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鄧小平聽到這些情況後,感到十分地高興。

陳丕顯向鄧小平介紹了“二汽”自力更生、量入為出、分期建設、多做貢獻的辦廠方針。

鄧小平對此表示讚同,並說,已看過國務院批準這一方針的文件。

“二汽”根據這個方針,在國家支援下,大膽采用以老廠包新廠、一廠包數廠的辦法,進行建設。

在設備方麵,他們幾乎把全國機械行業的“寶”都聚到“二汽”來了。

在全廠兩萬多台設備中,99%是我國製造的,其中90%是好用的。同時也進口一些關鍵的、精密的、大型的設備和先進技術,但是隻占設備總數的1%。

二汽廠領導在車間,向鄧小平介紹我國自製的缸體大拉床的功能。有1784把刀一分半鍾,可銑削完缸體的6個麵,隻需6個人輪班操作,一台可抵20人操作的10台鼓形銑床。

鄧小平聽得很有興致,他把段君毅拉到跟前,指著製造廠廠標說:“大拉床是濟南第二機床廠造的,我們的機械工業能造出這個,不錯嘛!”

在總裝廠,擺放的“二汽”近年來生產的各種汽車,以及今後計劃生產的各種汽車型號,引起鄧小平的很大興趣,他注意聽取介紹。

當彙報到軍民結合問題時,鄧小平說:

“二汽”應注意多品種、係列化生產。一個汽車廠也可以生產非汽車產品。

“二汽”注意滿足軍用,這是好的,但從長遠看,從根本看主要搞民用。軍隊要車,可能第一批要得多,以後就會逐漸減少。你們又搞軍用,又搞民用5噸車,又搞8噸民用車,這很好。

“二汽”生產的供部隊拉大炮用的25噸和35噸兩種軍用越野車,要求馬力大、車速高、爬坡能力強、越野性能好。

鄧小平興致勃勃地觀看了這兩種爬32度陡坡的表演。鄧小平一邊看,一邊評論著。

鄧小平十分快慰地說:“25噸越野車,我知道,聽說在南疆自衛還擊戰中立了功,部隊很歡迎。”

鄧小平還高興地說:“能爬這麼陡的坡,部隊當然歡迎!”

在總裝廠,鄧小平抱著外孫女萌萌,高興地坐上新下線的5噸車。萌萌說:“爺爺,我們坐的是卡車,大卡車好!”

鄧小平說:“對!”

萌萌又對正在開車的陳桂祥說:“叔叔,你們這裏造的都是大卡車嗎?”

鄧小平慈祥地對外孫女說:“你長大了,學叔叔開大卡車。”

陳桂祥有意把車開得很慢,好讓群眾們盡量地多看看鄧副主席的風采,好好看看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鄧小平強調幹部培養

鄧小平在“二汽”的視察,按原定計劃,隻看3個項目,即總裝廠、鑄造廠、發動機廠。但是,鄧小平卻興致盎然的一連看了6個項目,他一邊看一邊詢問著一些情況。

鄧小平邊看,邊提出發展民用產品,高度重視新技術和產品開發,鼓勵競爭,多出去找差距等一係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企業發展思路。

廠領導向鄧小平介紹說:

二汽”借改革開放的東風,率先在全國組織跨省、區的聯營公司,在不改變隸屬關係,不改變企業性質,不改變資金、物資供應渠道的情況下,采取多種形式自願結合,把一些生產汽車的兄弟廠組織起來,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鄧小平對此很感興趣。他讚同地說:

這是保護競爭,促進聯合囉!應當這樣搞,不這樣搞,不能打破“小而全”。

“二汽”這樣的大廠應當作為中心,帶動幾個省搞專業廠協作,把專業公司組織起來。

根據鄧小平的指示,“二汽”竭盡全力,抓聯營的工作。

陪同人員告訴鄧小平,“二汽”自改革開放以來,已有13個國家,60批外國客人到“二汽”參觀,都對“二汽”給予了好評。

德國奔馳汽車製造廠一位負責人說:“要不是親眼看到,真不會相信中國會在大山區,建成這樣一個規模大、技術先進的汽車廠。”

外國人從“二汽”建設中,看到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決心、氣魄和能力。

鄧小平聽後說:“中國搞四個現代化,應當有這樣的信心!”

當時,“二汽”已同4個國家6家廠商,簽訂了350萬美元的加工合同。

法國雷諾汽車廠希望用“二汽”的底盤,裝上它的發動機,到國際市場上銷售。

鄧小平聽到後,非常高興地說:“那好啊!雷諾汽車廠我知道。20年代初,我在這個廠做過工。”

鄧小平接著說:

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一個問題,目前資本主義各國汽車已經飽和,但還有生意可做。

既然汽車可以出口,其他機械產品也應該能夠出口。這說明外貿的潛力很大。

隻要把質量搞好,就能出口。

多年來,“二汽”聯營廠已達幾百家,其中有緊密的分廠型,有半緊密的聯合生產型,有鬆散的協作生產型。

在視察“二汽”之行中,鄧小平對“二汽”在培養和使用年輕幹部方麵非常關注。

那還是在鄧小平來二汽的前幾天,即在7月中旬的一天,時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書記的段君毅,接到中共湖北省委第一書記陳丕顯打來的電話。

在電話中,陳丕顯說,鄧小平同誌在四川調查研究以後,將前往湖北二汽和河南,讓段君毅和河南省委有所準備。

段君毅在接到電話之後,立即向省委作了彙報。隨後,在7月21日,與河南省委第二書記胡立教一起,前往湖北。

由於段君毅曾經長期擔任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主管過二汽的定點、選址、建設等事項,因此對二汽的負責同誌和二汽的曆史都比較熟悉。

所以,段君毅在到了二汽之後,二汽黨委向段君毅彙報了二汽當前的發展情況和主要工作情況。

廠黨委負責同誌在彙報到廠裏抓好中青年幹部的選拔問題時,談到了青年幹部王兆國。

這位39歲的青年幹部,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的。在上學期間入黨。大學畢業到二汽工作以後,擔任過二汽車橋廠技術員、車橋廠團委副書記、二汽團委書記、二汽黨委常委兼車箱廠黨委書記。

1979年,王兆國任二汽副廠長、黨委書記。這位同誌政治素質好,年紀輕,懂業務,懂技術,會管理,經曆過從基層到總廠的各個“台階”,是一位有培養前途的青年幹部。

段君毅聽了之後,很感興趣。在詳細了解了二汽各項工作後,對王兆國的情況有了較深的印象。

在7月22日上午,鄧小平乘火車到達十堰。

下車後,鄧小平顧不上休息,立即由段君毅、陳丕顯等負責同誌陪同,前往二汽視察,參觀了總裝車間等主要生產車間。

一路上,鄧小平時而步行,時而乘車,看上去精神飽滿,興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