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毛澤東學也是使國內毛澤東研究國際化,在國際學術交流中提高研究水平的必然要求
毛澤東研究是世界性的永恒課題,國際毛澤東研究的起步並不比中國晚,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毛澤東學研究已經相當深入。對於“西方毛澤東學”的綜合評述已有葉衛平先生的專著作了研討,在此無需論列。但這種事實恰恰說明了在毛澤東的故鄉建構毛澤東學,才能與“西方毛澤東學”在學術上更好地對話,從而提高國內毛澤東研究的水平;另一方麵,建立了毛澤東學,更有利於從學術上批判“西方毛澤東學”中由於立場和方法的差異性,從而形成的有損於中國人民利益的某些觀點和思想,才能在真正科學的意義上堅強有力地反駁西方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毛澤東學”的研究,對中國人民利益的侵害。
(三)建立毛澤東學已經具備了客觀條件
國內的毛澤東研究已經具有堅實的基礎:形成了黨史學、經濟學、文化學、哲學、軍事學等領域的一大批的專門研究隊伍;具有《中共黨史研究》、《黨的文獻》、《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毛澤東思想論壇》、《毛澤東思想研究》等多種研究陣地;組建了中共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軍事科學院、各省黨史研究室等專門研究機構;成立了全國毛澤東思想研究會、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各省毛澤東思想研究會等學術團體;還設置了與毛澤東研究有關的數個碩士和博士點;這些年已經出版了大量的資料性書刊,發表了大量的毛澤東研究的專著和文章,等等。這一切都說明,建立毛澤東學的條件已經成熟。
三、現實根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熱切呼喚
未來是明天的現實,而現實是由過去的曆史所構成。過去的曆史不會死亡,隻是以改變了的形式被濃縮在現實中,並被承繼到未來。過去、現實、未來在曆史的不斷嬗變中就有了一脈相承性。對曆史和曆史人物研究的現實階值,就在於或反思、或借鑒、或陶冶、或愉悅,總的看來這種研究能夠把過去和現實中蘊藏的一切可以造成美好未來的積極的因素加以提煉、發揚,並運用於指導現實。毛澤東和毛澤東時代已經成為曆史,雖然現代化建設的新時代與毛澤東時代有著深巨的差異,但我們不能割斷現實與曆史的聯係。我們對毛澤東的研究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現實,建構毛澤東學的現實根據就存在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
(一)建立毛澤東學是黨和人民全麵、係統、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迫切需要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科學的理論指南,用這一理論武裝黨和全國人民是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那麼,怎樣才能使黨和全國人民全麵、係統、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並自覺地用這一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呢?這除了認真學習黨中央的有關文件和鄧小平的有關著作,除了認真研究當代中國的社會現實及其外部環境以外,一個重要的方麵就是科學地研究毛澤東、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時代。因為科學的理論不僅是時代精神的升華,同時還是曆史經驗的凝聚和前人智慧的傳承,不懂得曆史,就難以懂得現實,同樣,不懂得理論的曆史前提,就不會真正懂得理論的精神實質。
從時代的連續性上看,社會主義社會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邏輯發展,同樣,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也是毛澤東時代的邏輯發展,沒有毛澤東時代,也就沒有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曆史時期。時代具有不可割斷的繼承性,時代精神也不可能不具有傳承性,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新的時代精神的精華,同時也弘大和發揚了毛澤東時代的革命傳統和曆史文化。
從思想的傳承性上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誠然是對毛澤東晚年錯誤的否定,但是更多的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原理的繼承和發展,因為,二者不僅都表現為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而且在理論思路、理論性格、理論內容上有著共同性和連續性。當然,基於這種連續性和共同性之上的發展,不隻是量的增加,還包含著在新的曆史時期,麵對新情況、新問題,而做出的新的創造和開拓,表現為顯著的階段性飛躍。
從文化變遷的類型特點上看,中國文化的變遷不同於西方,西方文化是突變型的,它總是打倒前人才能建立自己。馬克思恩格斯也是在對前人的文化批判和改造之後,才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理論體係的。而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方文化是漸變型的,它首先是繼承,然後才是發展。理論的嬗變和發展是建立在繼承的基礎上,而並非推倒重來。毛澤東是這樣的集大成者,毛澤東思想既是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產物,同時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和發展。同樣,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化也有著內在的繼承性。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時代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結合為一體的光輝典範,通過研究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研究作為毛澤東思想繼承和發展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有助於從中國文化發展的角度加深對這一理論的理解和掌握。
從社會心理變化的角度看,科學地解讀毛澤東是引導民眾的社會心理趨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一環。有人把近年來民眾中的“毛澤東熱”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稱之為“毛澤東迷思”。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在其名著《結構人類學》中對這一概念作了解釋,認為,所謂“迷思”就是後人根據時代的需要而對某一重大曆史事件,其中包括著名曆史人物的理解,而現實社會的文化結構轉變、政治形勢轉變、經濟發展變遷,都對人們的理解過程和思維結果產生直接的或潛移默化的影響。建構毛澤東學,完整科學地再現一個真實的毛澤東,正確地理解毛澤東時代與現時代的關係,對於矯正由於市場經濟的衝擊而形成的複雜的社會心理,使其沿著有利於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方向發展,對於促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大事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上述四個方麵足以證明,建立毛澤東學對於實現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黨和人民的任務具有迫切性。
(二)建立毛澤東學是認識和揭示中國現代化規律,促進中國社會健康運行和發展的迫切需要
對客觀規律的認識,是製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據。因此,搞好中國現代化的必然前提,是正確地把握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規律。中國現代化建設幾十年的經驗和教訓,都與是否掌握和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律有關。20世紀60年代初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時,毛澤東說過:“在社會主義建設上,我們還有很大的盲目性。社會主義經濟,對於我們來說,還有許多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並號召大家,為了中國的現代化事業,“我們必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際、並且同今後世界革命的具體實際,盡可能好一些地結合起來,從實踐中一步一步地認識鬥爭的客觀規律。要準備著由於盲目性而遭受到許多的失敗和挫折,從而取得經驗,取得最後的勝利。”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比較係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在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後的情況下,如何堅持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這個理論就是根據毛澤東的上述思想,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際並且同世界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光輝理論成果,就是從由於盲目性而遭到的許多挫折和失敗的教訓中總結出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對中國現代化建設規律的正確反映。但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本身也是開放的係統,它並沒有窮盡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切規律,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我們麵前還有很多必然王國,還需要在總結經驗的過程中,深化對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而建立毛澤東學是深化對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的一個重要方麵。正如一位學者所說:“無論怎麼說,毛澤東同誌的一生、毛澤東時代、毛澤東思想都引起了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社會變革,不僅空前地改變了中國現代的曆史,而且肯定會極大地影響今後的曆史。認識、總結這段曆史,實際上成為我們前進的出發點之一。”
(三)建立毛澤東學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急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現代化建設人才的培養,目前最主要的是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心內容是學習和掌握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同時努力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基本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法律知識,世界曆史、中國曆史特別是近現代史和中共黨史。通過學習和實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增強工作中的原則性、係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誠然,達到這一要求的途徑很多,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毛澤東是在中國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巨大人物。”建立毛澤東學,研究毛澤東的成才之路,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精神實質,探討毛澤東的人生態度以及為人民的事業奮鬥一生的革命精神,總結他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對於青年人的健康成長,對“四有”新人的培養,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建立毛澤東學不僅有曆史根據和科學根據,而且也是現實的需要。有學者指出:“孔夫子和毛澤東可能是中華民族史上兩個地位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思想家。其著作生命力頑強,其後學接力式綿延。所不同的是孔子代表了整個的舊時代,而毛澤東開辟了結束中國剝削製度、奔向未來的大同世界的新時代。孔學支撐著舊時代的民族魂,而‘毛學’將對中華民族新魂的最終形成發生最為深刻的影響。”我同意這位學者的論斷,願學界同仁共同努力,盡快建構起毛澤東學的學科體係,為塑造“中華民族新魂”,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