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隊,是二十局集團撤段強隊中誕生的作業隊體製的一種模式。它的特點是以管理人員為主,依靠技術管理和帶勞務進行施工生產經營。今天,本報發表的四公司天水項目部在西部滾動發展的典型事跡,給我們以深深的啟迪。
俗話說,“船小好調頭”。架子隊精幹高效,機動靈活,堪稱建築市場上的“輕騎兵”。四公司天水項目部,艱苦征戰8年,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他們從1995年5月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幹起,一口氣幹了4項工程,有鐵路專用線,有公路,有房建。2000年6月移師天水,參加該市市政建設,承攬施工的項目有市區快速幹道、公路和隧道等。他們先後共承攬大小工程項目8個,雖然投資額不大,但綜合效益卻達到10%以上。更為可喜的是,他們幹一項工程,扛回來一塊牌子,先後榮獲國防科工委“優質工程獎”,全軍“優質工程獎”,天水市“麥積獎”,甘肅省“飛天獎”,後兩獎項還重複獲得。項項工程盈利,項項工程獲獎,著實來之不易,那是他們用心血和汗水澆灌的,用智慧和意誌鑄就的!
據悉,該項目部攬到手的工程,評估測算時並不看好,且還得預交200萬元到1000萬元不等的質保金。可項目經理林仰棟總是能把別人難以做到的事做得讓各界交口稱讚,最終成為強者。林仰棟不僅是一個帥才,而且還是一個將才,他頭腦清醒,思路清晰,以誠取信,把工程幹得漂漂亮亮,實實在在;他善動腦筋,善於在變更索賠上做文章,並致力於實現最佳效果;他會用人,精管理,充分發揮項目部“一班人”和職工的積極性,以形成龍騰虎躍之勢。8年來,職工工資一直堅持按時發放,從不拖欠,深得員工擁戴,這是他們決勝千裏的關鍵所在。
精幹靈活的體製,堅強的領導核心,良好的社會信譽,項項都盈利、項項都獲獎的目標追求,是架子隊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石,也是架子隊的一大優勢。四公司天水項目部在這方麵表現得很出色。我們堅信,在實現“三步走”的偉大征程上,集團公司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架子隊大步走來!
(載2003年6月19日《開路先鋒》報)
評述
這是為《羲皇故裏創業歌》一文寫的編後。
二十局集團四公司天水項目部,是一個架子隊模式的項目部,僅有30多人,但項目攬了一個又一個,項項工程盈利,幾乎項項工程獲獎。以林仰棟為經理的四公司天水項目部,堪稱二十局集團架子隊的楷模,它的意義在於走出了一條架子隊的成功之路,在全集團公司樹起了一麵旗幟,同時也證明了架子隊模式是大有可為的,是有光明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