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秉權藝術檔案
音樂家檔案
一、簡曆
白秉權,漢族,陝西綏德人,1930年12月出生,陝西省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曆任陝西省歌舞團藝委會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表演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聲樂學會理事、陝西省音協理事、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陝西分會理事、陝西省政協委員、陝北民歌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2010年5月病逝於西安。
1944年9月考入綏德師範,同年參加綏師文工團。1946年解放戰爭開始,文工團隨軍轉戰到新解放區演出。1947年9月調綏德分區文工團工作。1948年3月調綏德師範文藝班,任教員、演員、演奏員。主演《劉胡蘭》《模範農家》《兄妹開荒》《越撈越深》等歌劇。1949年10月調延安陝北行署文工團,任歌劇、獨唱演員,演唱了大量的陝北民歌。1950年調陝西文工團,1951年9月在西北藝術學院音樂係進修兩年,1952年由學校選送參加了“全國第二屆赴朝慰問團”。1955年5月調陝西歌舞劇院任獨唱演員。1956年省文藝彙演獲獨唱一等獎,同年在全國音樂周演唱的《跑旱船》《趕牲靈》獲得好評並灌製了唱片。1986年部分演唱曲目被錄入《陝北民歌精選》盒帶。多年采錄、改編了大量陝北民歌,發表在書刊上。1958年出版個人編唱專輯《陝北民歌獨唱集》。《圪梁梁上的二妹妹》(與賀藝合作)獲2002年陝西省藝術節“創作一等獎”,獲南寧“中華民歌大賽”十大金曲獎,2003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還發表有《繡荷包》《信天遊》等作品,部分作品被音樂學院編入教材。
二、重大藝術活動
1952年由學校選送參加“全國第二屆赴朝慰問團”。畢業作品《毛主席那天到咱莊》被評為優秀作品。
1956年參加陝西省文藝彙演獲得獨唱一等獎,同年在全國音樂周演唱《跑旱船》《趕牲靈》獲得好評並灌製了唱片。
1958年出版個人編唱專輯《陝北民歌獨唱集》。改編作品《回娘家》獲“文藝創作開拓獎”,《走西口》《送情郎》《送大哥》《棗園來了秧歌隊》獲“民歌新編創作獎”,《圪梁梁上的二妹妹》(與賀藝合作)獲2002年陝西省藝術節“創作一等獎”、南寧“中華民歌大賽”獲十大金曲獎,2003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還發表有《繡荷包》《信天遊》等歌曲,部分作品被音樂學院編入教材。
1963年9月應上海音樂學院聲樂係主任周小燕、王品素教授邀請任教一年九個月。1977年應中央音樂學院聲樂係主任湯雪耕教授邀請做學術講座和公開教學。1979年應中央音樂學院歌劇係主任蔣英、沈湘教授邀請任教一年。同年,應中央音樂學院聲樂係主任郭淑珍教授邀請給教研室做學術講座。1981年應上海音樂學院民族聲樂係主任王品素教授邀請做學術講座。1983年應沈陽音樂學院聲樂係主任鄭肅蘭教授邀請講學和公開教學。
1986年策劃並擔任副主編出版《陝北民歌精選》盒帶,部分演唱曲目錄入其中。多年來,采錄、改編了大量陝北民歌,發表在多種書刊;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了全國高等院校的“民族聲樂教學經驗交流會”,並作大會發言。
1990年應中國會之邀,參加在洛陽召開的“全國戲曲聲樂教學研討會”並作大會發言,引起強烈反響。
1992年應福建藝術學校閩劇班之邀在福州市作學術討論和公開教學。
1998年應中國音樂學院聲樂係主任朱以為教授邀請做學術講座和公開教學。
2000年再次應上海音樂學院聲樂係主任廖昌永教授、民族聲樂係教研室主任石林教授邀請任教一學期,並被聘為“客席教授”;應中國音樂學院之邀,參加“全國民族聲樂教學研討會”作大會發言和公開教學。
2001年應四川音樂學院聲樂係主任文雯教授邀請進行講學和公開教學,任教2個月。
2003年11月應天津音樂學院之邀,參加了“天音聲樂論壇”會,並作大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