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話題轉入實質性問題。

“關於中朝兩國軍隊如何協調統一指揮的問題,彭德懷同誌幾次來電詢問,”周恩來對金日成說,“我看這個問題應該盡快解決好。”

中方參會的一個司令員也讚同地說:“是啊,一個戰場應統一將令,這樣有利於作戰。上次我到朝鮮,彭總說,由於中朝軍隊指揮不統一,時常發生誤會,甚至有時自己和自己打起來,結果卻讓被圍的美軍逃跑了。”

毛澤東說:

這個問題要立即解決,雖是誤會,也等於是犯罪。應該建立中朝軍隊的統一指揮部。

“是的。”金日成點頭說,“關於統一指揮問題,我的意見是,中國誌願軍作戰經驗豐富,若組成中朝聯合軍司令部,應由中國同誌為正,朝鮮同誌為副。這個意見勞動黨政治局討論過,已經同意。”

“啊,那我們就當仁不讓啦。”毛澤東說,“我們這方麵準備推出彭德懷同誌任聯合軍隊的司令員兼政委,你們看如何?”

“很好。”金日成點點頭說,“我們這方麵,勞動黨政治局決定讓金雄同誌擔任副司令員,樸一禹同誌為副政委。”

“那好嘛!”毛澤東、周恩來連連點頭。

雙方很快就這個問題達成協議。

“以後,聯合軍隊司令部的命令由彭、金、樸3人簽署,統一戰場指揮。”周恩來稍微停了一下,喝了一口茶又說,“不過,後方的動員、訓練、軍政、警備等事宜仍需由朝鮮政府直接管轄,聯合軍隊司令部可以向後方提出要求和建議。”

中方的一位司令員建議說:“但是,鐵路運輸和搶修與戰爭關係密切,應該歸聯合軍隊司令部指揮。”

毛澤東說:

聯合軍隊司令部,我看應該是有內有外,有合有分。聯合軍隊司令部對外不公開為宜,僅對內行文用之;另外,聯合軍隊司令部仍分兩個機構:一個是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部,一個是朝鮮人民軍參謀部,合駐一處辦公,便於協作、研究解決問題。

對於這些,金日成都表示同意。

接著,雙方領導人又就杜魯門和艾德禮在華盛頓會談進行議論。

周恩來說:

杜魯門宣布要在朝鮮戰場使用核武器,這在國內外引起一片慌亂。英國工黨左翼百人簽名請願,要求艾德禮首相反對美國使用原子彈。敵人的日子並非好過啊!

“是啊,英國有個香港利益問題,”毛澤東說,“而絕不是對我們共產黨人有什麼好感。我看,美國是不會輕易放棄朝鮮的。不過,現在戰場的主動權已經掌握在我們手裏。”

關於部隊的供給問題,雙方又進行認真地討論。周恩來說,準備在東北召開一個鐵路運輸會議,總結一下經驗教訓,一定要保障鐵路暢通,建立一條炸不毀、打不爛的鋼鐵運輸線。

毛澤東說:“隻要運輸問題解決好了,我們要人有人,要糧有糧,他杜魯門願意打多久,我們就奉陪多久!”

金日成感激地說:“毛澤東主席,中國方麵對我們的幫助是巨大的,朝鮮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毛澤東把手一擺,風趣地說:

不要感謝,我們是戰友嘛!如果要感謝,倒要謝謝杜魯門哩,他讓我們摸了美軍的底,無非是個紙老虎!

毛澤東這番話,使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次會談的成果是豐富的,關於中朝聯合軍隊司令部的領導人,以彭德懷為中國方麵推出的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金日成說朝鮮推時任朝鮮人民軍前線司令部司令官金雄為副司令員,樸一禹為副政治委員,當即確定以後聯合命令由彭、金、樸3人署名,對誌願軍單獨命令仍照以前署名不變。

朝鮮讓金雄出任這個職務是有原因的,他是老黨員,精通漢語,與誌願軍容易溝通。不過他並不是負責聯絡而是負責作戰的。人民軍在當時4個前線軍團,這是南下作戰人民軍部隊僅存的,非常珍貴,是不能輕易斷送的,必須得挑個合適的人來率領。金雄和“聯合國軍”真正交過手,而且曾經戰果輝煌,所以,朝鮮方麵決定由他出任副司令員這一職務。

待金日成回國與彭德懷商定後,聯合軍隊司令部即可成立。會談後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電告彭德懷:

現金已回,請彭考慮在目前可否再約金至前方開會,並成立聯合司令部,望告。

這樣,中朝兩軍聯合司令部成立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