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求 索 篇(3)(2 / 3)

王世英隨崔孟博於1936年2月間到達西安。楊虎城的機要秘書王菊人在請示楊虎城後,將王世英秘密安置在楊虎城的九府街(今為青年路)的公館。

止園的中心建築是一幢中西合璧的三層小樓。1930年,楊虎城以3000元銀洋買下此地,並建成官邸,取名“紫園”,以應“紫氣東來”之意。紫園坐北麵南,樓前為花園,正門兩側有小片響竹林,環境幽雅。1933年5月,楊虎城被免去陝西省政府主席一職後,為排泄心中的憤懣之情,遂改“紫園”之名為“止園”,以表“僅止於斯”之意。楊虎城還讓蒲城同鄉、著名書法家寇遐為“止園”題額,懸掛於止園正門上方。

根據與楊虎城商量好的辦法,王菊人將王世英安置在止園會客廳東側的一間房子裏,將門反鎖。王菊人又到新城西安綏靖公署駐地,將鑰匙交給楊虎城。中午,楊虎城返回止園休息。待警衛人員離開後,遂將王世英所在房間的房門打開,開始了與王世英的秘密會談。

關於這次秘密會談,據王菊人回憶說:“王世英等到陝西後,楊(虎城)向他表明了願同紅軍合作抗日的願望,請王(世英)問明汪鋒的來曆,約王(世英)回來後再次見麵。”《回憶楊虎城將軍》,第191頁。

在王世英與楊虎城秘密會談的幾天之後,王世英作為“第十七路軍高參”,被送往西安北門之外。而汪鋒則以“中央大員”趙仲遠的化名,與王世英在北關一間房屋內會麵了。楊虎城送給他們兩人500元作為路費,並對沿途的安全進行了周密的安排。王世英和汪鋒於2月中旬回到了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窯堡。

就在此後不久,共產黨人王炳南也回到了西安。王炳南(1906―1988),陝西乾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在楊虎城資助下,赴日本留學。1931年前往德國留學,曾任中共旅德支部負責人,國際反帝大同盟東方部主任。九一八事變後,在德國創辦並主編《明星》雜誌,宣傳抗日救國主張,並任旅歐華僑反帝同盟主席。1935年,在英國倫敦與獲得柏林大學哲學博士的王安娜(1907―1989)結婚。1936年1月,根據共產國際的安排,王炳南攜妻子王安娜離開柏林回國,於2月到達西安,在楊虎城部從事統一戰線工作。

王世英到達瓦窯堡後,遂前往紅軍東征前線。3月中旬,王世英在山西隰縣大麥郊地區(今屬交口縣),向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秦邦憲、彭德懷等彙報了中共北方局同南京國民黨方麵接觸的情況,以及北方局做十七路軍工作的情況。王世英還彙報了2月份他同楊虎城達成的四項協定:

(一)在共同抗日原則下,紅軍與十七路軍建立抗日友好互不侵犯協定,雙方各守原防,互不侵犯,必要時可以事先通知,放空槍,打假仗,以應付環境。

(二)雙方互派代表,設立電台,互通情況。

(三)十七路軍在適當地點設立交通站,幫助紅軍運輸必要的物資和掩護中共人員的往來。

(四)雙方同時做抗日準備工作,先從對部隊進行抗日教育開始。②③⑤⑥《周恩來年譜(1898―1949)》修訂本,第308、308、310、310、310頁。

在聽取王世英的彙報後,中共中央同意王世英和楊虎城商定的各項原則。②。

4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在瓦窯堡召開。出席會議的有張聞天、周恩來、秦邦憲、何克全、張浩、李維漢等。會議主要討論了對東北軍和第十七路軍的統一戰線問題。周恩來介紹了東北軍和第十七路軍的情況,說楊虎城過去和我們有關係,這兩支軍隊不僅有可能聯合反蔣,而且可能聯合陝甘其他部隊及孫殿英、宋哲元等。③張聞天在會議上指出,楊虎城能在其內部保存我們的同誌,這在國民黨軍閥中“是很少的”。我們可以誠懇地同他談判,“困難可設法同他解決,表示對他好意”,“他受威脅時可配合行動。”《張聞天年譜》上卷,第310頁。

會議認為楊虎城是可靠的同盟者,應真誠地同他談判。會議決定加強對東北軍和第十七路軍這兩支部隊的工作。⑤。

會後,王世英來到西安,將中共中央的意見轉告楊虎城,並請楊虎城注意搞好和東北軍的關係。⑥據王菊人回憶:“王世英自紅區回到西安後,再次和楊(虎城)見了麵。經過幾次商量,共同的意見是:十七路軍為了同紅軍合作抗日,要訓練骨幹力量;雙方維持原防,互不侵犯;給予紅軍在十七路軍防區的人員來往、物資運輸以便利;紅軍應多方麵對各雜牌軍(當時指的是陝北綏德的八十四師和榆林的八十六師――原注)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等等。王世英證明了汪鋒的身份。”《回憶楊虎城將軍》,第1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