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會議最後公報》指出:
亞非會議考慮了亞洲和非洲國家有共同利害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並且討論了他們各國人民可以用來實現更充分的經濟、文化和政治合作的辦法。
甲、經濟合作
一、亞非會議認識到促進亞非區域的經濟發展的迫切性。在與會國中存有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國家主權的基礎上實行經濟合作的普遍願望。關於與會國之間的經濟合作的建議,並不排除同這個區域以外的國家合作的適宜性和必要性,這種合作包括外國投資在內。此外還認識到,某些與會國通過國際安排或雙邊安排,從這個區域以外獲得的援助,對實行他們的發展計劃作出了有價值的貢獻。
……
乙、文化合作
一、亞非會議深信,發展文化合作是促進各國之間的了解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亞洲和非洲是偉大宗教和文明的搖籃,這種宗教和文明豐富了其他的文化和文明,同時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豐富。因此,亞洲和非洲的文化是建立在精神的和普遍性的基礎上的。不幸,在過去若幹世紀中,亞洲和非洲國家之間的文化接觸中斷了。亞非各國人民現在都懷著一種熱誠真摯的願望,在現代世界的範圍內恢複他們舊有的文化接觸和發展新的文化接觸。各與會國政府重申他們要為更密切的文化合作而努力的決心。
……
丙、人權和自決
一、亞非會議宣布它完全支持聯合國憲章中所提出的人權的基本原則,並且注意到作為所有人民和所有國家努力實現的共同標準的世界人權宣言。
會議宣布它完全支持聯合國憲章中所提出的人民和民族自決的原則,並注意到聯合國關於人民和民族自決權利的各項決議,自決是充分享受一切基本人權的先決條件。
二、亞非會議對於成為非洲廣大區域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政府和人的關係的基礎的種族隔離和歧視的政策和實踐感到遺憾。這種行為不僅是對人權的粗暴的侵犯,而且是對文明的基本價值和人類尊嚴的否定。
會議熱烈同情和支持種族歧視的受害者,特別是南非境內非洲、印度和巴基斯坦血統的人民所采取的勇敢立場。讚揚所有支持他們的事業的人們。重申亞非各國人民決心根除可能存在於他們本國的種族主義的一切痕跡,保證運用它的全部道義影響,謹防在進行根除這一禍害的鬥爭時也陷入同樣禍害的危險。
……
《亞非會議最後公報》促進了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和睦鄰友好,加強了亞非新興國家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覺。
此後,亞非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的政治力量,在世界事務中所處地位日益重要,促使國際政治力量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由於會上周恩來的精彩演說,當時的國外觀察員和各國代表都對中國刮目相看,對周恩來的演講十分欣賞,並積極維護我國的觀點,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加強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聯係,打開了外交新局麵。促進了亞非各國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友好合作和團結反殖、反霸的偉大事業,至今仍然產生著巨大地影響。
當年以滔滔辯才而出名的菲律賓代表團團長羅慕洛,在亞非會議召開30周年前夕接受《人民日報》駐紐約記者采訪時,深情地說:
亞非會議上,我發表了反對共產主義的長篇演說,可是周恩來不但沒有和我爭論,而且還主動和我在會外進行深入地討論,使我深深地感動。雖然當時菲律賓同中國還沒有建交,而我和周恩來從那時起就建立了友誼,成了好朋友。
萬隆會議是第一次由亞非國家發起召開和自己作主的國際會議。會議本著求同存異、平等協商的原則,為國際社會確立了處理國際關係的一係列準則。這次會議所體現的亞非人民團結一致、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各國間的友好合作的精神,被稱為“萬隆精神”而載入史冊。
萬隆會議第一次提出南南合作的思想,為發展中國家的互助合作開辟了道路。此外,會議還要求聯合國的會員應具有普遍性,要求安理會支持接納一些新獨立的亞非國家加入聯合國,並要求讓更多的亞非國家擔任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使它們對維護國際和平作出更有效的貢獻。
萬隆會議標誌著亞非人民的覺醒和團結,它為不結盟運動的誕生鋪平道路,對發展中國家為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推動南南合作所作的努力給予極大地鼓舞。多少年來,它激勵著各國人民為自由和獨立而鬥爭。周恩來在會議閉幕式上發言
1955年4月24日,萬隆的氣氛與往日不同。今天,亞非會議將舉行閉幕儀式。
獨立大廈、紅白旗大廈,甚至是在郊區許多僻靜的街道上都站滿了人。
從早上8時起,殖民主義問題小組和“世界和平和合作問題”小組就在紅白旗大廈開會。這兩個小組裏討論著阻礙會議進程的主要問題。
9時整,代表團團長會議繼續開會,但是開會以後不久就宣告休會,因為需要等待兩個小組的討論結果。
主持代表團團長會議的沙斯特羅阿米佐約總理每過一會兒,就到樓上兩個會議室去張望一下。然而直到中午,樓上兩個會議室的門仍然緊閉著。
13時30分,裏麵的代表走出來,他們到酒吧間去吃過點心後,很快就又回到會議室裏繼續開會。
不久,“殖民主義問題”小組的代表們再次退了出來,但是爭論中的問題並沒有解決,而是被轉交到了“世界和平和合作問題”小組去一並討論。
16時,代表團團長會議終於複會,在“世界和平和合作問題”小組結束會議的時候,對殖民主義問題達成了這樣的協議:
宣布殖民主義在其一切表現中都是-種應當迅速予以根除的禍害;
……宣布會議支持所有這種(遭受外國的征服、統治和剝削的)人民的自由和獨立的事業;要求有關國家給予這種人民以自由和獨立。
“世界和平和合作問題”小組對軍事集團的問題也得出一致看法,在“尊重每一國家按照聯合國憲章單獨地或集體地進行自衛的權利”之外,加上了一條:“不使用集體防禦的安排來為任何一個大國的特殊利益服務;任何國家不對其他國家施加壓力”。
1955年4月24日18時35分,亞非會議最後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在會議主席、印度尼西亞總理阿裏·沙斯特羅阿米佐約宣布閉幕會議開始以後,會議聯合秘書處宣布會議收到了許多賀電,其中有蒙古人民共和國大人民呼拉爾主席團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發來的賀電。
會議主席接著請會議秘書長魯斯蘭·阿卜杜加尼宣讀會議聯合公報,提請會議通過。
會議在長時間的、暴風雨般的鼓掌聲和歡呼聲中一致通過了聯合公報。主席首先請秘書長宣讀《亞非會議的最後公報》。亞洲、非洲29個國家一致通過。當公報宣讀結束後,熱烈的掌聲回蕩在會議廳裏,經久不息。
接著是各國代表按國名英文字母次序發言。他們是阿富汗、緬甸、中國、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日本、老撾、黎巴嫩、利比裏亞、巴基斯坦、菲律賓、蘇丹、敘利亞、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國和南越的代表們。
每一個代表發言完畢的時候,會場內外都會響起掌聲。
周恩來在發言時說:
尊敬的主席,尊貴的代表先生:
我們的會議是有成就的。我首先代表中國代表團感謝五個科倫坡國家發起這次會議的倡議,感謝主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統、政府和人民的熱情招待,感謝我們會議的主席印度尼西亞總理先生的努力和各國代表團的合作,感謝大會聯合秘書處和一切參與大會工作的人所作的有價值的貢獻。
會議的成就是開始了、或者增進了亞非各國之間的了解,並在某些主要問題上達成了協議,這對於我們在反對殖民主義、擁護世界和平、增進彼此之間友好合作的共同任務上將有很大幫助。這個會議相當地滿足了亞非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願望。
這個會議反映了我們當中對於許多問題的看法和意見是不相同的,我們也曾為此部分地進行了討論。但是這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並沒有妨礙了我們彼此之間達成共同協議。因為我們亞非各國人民是具有共同的命運和共同願望的,所以我們才能夠在反對殖民主義、擁護世界和平和促進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友好合作上獲得了如此成就。在這個意義上,我願意再一次表示,中國人民完全同情和充分支持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人民為自決和獨立的鬥爭,阿拉伯人民在巴勒斯坦所進行的人權鬥爭,恢複印度尼西亞在西伊裏安的主權的鬥爭,以及一切亞洲和非洲人民為擺脫殖民主義所進行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的正義鬥爭。
我還要指出,這次會議通過的促進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將有助於促進國際、首先是遠東的緊張局勢的和緩。我們認為,恢複印度支那和平的協議應該得到有關各方保證其完全執行;朝鮮的和平統一應該經過有關各方的協商迅速地謀求解決;台灣地區緊張形勢的和緩和消除,應該由中國和美國坐下來談判解決,但不能絲毫影響中國人民行使自己主權——解放台灣的正義要求。
最後,我希望亞非國家之間的接觸和人民的友好來往從此頻繁起來。
祝各國代表們健康,回國旅途平安,再見!
阿裏·沙斯特羅阿米佐約主席最後致閉幕詞。他說:“亞非人民已經表明,我們是能夠合作的,而我們所需要的是和平,壓倒一切的、為了我們的人民和全世界的利益的和平。”
阿裏·沙斯特羅阿米佐約最後說:
在這些日子裏,許多友誼已經建立,許多有益的接觸已經進行。現在我們自己當中都知道,我們需要容忍和彼此像友好的鄰居一樣和平相處,而這是人類賴以昌盛的惟一可靠的真實的基礎。願我們在我們已經共同采取的道路上繼續前進,並且願萬隆會議成為指引亞洲和非洲的進步前途的燈塔。
會場再次響起長時間熱烈的掌聲。
會議閉幕後已經是21時30分。這時,風大雨大,但亞非大街上燈火通明,大家都沒有倦意,萬隆人民在街上載歌載舞,歡呼著和平與希望。
從會場裏走出來的周恩來、尼赫魯、吳努、沙斯特羅阿米佐約、納賽爾和許多其他國家的代表們站在獨立大廈正中的石階上向人們揮手,人們擁過來歡呼和鼓掌。
一直到23時,豪曼飯店的宴會結束以後,亞非大街上的人才慢慢散去。這天晚上,萬隆沉浸在歡樂之中。
會議結束後,周恩來、陳毅出席老撾代表團的酒會和5個發起國的宴會,回到住地已經23時30分了。
接著,周恩來又會見印度情報局副局長高氏,談“克什米爾公主號”被炸事件的問題。25日0時30分,周恩來會見範文同,直到5時才上床休息了兩個小時。
起床後,周恩來又會見日本的高碕達之助,10時30分會見印度代表梅農,11時30分出席華僑在廣肇會館舉行的招待會,並講話。
周恩來總理忘我工作的精神,使代表團全體人員深受感動。
亞非國家的第一次國際會議能在短短的一星期內獲得巨大成功,是戰後被壓迫民族渴望獨立解放、和平與發展的集中體現。同時,這次會議的成功,與中國代表團在會議內外所起的作用也是分不開的。
國際輿論認為,“亞非會議成功的一個巨大的因素”是中國代表團“異乎尋常的合作態度”,是中國代表“在促進友好諒解的決議方麵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國印尼發表聯合聲明
亞非會議後,周恩來和代表團成員應印尼政府的邀請訪問印度尼西亞
1955年4月26日,萬隆街上人山人海,他們是來為代表團送行的。代表團依依不舍地向友好的萬隆人們告別。
不久,中國代表團乘坐飛機從萬隆飛抵雅加達。陪同周恩來從萬隆到達雅加達的有印度尼西亞駐中國大使莫諾努圖和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黃鎮。
隨同周恩來的還有陳毅、葉季壯、章漢夫、廖承誌、楊奇清、喬冠華、陳家康、黃華、達浦生和王倬如。
印度尼西亞總理阿裏·沙斯特羅阿米佐約到機場歡迎。
在機場歡迎的還有印度尼西亞外交部長蘇納約,經濟部長羅西諾,社會事務部長魯·潘吉·蘇羅梭,公共工程部長穆罕默德·哈桑,宗教部長凱伊·馬斯古,勞工部長蘇丹·莫赫達爾·阿比丁,衛生部長李傑定,國會議長沙多諾,雅加達市市長蘇迪羅,陸軍參謀長班邦·蘇甘,海軍參謀長沙布牙克杜。華僑代表也到機場歡迎。
周恩來下飛機後,印度尼西亞外交部的禮賓司司長古蘇摩烏多約隨後把周恩來引到檢閱台上。樂隊奏起《義勇軍進行曲》和《大印度尼西亞歌》。接著,周恩來檢閱印度尼西亞的儀仗隊,接受了兒童的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