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困難都嚇不倒解放軍戰士,因為他們有著頑強的意誌力和對勝利的堅定決心,而貴州人民的支持和期待,更讓大家信心百倍。戰士們奮勇前進,不停搜索藏匿的土匪。
在整個合圍地帶,解放軍戰士就像撒下的一張大網,到處都可以看到解放軍的身影。土匪們要想掙脫這張網的束縛,哪怕有三頭六臂,也是休想。剿匪部隊的合圍圈越來越小,慢慢收緊,各部隊開始就地駐紮清剿。
剿匪部隊在重點地域駐紮後,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的力量和支持與土匪進行鬥爭,使得土匪更是無處可逃紛紛落網。
在搜捕行動中,人民群眾發揮著重要作用,形成了真正的“鐵壁合圍”,不少群眾還自己組織起來,自備武器,為解放軍捉住了很多的逃匪。
在解放軍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土匪們紛紛從山洞裏、樹叢中被揪了出來。被剿匪部隊打散的土匪殘餘勢力,像瞎了眼的野兔子,到處碰壁,不知道逃向何方,隻好交槍投降。
在合圍地帶還活動著一支支特殊的剿匪小分隊,他們有時候化妝成農民,有時候又變成商人,甚至會把自己裝扮成“土匪”。 這就是各部隊派出的便衣偵察分隊。
這些神秘的小分隊,活躍在土匪的密集區,打聽情報,伺機打擊土匪、追蹤匪首,在整個合圍戰役中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戰果。
這些小分隊還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
有一天,一四○團戰士喬裝打扮,悄悄進到中坪,抬頭看見一個土匪在不遠處站崗放哨,小分隊就主動和這個匪哨兵搭訕。
土匪哨兵以為是自己人,就熱情地對解放軍說:“你們辛苦了,下著雨還來呢!”
小分隊也笑著和這個哨兵打招呼,而且走到了他的跟前,一下就把這個哨兵給撂倒了。
小分隊混進匪營後,一群土匪正在那裏吃喝玩樂。小分隊的戰士們大喝一聲:
“繳槍不殺!”
輕而易舉就把這群土匪給捕獲了。
匪首王福堂溜到老西溝後,一三八團八連副連長根據了解到的情況,馬上帶上便衣戰士化裝成農民的樣子,扛著扁擔,順著八龍山就往西溝奔去。
在一個山道上,便衣戰士看到對麵來了一個打鐵匠,副連長靈機一動,對那個人說:“老鄉,我們是王團長的兵,在八龍山被共軍打散了,跑到老鄉家裏幫了幾天活,聽說王團長到這裏來了,我們來找他。”
那鐵匠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吞吞吐吐的樣子,顯得很猶豫,最後他才悄聲說:“聽說了,聽說王團長大概在山岩下陳紹權家住著吧。”
得到這個情況後,副連長把自己帶的9人分成3個小組,從不同方向朝陳紹權家奔去。副連長進到陳家門裏一看,那戶人家正在吃飯,就笑著問:“請問老鄉,你家幾口人?”
“兩口人。”那戶人家的男人說,但眼睛裏卻很慌張。
但八連副連長卻看到了3個碗3雙筷子,這肯定是在說謊,而且那個男人的眼神已經證明了這一切。
“搜!”
副連長命令道,戰士們就進入屋裏開始找,裏外屋搜遍,卻沒有找到,又到後院的牛棚裏找。果然在牛屎堆旁活捉了匪首王福堂。
東集團剿匪部隊的這次合圍行動,殲滅匪首王福堂以下3172人,繳獲長短槍、自動槍1621支,機槍 48挺,子彈34萬餘發,小炮11門,炮彈10發,追回公糧20餘萬斤。
這次合圍行動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土匪勢力,使得土匪再也不敢那麼瘋狂了。當地的公路交通逐步恢複,社會秩序開始走向穩定,而且這次合圍行動的成功經驗,對貴州各地的剿匪工作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甕安、餘慶、湄潭三縣周圍的土匪基本肅清。人民政權得到了恢複,幹部們繼續開展行政工作。在黨員和幹部的努力下,人民群眾被有效地發動起來了,為進一步剿匪和開展其他工作做好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