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是怎樣滾大的(1 / 2)

——鐵二十局物資總公司配套公司發展紀實

鐵二十局物資總公司配套公司麵對全國物資係統購銷不暢、效益滑坡的大環境,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完善經營機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贏得了主動,逐步形成了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模式。

這家公司以經營鋼材為主業,年物資銷售額由1993年1600萬元,發展到今年1至10月的8000萬元,累計利潤和上交費用500萬元,綜合效益達1096萬元。

“雪球”是怎樣滾大的?

經營:由“粗放”走向“集約”

公司經理穆瀟說,公司經營規模由小到大,不斷發展,是全員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過程,是企業不斷改革和完善經營機製的過程,是把握市場脈搏,采取進攻策略,適應競爭和市場演變的過程。

1993年,是配套公司組建的第一年。這年市場行情風雲變幻,大起大落。先是鋼材價格上揚,進入6月份,價格迅速回落,一日一價。這一年,盡管他們根據外部環境變化,以變應變,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也深深領悟到市場的殘酷性和風險性。使他們清醒地認識到,新的出路在於重組機構、走進大市場、幹大流通、參與社會化大流通格局的集約化經營之路。

思路決定出路。自1995年以來,該公司從深化改革入手,設立了市場、業務、金屬、建材、管理、財務科和辦公室,開辦社會“窗口”,成立了鋼材銷售部和化工建材經銷部,全方位進入市場,參與市場競爭。在銷售上打破科室專業界限,增設經營網點,立足西安基地,麵向全國輻射,不斷擴大經營規模。他們先後與全國著名的唐鋼、八鋼、酒鋼等生產企業聯姻,成為其聯銷集團的主要成員,並擴展為十大銷售單位之一,爭取到了廠方價格優惠待遇。充分利用鐵路專用線和儲存場地的優越條件,作為生產企業的倉儲庫,從而由買方變為賣方,實行儲銷並舉,擴大了市場占有率。建立聯銷、聯運、聯營業務的用戶逾百家,實現了經營規模滾動發展。

管理:由“鬆散”走向“科學”

公司不斷發展壯大,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主動向現代企業製度靠攏,建立與市場規模相適應的管理機製,走出了一條由鬆散、無序管理向嚴密、科學管理轉變的路子。

建立量化管理製度。在強化內部管理上,嚴格考核標準和考核製度,對全員形成強大的規範和約束力。

建立激勵機製。將激勵機製貫穿於經營管理工作的全過程。下達經營指標,采取利潤與實物量雙向控製考核製度,並將每個人的工資、獎金分配與“雙控”掛鉤。

強化業務製度建設,規範業務人員行為。公司領導率先垂範,約法三章,不直接插手辦理具體業務事宜,對大宗業務出麵洽談,但具體業務一律交由部門業務人員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