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1 /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作出決定,將向黨的十五屆七中全會建議,黨的十六大於11月8日在北京召開。

黨的十六大,是我們黨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也是我國進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的發展階段召開的一次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大會。大會將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麵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總結黨的十五大以來5年的工作,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取得的基本經驗,對新世紀新階段全麵推進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戰略部署,進一步動員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而團結奮鬥。

從現在起到黨的十六大召開,還有一個月多的時間。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也是我們廣大幹部職工的共同心願。我們要把心願轉化為實際行動,各項工作都要圍繞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來展開、來檢驗,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勤奮工作,奮發進取。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深刻總結黨的曆史經驗的基礎上得出的科學結論,是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麵臨的新問題和新任務,根據我們黨的曆史任務和黨的自身建設實際,作出的精辟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新發展,是我們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製定各項政策的依據。當前,要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5.31”講話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熱潮,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向學習宣傳貫徹的深度、廣度拓展。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七·一”講話和“5.31”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央的重大決策、重大部署上來。要進一步增強學習貫徹、踐行“三個代表”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形成學習貫徹、踐行“三個代表”的濃厚氛圍。

深入宣傳改革開放和黨的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大力宣傳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和十五大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力宣傳廣大黨員和幹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風采,大力宣傳集團公司“三步走”戰略的美好前景和實施過程中湧現出來的先進模範人物。以此展示新氣象、新經驗,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力量。

深入宣傳廣大黨員、幹部職工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六大的精神風貌和先進事跡。以實際行動迎接十六大,就是要把穩定放在突出位置,多做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振奮人心的工作;就是要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和進取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就是要胸中裝著“三步走”,眼睛盯在年度任務目標上;就是要精心謀劃,精心部署,把各項工作做細、做深、做實。發展是硬道理,多承攬、強管理、爭取效益最大化是我們的中心工作,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是我們的第一要務。解決所有問題關鍵在發展,解決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最終也要靠發展。要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振興集團的使命感,做好工作的責任感,紮紮實實地把各項工作搞上去。要通過對各行各業各類先進人物、群體的宣傳,鼓舞士氣、激勵鬥誌,創造新業績,做出新貢獻。

讓我們乘借即將召開的十六大的東風,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飽滿的熱情、深厚的感情、澎湃的激情,努力營造團結奮進、昂揚向上、開拓創新的良好氛圍,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

(載2002年10月1日《開路先鋒》報)

評述

這是作者為《開路先鋒》報寫的社論,發表在2002年10月1日頭版頭條位置上。

社論是以新聞媒體的身份針對某一重要現象或問題發表的意見。社論是編輯部的論文,它反映編輯部對某個問題的觀點。作為黨的機關報的新聞媒體來說,社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同級黨委,直接表達黨委的觀點和意圖,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因此,社論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權威性和指導性。

社論是報紙的旗幟,向廣大群眾及時、明確地提出一項主張、一個方針、一個時期的工作目標和任務,並要求人們為其實現而努力奮鬥。旗幟是方向,是號角,是形象,能起到引導輿論、統一思想、鼓舞士氣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