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農民住房問題時,鄧小平指出:
過去對於發展建材工業不重視,把蓋房子不當生產,隻當消費是不對的。
四川的老太太有了錢,一是娶媳婦,一是蓋房子。建築工業大有發展前途,包括城市和農村,發展建材生產隻搞磚瓦不行,要搞現代的、輕型的。為了實現小康目標,要敢想、敢幹,敞開思想,找門路。
在談到農民的燃料問題時,鄧小平指出:
農村發展沼氣要列入計劃,使用沼氣不僅節約能源、節約時間,而且減少疾病,又清潔衛生,20天發酵消滅血吸蟲,還能秸稈還田,提高肥效。但是發展沼氣一哄而起不行,要有計劃、有步驟,一批一批地搞。
怎樣早日使中國人民達到人均1000美元的小康水平,是鄧小平長期考慮的一個戰略問題。
在農村改革初期,鄧小平就號召全黨解放思想。
在1980年4月,鄧小平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麼叫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也要解放思想。
鄧小平認為,不要光喊社會主義的空洞口號,社會主義不能建立在貧困的基礎上。
1980年5月5日,鄧小平會見幾內亞總統杜爾時說:
社會主義是一個很好的名詞,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確理解,不能采取正確的政策,那就體現不出社會主義的本質。
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講社會主義,首先就要使生產力發展,這是主要的。隻有這樣,才能表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社會主義的經濟政策到底對不對,歸根到底要看生產力是否發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這是壓倒一切的標準,空講社會主義不行,人民不相信。
鄧小平還說:
我們在一個長時期內忽視了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從1957年起,我們的生產力的發展非常緩慢,拿農村來說,至1966年的10年間,農民的收入沒有增長多少,多數地區的農民還處在貧困狀態。
因此,鄧小平支持農村改革,讚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推廣,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鄧小平認為,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的改革和發展,從長遠的觀點看,要有兩個飛躍:
第一個飛躍,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製,這是一個很大的前進,要長期堅持不變。
第二個飛躍是適應科學種田和生產社會化的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這是又一個很大的前進,當然這是很長的過程。
鄧小平論述的第二個飛躍,反映了鄧小平對中國農業未來的思考,體現了中國農民的真正希望所在。
在1980年的4月和5月,鄧小平曾兩次就農村政策問題,同中央負責人談話,提出農村政策要繼續放寬,土地承包給個人,不會影響我們國家製度的社會主義性質。
在經過此次對河南等幾個省的情況,以及對發展遠景調查之後,鄧小平對人民早日達到小康,實現人均1000美元的目標,心裏更加有底了。
列車在鄂東北、豫西南的大地上急馳著……關注幹部選拔問題
7月23日6時6分,鄧小平乘坐的專列,沿著鐵路專用線,緩緩駛入鄭州市區北麵一個綠樹環繞、環境幽靜的大院。這裏就是河南省委第三招待所。
當鄧小平穩步走下火車的時候,早已等候在這裏的省委常務書記、省長劉傑,以及其他省委常委們,立即迎上前去,代表河南省全省人民,向鄧小平表示熱烈的歡迎。
早飯後,省委第一書記段君毅,省委第二書記胡立教,省委常務書記、省長劉傑,就河南當前的主要工作向鄧小平作了簡要彙報。
彙報結束,省委負責同誌請鄧小平講話。
鄧小平說:
提拔青年幹部問題,這次出來看,有的是人才。現在取消‘終身製’是個大問題,幹部終身製,老當第一書記誰敢提意見?提拔青年幹部,光靠推薦不行,要下去發現人才。
幹部要考核,兩年一考核,不稱職就下來。廠長工資待遇要提高,教授不一定比校長地位低。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思想解放還不夠,要解放到本世紀末。
這次談話不久,在1980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鄧小平發表《黨和國家領導製度的改革》的重要講話,充分論證了政治體製改革的必要性,明確了改革的方向。
在講話中,鄧小平明確提出: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建立正常的離休退休製度。
鄧小平指出,本次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向專業技術職務終身製開刀。具體措施有:
一是淡化評審,強化聘任,評聘分開;二是逐步建立社會化評價機製;三是高職可以低聘,低職也能高聘,要成為製度;四是進一步擴大和規範執業資格製度,逐步和國際接軌。
這篇講話成為政治體製改革的綱領性文獻。
按照中央的部署,政治體製改革逐步展開,並首先在克服權力過分集中、廢除實際存在的領導職務終身製、實現幹部隊伍年輕化等方麵,取得了明顯進展。
鄧小平離開河南後,河南省委為了盡快貫徹落實鄧小平此行一係列的重要談話精神,在當天下午,就召開了省委常委會議。
段君毅、胡立教、劉傑,一一向省委常委們詳細傳達了鄧小平在湖北二汽、在專列上、在河南視察期間的重要談話精神。
常委們在認真學習、討論鄧小平談話的基礎上,製定了盡快貫徹落實鄧小平談話的具體措施。
在同年的8月上旬,河南省委召開了以貫徹落實鄧小平重要談話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省委工作會議”。
與會同誌通過認真學習、討論鄧小平重要談話,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
省委負責同誌,分別就選拔中青年幹部,盡快發展河南工業、農業、財貿和山區經濟等問題講了話。
會議特別就如何選拔中青年幹部,以及如何盡早實現人均1000美元奔“小康”等問題,進行了重點部署。視察花園口水利工程
7月23日,鄧小平在河南省第三招待所,與該省的領導同誌進行了座談。
鄧小平在聽取彙報後,作了重要指示:
農村要發展,要注意兩點:
一是政策要正確,群眾讚成聯產責任製,政策威力大,有了正確的農村政策,可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中國的山區應是最富的,麵積大,人少,許多東西可以包給他,搞不好罰,超產的歸他。
二是科學種田,要抓種子,優良品種,要搞好種子公司,繁殖良種。
農民收入增加了,有了錢就要蓋房子。
建材工業有大的發展前途,隻搞磚瓦不行,要搞現代的,輕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