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鋒在講話中特別指出:
到會同誌一致認為,這兩次會議都開得很好,很成功,在我們黨的曆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對今後工作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一定要將這兩次會議的民主精神和優良風氣永遠保持下去,並且推廣到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中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經過討論,一致同意,全國範圍的大規模的揭批“四人幫”的群眾運動在當年內就可以結束了。但不搞一刀切,少數地方和單位結束運動的時間可以適當推遲;對運動中的所有遺留問題,都要善始善終地處理好。
會議認為,從思想上、理論上批判林彪、“四人幫”的反革命路線,徹底肅清他們的流毒和影響,仍然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但是,這絕不影響黨的工作著重點的轉移。
華國鋒在講了關於三中全會和中央工作會議精神的傳達貫徹問題之後,還著重講了如何對待毛澤東的問題。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的宣布和會議的一些內容的傳達,為黨內外圍繞毛澤東的評價問題發表議論的人們指明了方向。此舉也表明,我們黨糾正了一些曆史上的錯誤,因而把毛澤東的旗幟舉得更高。
華國鋒說:
毛澤東同誌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澤東思想,就不可能有中國革命的勝利。
毛澤東同誌在長期革命鬥爭中立下的偉大功勳是不可磨滅的,我們一定要教育我們的子孫後代永遠銘記不忘。在這兩次會議上,我們解決了曆史上遺留的一係列重要問題。這些問題中許多是同毛主席有關係的,許多問題的錯誤處理是毛主席同意過的。
最後,在熱烈的掌聲中,華國鋒宣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
二、會前準備
●鄧小平說:“毛澤東思想的基本點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
●陳雲指出:“對有些遺留的問題,影響大或者涉及麵很廣的問題,是需要中央考慮和做出決定的。對此,中央應該給予考慮和決定。”
●鄧穎超發言中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是一個重大問題,我們每個人應當表明自己的立場、觀點,旗幟鮮明。”
● 會前準備
鄧小平講話奠定思想基礎
1978 年9 月,北國大地,秋高氣爽,正是收獲的時節。
與往年不同的是,在廣大農民收獲糧豆穀物時,中國人民還收獲了一筆無形的巨大財富。
這筆無形的巨大財富,對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實際生活,對黨和國家的發展前途與曆史命運,具有難以估量的作用。這筆巨大財富的創造者不是別人,那就是鄧小平。
早在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理論動態》曾刊登了一篇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第二天,這篇文章又以“特約評論員”的名義在《光明日報》發表。
5月12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全文轉載了這篇文章,新華社發了通稿,不少省市的黨報也隨之予以轉載。
這篇文章共分“檢驗真理的標準隻能是社會實踐”、“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革命導師是堅持用實踐檢驗真理的榜樣”和“任何理論都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四個部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發表,在舉國上下引發了一場大論戰。但是,由於中央最高層沒有明確表態,中宣部也沒有一個鮮明的調子,加之當時一些特殊情況,使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形勢更加微妙。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去了東北,並在北巡路上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講話。鄧小平在沈陽軍區曾幽默地說“我是到處點火”。
1978年9月13日上午,鄧小平在圓滿結束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訪問後,乘專列回國。下午,抵達本溪,開始在東北地區視察。傍晚,他乘專列前往大慶。
在經吉林省陶賴昭車站時,早已前來等候在車站的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李力安、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大慶油田領導等人,十分高興地登車迎接。
專列按鄧小平視察安排,直奔大慶而去。在車上,鄧小平聽取了大慶油田的工作彙報。
9月14日8時,專列抵達大慶。在傍晚,鄧小平乘專列前往哈爾濱。第二天,在花園村賓館聽取李力安、王一倫、李劍白、陳雷、陳烈民等人的彙報。
會議開始,鄧小平微笑著對李力安說:“你簡要地說說吧。”接著又說,“我是沒有更多的好主意的,隻能隨便吹一吹。”
這幽默的話語使會計室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李力安彙報了黑龍江的工農業經濟情況,談了工作上的一些思路以及分配問題。
鄧小平在聽取開荒問題的彙報時說:“韓丁對我國大麵積開荒提出過一些寶貴意見,他列舉世界上一些國家由於開荒帶來風沙等自然環境惡化的例子,指出搞大麵積開荒得不償失,很危險。”
“我看很有道理,開荒要非常慎重。黑龍江本來降雨量就少。你們要搞調查研究,科學地處理這個問題。”
鄧小平說的韓丁,就是充滿熱情兼有正義感的美國友人亨特。他來到中國後,便和當地幹部群眾一見如故,中國人稱呼他“密斯特·亨特”。後來他居然不想回國了,決計留華不歸,並改為中國特色的姓名韓丁。
接著,鄧小平又聽取關於國營農場情況的彙報。他說:“農場不要隻搞糧食,要變成工農聯合企業,搞農產品加工、農業技術改造。農場可以搞種子基地、種子公司,國家收購它的種子,拿去供應其他地方。農場還可以搞肥料工廠,搞大的養雞場、養豬場、養牛場,搞蛋品、奶品、肉食加工。農業最終是要工業化的。”
在聽到七八月工業生產下降有按勞分配方麵問題的彙報時,鄧小平說:“按勞分配政策很值得研究,不能搞平均主義。管理好的企業,工資待遇應該不同。企業管理得好,為國家貢獻大的,應給予獎勵,刺激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平均主義害處太大了。”
在聽取林業問題的彙報時,鄧小平講道:“搞木材加工業,所有木材資源就可以利用起來。往外運木製品,可以節約運輸力量,又可節約原材料。”
鄧小平聽完彙報後在講話中總結指出:
從總的狀況來說,我們國家的體製,包括機構體製等,基本上是從蘇聯來的,人浮於事,機構重疊,官僚主義發展。“文化大革命”以前就這樣。辦一件事,人多了,轉圈子。有好多體製問題要重新考慮。總的說來,我們的體製不適應現代化,上層建築不適應新的要求。過去講發揮兩個積極性,無非中央和省市,現在不夠了,現在要擴大到基層廠礦,要加強基層企業的權力。比如大慶,決定它引進的建設項目,從頭到尾應由大慶負責,包括自己派人出去考察,每件技術怎麼引進,怎麼學,同外國人來往,簽訂合同等。
鄧小平結束了黑龍江省的考察,於9月15日晚,抵達長春。
16日早飯後,坐落在湖畔幽林深處的南湖賓館一改平日的寂靜,變得喧鬧起來。這座為秋林環抱的漂亮建築,是吉林省委迎接重要貴賓和舉行重大會議的場所。在這裏,鄧小平聽取吉林省委書記王恩茂等人的彙報。
在談到農業機械化問題時鄧小平說:“農業機械化主要還是解決拖拉機的前後左右拖帶機械問題。我們生產的拖拉機都是50年代的技術,落後得很,用的材料多、耗油量大、損耗率高,當前修配也趕不上。”
“這些問題都要解決。你們要搞一些大馬力的拖拉機,太小了不好用。大馬力拖拉機不要在一個省搞,全國範圍內選幾個點就夠了。”
“要采取專業化協作生產,這樣又快又省,不要走小而全、中而全、大而全的道路。這是蘇聯的道路。”
在聽到吉林省化肥不多、小化肥沒搞起來時,鄧小平講道:“小化肥不經濟,成本高,價格貴,生產能力也不大,但很起作用。目前國家的化肥主要還是小化肥廠生產的,但小化肥要改造,要搞全國統一的改造方案。”
接著,鄧小平又聽取了正在建設的霍林河煤礦要引進聯邦德國技術的彙報
聽完彙報後,鄧小平發表了重要講話。鄧小平說:
毛澤東思想的基本點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毛澤東同誌在延安為中央黨校題了“實事求是”四個大字,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就是這四個字。毛澤東同誌所以偉大,能把中國革命引導到勝利,歸根到底,就是靠這個。
這篇講話後來被編入《鄧小平文選》第二卷,題為《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王恩茂後來回憶說:
記得是9月16日上午,我彙報以後,小平同誌作了《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的重要講話。小平同誌提出來要恢複我們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這樣一個大問題。小平同誌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最重要表現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上,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上,如果我們國家生產力水平老是很低,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老是很低,還很苦,我們對不起人民。所以,還是要橫下一條心來,抓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一心一意搞經濟建設,過去有些不敢想的問題,現在敢想了;過去不敢講的問題,現在敢講了。
所以,在三中全會以前,小平同誌還是做了很多思想發動工作的,這就為召開三中全會打下一個很好的思想基礎。
9月16日晚,鄧小平乘專列抵達沈陽。
第二天上午,鄧小平聽取中共遼寧省委第一書記曾紹山、第二書記任仲夷、省委書記陳璞如、省委書記胡亦民等人彙報。
遼寧省是“一五”期間國家建設起來的重工業基地,曾經遭受十分嚴重的破壞。在恢複和發展國民經濟中,遼寧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遼寧省委領導向鄧小平彙報了遼寧揭批“四人幫”、開展“雙打”運動、發展農業生產、調整農村政策、發展工業生產、增加地方財力、開展各級領導班子整風,以及發展建築業和教育等方麵的情況。
鄧小平指出:
全黨全國範圍的問題,昨天在長春概括地講了一下,中心講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恢複毛主席樹立的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四個現代化沒有希望。
我們要根據現在的國際國內條件,敢於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千萬不要搞“禁區”。“禁區”的害處是使人們思想僵化,不敢根據自己的條件考慮問題。一個公社有自己的條件,有自己的情況,一個大隊有自己的條件,有自己的情況。有一般,也有特殊,大量的是特殊,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特殊情況考慮問題。東北三省情況大體相同,但也都有不同。你們遼寧省幾個地區、幾個市,每一個都有不同。鞍鋼改造以後,必須是按照經濟規律來管理。市政府是不是要考慮變成為它服務。馬克思主義認為,歸根到底要發展生產力。我們太窮了,太落後了,老實說對不起人民。
我們現在必須發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條件。一個是實事求是,一個是怎樣高舉,一個是怎樣發展生產力。我們的思想開始活躍,現在隻能說是開始,還心有餘悸。要開動腦筋,不開動腦筋,就沒有實事求是;不開動腦筋,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情況,就不能從實際出發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大慶有這個問題,學大寨也有這個問題,照搬不行,要教育所有幹部開動腦筋,實事求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隻憑上級指示或中央發的文件,或省裏補發的文件,能解決所有具體問題嗎?要提倡、要教育所有的幹部獨立思考,不合理的東西可以大膽改革,也要給他這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