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求 索 篇(2)(2 / 3)

為了建立與楊虎城的聯係,毛澤東決定將曾在第十七路軍中從事過軍運工作的汪鋒由瓦窯堡調來紅一方麵軍總司令部所在地富縣北道德塬上的東村。

汪鋒(1910―1998),陝西省藍田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冬任藍田縣學聯主席、團委書記。參加了渭華暴動。1932年8月起,任中共陝西省委軍委書記,負責在楊虎城所部第十七路軍及陝西地方保安團隊中黨的秘密工作。後任紅二十六軍代理政治委員兼第二團黨委書記、代理政治委員,中共陝西省委特派員兼陝南特委書記。1934年7月,調往上海中央局軍委工作。1935年春,奉上海中央局委派返回陝南,聯係楊虎城部隊中的共產黨員及紅軍第二十五軍。但被紅二十五軍政治保衛局錯誤拘禁。同年9月,隨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達陝北,被錯誤關押。11月30日,張聞天在瓦窯堡主持召開了黨的活動分子會議。會議宣讀了中央《審查肅反工作的決定》。會後,汪鋒離開瓦窯堡,前往富縣東村。汪鋒在題為《爭取楊虎城十七路軍聯合抗日的談判經過》的回憶文章中寫道:“在我到達前總的第二天晚上,毛主席約我談話。我懷著極其興奮的心情去見毛主席。毛主席住在一個群眾住的土窯裏。毛主席見到我先問了陝北許多同誌的情況,然後談到了將要分配我去做的工作。毛主席要我前往西安,代表紅軍同十七路軍談判,爭取他們同紅軍互不進攻,聯合抗日。”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從國內戰爭到共同抗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638頁。

在談話中,汪鋒向毛澤東彙報了自己所了解的第十七路軍和楊虎城將軍等人的情況。

12月5日,毛澤東在富縣東村一孔簡陋的土窯洞裏,揮毫寫下了以毛澤東、彭德懷署名的致楊虎城的信函。信函的主要內容如下:

乃聞閣下之孫(蔚如)、馮(欽哉)兩師,亦由陝南向陝北開進,誠不識是何居心?如言保境,則敝軍並無問鼎長安之謀。如言進攻紅軍,則不計何立中、劉翰東、牛元峰、沈克等之慘敗,寧不計唐嗣桐、張漢民之覆轍?如言陝西,則閣下臥榻之側,眈眈者究是何人?蔣介石40餘團久已深入陝甘,張學良主力近更陸續入陝。邵力子手無寸鐵,閣下已為之惴惴不安,倘易之何柱國或張學良手下任何一人,則閣下之綏靖主任、地方權力,當有存乎?馮欽哉已為蔣介石拉去,孫蔚如能保其不為馮欽哉第二乎?如言國家,則今日者,乃亡國滅種之日也。凡屬愛國誌士、革命軍人,應如何泣血椎心,一致奮起,為抗日討蔣而戰。蓋日本帝國主義實我民族國家之世仇,而蔣介石則通國人民之公敵。日本而無蔣介石,則吞並華北滅亡中國之詭計不得售,蔣介石而無日本,則其叛國家戮民眾禍軍隊排異己之奸謀不得逞。是以抗日反蔣,勢無偏廢。建義旗於國中,申天討於禹域,驅除強寇,四萬萬具有同心,誅戮神奸,千百年同茲快舉。鄙人等衛國有心,劍履俱奮,行程二萬,所為何來,既達三秦,願求同誌。倘得閣下一軍,聯鑣並進,則河山有幸,氣勢更雄,減少後顧之憂,增加前軍之力。鄙人等更願聯合一切反蔣抗日之人,不問其黨派及過去之行為如何,隻問今日在民族危機關頭是否有抗日討蔣誠意,凡願加入抗日討蔣之聯合戰線者,鄙人等無不樂與提攜,共組抗日聯軍,並設國防政府,主持抗日討蔣大計。此政府應有適合民心統一意誌之十大綱領,具見12月1日蘇維埃中央政府與革命軍事委員會所發宣言。如荷同意,即祈派遣代表,前來蘇區商洽一切。重關百二,誰雲秦塞無人,故國三千,慘矣燕雲在望。亡國奴之境遇,人所不甘,階下囚之前途,避之為上。冰霜匝地,勉致片言,風雨同舟,願聞明教。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第十七路軍中的活動》,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第84―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