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史學理論、中共黨史學理論的長足發展,為建構毛澤東學理論提供了可貴的借鑒
毛澤東學屬於中共黨史學中的人物學分支,而中共黨史學又是曆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曆史學專業普遍開設史學理論課以來,史學理論的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大量的論文和著作問世。從史學理論中衍生出來的中共黨史學理論從80年代中期開始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從1991年9月出版了王仲清主編的第一部《中共黨史學概論》開始,不僅有大量的黨史學理論論文見諸於報刊,而且《中共黨史學史》、《中共黨史研究七十年》、《毛澤東與中共黨史學》、《唯物史觀與中共黨史學》等專著也相繼出版,中共黨史學理論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日趨成熟。這一切為毛澤東學理論的建構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和思路。
(四)毛澤東學理論研究的一些初步成果,為建構毛澤東學理論體係作了有益的直接的前期準備
一是整理出版了一些必備的資料和工具書。邢賁思主編的《毛澤東思想研究通覽》,張占斌、蔣建農主編的《毛澤東選集大辭典》,王進等主編的《毛澤東大辭典》,袁競主編的《毛澤東著作大辭典》,以及《毛澤東大典》、《毛澤東百科全書》、《國外毛澤東研究選粹》等大型工具書,在介紹毛澤東的生平、事業和思想的同時,都收集了有關毛澤東研究的曆史資料,提供了各個時期有關毛澤東研究的重要文章和著作概況,收錄了各個時期有關毛澤東研究的重要文章和著作的目錄索引。這無疑是建構毛澤東學理論體係的必要的資料寶庫,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方便。二是提出了“毛澤東學”的概念並對毛澤東學理論的某些重要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據筆者所知,在國內最早係統闡述毛澤東學問題的是肖君和先生,他在1988年10月中旬寫就了《論毛澤東學》一文,但由於這篇文章沒及時公開發表,隻是發表在他於1992年出版的《肖君和集》中,發行麵窄,影響不大。使毛澤東學概念產生重大影響的,是著名毛澤東學專家石仲泉先生,他在1989年國慶40周年之際為他的文集《毛澤東的艱辛開拓》寫的前言中,闡述了毛澤東學問題。由於這篇前言以《關於毛澤東研究的幾點思考》為題發表於國內關於毛澤東研究的重要刊物《中共黨史研究》,且該書出版後影響較大,再加上他在後來又多次闡述過毛澤東學問題,所以,這一概念很快就為眾多學者所了解和認同。此後,毛澤東學這一概念就經常地出現於某些學者的著作和論文中。1994年師吉金先生發表了《“毛澤東學”學科體係研究斷想》一文,這是國內第一篇提出建構毛澤東學學科體係的文章。筆者認同這一概念並於1995年先後發表過兩篇文章《毛澤東學何以可能》和《論毛澤東學的研究對象》。這些文章對毛澤東學理論中的基本問題,特別是毛澤東學的意義、毛澤東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毛澤東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毛澤東學研究的作用、毛澤東學的特點和性質、毛澤東學研究的方法等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三是對毛澤東學發展的曆史和現狀及其經驗教訓進行了初步評論和總結。這不僅表現在近期散見於報刊的大量關於毛澤東研究的評述文章,而且還出版了較係統的研究著作。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之際,中央文獻研究室組織研究者對幾十年國內外毛澤東研究的曆史和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在北京召開了“毛澤東研究學術討論會”,會後中央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由石仲泉主編的《毛澤東研究述評》。在這之後,還出版了華東師範大學青年學者周一平的《毛澤東研究七十年》、《毛澤東思想研究史稿》以及北京行政學院教授侯且岸的《毛澤東研究史論》、中國社會科學院韓榮璋研究員的《毛澤東思想研究在中國》等四部探討毛澤東學發展史的著作。劉金田、吳曉梅的《〈毛澤東選集〉出版的前前後後》和施金炎主編的《毛澤東著作版本述錄與考訂》,則從版本及目錄學的角度總結了毛澤東研究的有關情況。趙永茂的《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在國外》、陳葆華的《國外毛澤東思想研究述評》、畢劍橫的《國外毛澤東研究述評》、李君如的《毛澤東在海外》、葉衛平的《西方“毛澤東學”》等著作,評述和研究了國外毛澤東學的曆史和現狀,總結了其中的經驗和教訓。以上三個方麵說明,建構毛澤東學理論體係已經具有了直接的現實性。
(五)毛澤東研究的學術團體、研究機構、學術陣地及骨幹力量的現實情況,為建構毛澤東學理論準備了堅實的主體基礎
盡管在毛澤東學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曲折,但總的勢頭是好的,毛澤東研究呈大發展之勢是不容置疑的現實。近些年來,全國性的毛澤東研究學術團體相繼成立,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全國毛澤東思想理論實踐學會活動異常活躍,很多省都紛紛成立了毛澤東思想研究會並積極活動。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當代中國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都有毛澤東研究的機構,有些省份、重點大學及省社科院、黨校也都成立了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室,成為毛澤東學研究的重要依托。《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毛澤東思想研究》、《毛澤東思想論壇》、《毛澤東思想理論與實踐》、《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等專業刊物,以及《中共黨史研究》、《黨的文獻》、《當代中國史研究》,還有各大學、黨校的校報開辟的“毛澤東研究專欄”,都為發表毛澤東研究的學術成果提供了陣地。在中共黨史界、哲學界、文學界都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主體隊伍,特別是有一大批青年人在毛澤東學領域嶄露頭角,逐漸成為毛澤東學研究的骨幹。這一切說明,建構毛澤東學理論體係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研究主體條件。
二、毛澤東學理論的涵義、對象及其與相近學科的關係
(一)毛澤東學理論的涵義
毛澤東學理論是關於毛澤東學的學說,可以叫做“毛澤東學學”、“毛澤東學概論”、“毛澤東學通論”、“毛澤東學導論”、“毛澤東學理論與方法”。毛澤東學理論是關於毛澤東學研究的實踐和經驗教訓的全麵、係統的總結和理論提煉,是研究和解決毛澤東學中的一般理論問題,並對毛澤東學各分支學科及相關學科起普遍指導意義的專業基礎理論學科。
(二)毛澤東學理論的研究對象
毛澤東學理論以毛澤東學為研究對象,是對毛澤東學學科本身的反省、反思和自我認識。一般說來,毛澤東學理論的研究對象是:毛澤東學研究主體認識和研究毛澤東生平、事業及思想的實踐活動及其成果;毛澤東學研究實踐中主體與客體的矛盾運動;毛澤東學發展中的曆史、現狀與趨勢及其蘊藏其中的規律;毛澤東研究者在毛澤東研究實踐中產生的關於毛澤東研究的思想理論。
(三)毛澤東學理論與其相近學科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