuàn):皮革製的臂套,打獵時用以停立獵鷹。
(19)鑾和:車鈴,這裏泛指鈴。
(20)神無外馳:神誌集中。
(21)時:通“伺”,等待。
(22)炙:燒烤的肉。這裏用作動詞。
(23)廉:察看。
(24)饜(yàn):吃得飽。這裏指吃得過飽。
(25)咽:吞,使……吞下。
(26)其天者全,不知有人:本能全在,並不怕人。
(27)人亦鸇比:人也成了鸇的朋友。比,勾結,引申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