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晚年毛澤東論意識形態領域階級鬥爭(2 / 3)

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表明,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的變化並不是完全同步的,社會意識在與自己相適應的社會存在發生變化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存在。毛澤東又從這一視角對意識形態階級鬥爭的根源進行了分析。他說:“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在意識形態方麵的誰勝誰負的鬥爭,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解決。這是因為資產階級和從舊社會來的知識分子的影響還要在我國長期存在,作為階級的意識形態,還要在我國長期存在。”曆史上任何一個剝削階級被推翻之後都會遺留下少數頑固分子和舊的意識形態,這些頑固分子在其階級瓦解之後,就必然成為本階級利益要求的代表,當他們無法通過經濟、軍事等強硬手段與取得勝利的階級進行鬥爭時,就憑助於舊的意識形態來擴充自己的實力。這種鬥爭顯然是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鬥爭。意識形態上的垃圾同政治上的垃圾一樣,不清掃是不會自己跑掉的,這需要一個鬥爭的過程。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中國社會也有類似情況。雖然社會主義經濟已占主導地位,但封建主義意識、資本主義意識並不是隨著剝削製度的消滅馬上消除的。這些思想與社會主義思想之間的鬥爭仍然是階級鬥爭。

另外,毛澤東還分析了意識形態領域存在階級鬥爭的國際根源。20世紀50年代末,毛澤東就密切注意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和平演變”,注意國際階級鬥爭對國內的影響。他對屬於意識形態範疇的報紙的階級性的分析,就典型地表現了這一點。他說:“至少在帝國主義消滅以前,報紙,各種意識形態的東西,都是要反映階級關係的。學校教育,文學藝術,都是意識形態,都是上層建築,都是有階級性的。”列寧曾說過:“資本是一種國際力量”,“要想在一個國家內徹底戰勝資本主義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說,隻要世界上還存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對立的社會製度,就必然存在兩種不可調和的思想體係。這兩種思想體係之間的鬥爭就不會消失。因此,列寧又說:問題隻能是這樣:“或者是資產階級的思想體係,或者是社會主義的思想體係。……對於社會主義思想體係的任何輕視和任何脫離,都意味著資產階級思想體係的加強。”因此毛澤東特別強調在帝國主義還存在情況下的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無產階級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資產階級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在這一方麵,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誰勝誰負的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近幾十年的曆史已經證明了這一論斷的正確性。

三、社會主義時期意識形態領域階級鬥爭的特點

關於社會主義時期意識形態領域階級鬥爭的特點,毛澤東有大量的論述。綜合起來,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長期性。毛澤東反複說明意識形態領域階級鬥爭的長期性。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他說:“對資產階級思想的鬥爭,對壞人壞事的鬥爭,是長期的,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同年3月在中共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又說:“在我國,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還會長期存在。……我們同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思想還要進行長期的鬥爭。”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他又寫道:“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各派政治力量之間的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在意識形態方麵的階級鬥爭,還是長時期的,曲折的,有時甚至是很激烈的。”

生產力的比較不發達,是我國意識形態領域階級鬥爭長期性的最終原因。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是:階級和階級鬥爭是社會生產力相對不發展的產物,隻有社會生產力獲得了高度的發展,才有可能最後消滅階級差別。我國在1956年雖然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製度和政治製度,消滅了剝削階級,但還不具備高度發達的生產力水平,不具備最後消滅一切剝削階級分子以及其他壞分子再生的現實經濟條件。另外,中國是一個小農經濟占很大比重的國家,要從根本上消除小農經濟,在短時間內是不行的。這也決定了階級鬥爭的長期性。毛澤東看到了這一點。他說,新的社會製度還剛剛建立,還需要一個鞏固的時間。要使它最後鞏固起來,必須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堅持經濟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還必須在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上,進行經常的、艱苦的社會主義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教育。除此之外,還要有各種國際條件的配合。因此,鞏固社會主義製度的鬥爭,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的鬥爭,還要經過一個很長的曆史時期。

第二,複雜性。社會主義時期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鬥爭表現出特殊的複雜性。毛澤東主要論述了以下幾點。首先,由於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被消滅,已經喪失了原有的經濟基礎,人民的力量日益強大,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種階級陣線分明的狀況已經不存在了,階級敵人由公開而轉入地下,敵我友難以分清,人民內部矛盾與敵我矛盾往往交織在一起,認識上的是非和思想路線的問題交織在一起,使原來比較明朗的問題複雜化了。1957年毛澤東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出的。其次,國內與國際的階級鬥爭相互交織。毛澤東說,隻要世界上還存在著帝國主義和資產階級,我國的反革命分子和資產階級右派分子的活動,不但總是帶著階級鬥爭的性質,並且總是同國際上的反動派互相呼應的。再次,黨內黨外的思想鬥爭相互交織。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由於舊的剝削階級的影響,黨內也會產生剝削階級思想或極端利己主義思想,蛻化變質,滋生官僚主義等腐敗現象。國內外階級敵人往往會想盡一切辦法,與黨內的這些人勾結起來,通過黨內分子與黨外分子的密切配合,以實現其反動目的,令人真假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