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樂團中忌諱個人主義,所演奏音樂的音色、音準、力度、節奏都不能有過多的個人色彩,當然極個別的領奏及華彩部分除外。經過長期訓練的管樂團,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集體控製能力、音樂整體感以及完整的聲部概念,懂得表現自我的同時又能融合其他聲部的演奏;感覺敏銳且分辨能力較強,在表現自我的同時還能展現整體音樂的效果,與個人獨奏相比更具有協作性。
3、培養生活和學習綜合能力
管樂團的演奏、訓練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多向性思維方式。在完成每一首曲目演奏時,學生必須協調身體各器官同時運作。通過目光視奏樂譜,大腦思考音樂,手和嘴演奏樂器,耳朵聽音響等多種器官的協作活動,能夠對大腦的兩個半球做到最大限度的刺激,從而在提高學生識譜、視奏、視唱等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器官的協調發展,激發多向思維。促使學生將該思維方式有意或無意識地拓展到學習和生活中,使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及操作能力等得到綜合發展,幫助其做到理論聯係實際,進而成長為綜合型人才。
4、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音樂教育不僅能夠開發智力,更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通過對樂器的講解示範、合奏指導,更能直接觸動學生的情感世界。樂曲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能直接觸動學生的情感中樞,震撼學生的心靈。大部分管樂合奏作品節奏激昂、旋律亢奮,在某種程度上會使學生養成樂觀豁達、聰明理智、通情達理的健康心理行為習慣,從而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管樂的學習更適合於中小學生,因為相對弦樂和鍵盤樂器來說,管樂和打擊樂更容易上手,更容易讓學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一定的成績並不斷進步。學生的自信心態會讓他們對音樂產生更大的興趣,使他們在保持興趣的基礎上培養持之以恒的健康心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在我國中小學建立管樂團的意義
隨著我國對教育的逐步重視,新課程改革深化帶來的問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方向已經逐漸形成。對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麵的培養會成為升學考核的綜合辦法之一。而音樂素質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集體主義意識的培養方麵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所以音樂素質普及教育應當得到足夠的重視。目前,雖然一些沿海發達城市的管樂及教育工作已取得了一些驕人的成績,但從全國的整體水平來看還比較薄弱。
中小學、大學成立管樂團,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音樂素質教育、培養管樂演奏人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為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及社會影響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此要充分認識到管樂團為主的音樂素質教育活動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音樂素質普及教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實施者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科學發展理念。隻有踏實地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開展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實踐活動,才能夠使管樂團的普及和推廣具有持續開展的意義。
總之,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筆者希望管樂團這種音樂藝術活動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