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努力奉獻2
兩彈結合爆炸原子彈
1956年,周恩來親自主持製定了我國第一個科技發展12年規劃,把發展原子彈放到重要的戰略位置上。
1959年,蘇聯單方麵撕毀中蘇合作發展核武器的協定,並於次年8月,撤走全部專家,帶走了重要圖紙資料,停止供應設備材料,給正在進行中的中國核彈研製工作造成了巨大損失和嚴重困難。就在這緊要關頭,中共中央毅然決定:
自己動手,從頭摸起,準備用8年時間,把原子彈研製出來。
毛澤東明確指出:
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赫魯曉夫不給我們尖端技術,極好!如果給了,這個賬是很難還的。
毛澤東的話表達了中國人民不信邪,不怕壓,勇於戰勝困難的決心和意誌。
1962年11月17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中央專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會議根據中央關於加強原子能事業領導的決定,在中共中央直接領導下,正式成立中央專委會。
專委會的成立,標誌著原子彈的研製由國家戰略上升到了國家行動,從此,原子彈的研製步入了快車道。而原先在原子彈研製過程中牽頭的國防科委也轉變成為主要的組織協調機構之一。
1958年夏末的一個上午,毛澤東在中南海寓所裏接見了錢三強和錢學森。
毛澤東說:“製造原子彈,我們隻能把立足點放在國內,三強同誌,你是原子能專家,你談談,我們還有什麼困難?”
錢三強實事求是地說:“搞原子彈需要大量的費用,人力、物力、技術、工業基礎等,是無法估計出來的。總之,數目是驚人的。”
為了讓毛澤東聽得更明白,他打了一個比方:“這樣說吧,要研製成功一顆原子彈,這將等於是一次戰爭的代價。”
毛澤東感歎地說:
無論花多大代價我們也要搞啊,沒有這個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
他又把目光轉向錢學森,要錢學森談談搞原子彈的意見。
錢學森說:“主席,目前我的精力正在考慮火箭和導彈,但對原子彈研究也談點不成熟的意見。看來,要組織全國的大協作,核彈是現代多種科學技術成果的高度結晶,是一項十分複雜而又龐大的係統工程,所有的研究工作,不可能由一兩個單位或部門統統包攬下來完成。所以,我建議能否成立一個專門攻克核彈技術難關的研究機構。”
毛澤東立即表示讚同:“搞原子彈,包括我們的火箭、導彈和衛星,還有核潛艇,都應該有大協作的精神。”
這次談話後不到兩個月,中央決定將國防部第五研究院與航空工業委員會合並,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統一協調、管理國防科學技術的研究工作。
1963年9月,人民大會堂北京廳,周恩來在主持會議,會議室裏坐滿了人。參加會議的有陳毅、賀龍、聶榮臻、張愛萍、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錢三強、彭恒武、王淦昌。
錢學森是國內外著名的學者,也是中國原子彈試驗的負責人之一,他今天的心情顯然也很激動。
錢學森說:“我想,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中央把這個重任交給我們,我們責無旁貸,應該早一天把原子彈造出來,早一天長我們中國人的誌氣!”
周恩來說:“好,今天把大家請來開這個會,就是要向大家表明中央的決心,隻能上,不能下!要團結一致,克服困難,毛主席也很關心這件事,他請我問一下大家,能不能保證明年試爆?”
說到這裏,周恩來轉過身,望著錢學森、李覺和鄧稼先幾個科學家:“你們說,你們最有發言權!”
老帥們的目光也投向了幾位在座的科學家。
錢學森語氣肯定,顯得很有信心:“我想,可以保證!”
“實彈裝配進度有把握嗎?”周恩來問。
鄧稼先在一番沉思之後,站了起來:“總理,請轉告毛主席和黨中央,今年年底之前完成研製,明年年初完成實彈組裝,保證當年進行試爆!”
周恩來又問了一些技術細節,然後說:“愛萍同誌,你來主持這次試驗,力爭取得成功經驗。”
“請總理放心,我馬上就前往羅布泊試驗基地。”
在此期間,由於全國的大協作,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工作進展迅速。
1963年3月,原子彈理論設計方案出來了;
實驗科研人員經過上千次的爆轟試驗,於12月24日爆轟出中子;
西北鈾濃縮廠在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後,於1964年1月14日生產出可以作為原子彈裝料的合格的高濃鈾產品。
關鍵性技術試驗的成功和關鍵性生產的完成表明,中國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已為時不遠。
1964年10月16日,主控站操作員按下了啟動電鈕,10秒鍾後,整個係統進入自控狀態,記數器倒記開始。
當從10倒轉到0時,指揮員一聲令下:“起爆!”主操作員有力地按下了牽動人心的最後一個按鈕。
按事先的設計,原子彈進行爆轟、壓縮、超臨界、出中子、爆炸的全過程。
在短暫的寂靜之後,突然,鐵塔那裏迸發出強烈的耀眼的閃光,頓時,金光噴發,火球淩空,達3秒鍾,接著升騰起一個巨大的太陽般的火球,衝擊波如同颶風般席卷開來,隨後,傳來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
7秒鍾後,形成了一朵極為壯觀的蘑菇雲,上升至7000米~8000米高空。
看到徐徐上升的磨菇雲,整個指揮所裏的人們都欣喜若狂。
在二機部原子彈試驗辦公室裏,部長劉傑正和幾名高級幹部焦急地等待著。
電話鈴響了,一名幹部太緊張了,以至把電話筒掉到了桌上,劉傑一把抓起來。
電話那邊傳來張愛萍的聲音:“請報告周總理和毛主席,我們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了!”
劉傑冷靜地說:“再說一遍。”
“原子彈爆炸了,已經看到了蘑菇雲!”張愛萍用極為肯定的語氣回答。
“我馬上報告!”
劉傑抓起了專用電話,“我是劉傑,請周總理講話!”
“我是周恩來!”
“總理,張愛萍同誌從試驗基地打來了電話,原子彈已經爆炸了,看到了蘑菇雲!”
“好,我馬上報告毛主席。”
幾分鍾後,周恩來給劉傑回了電話:“毛主席指示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是不是核爆炸,要讓外國人相信!”
劉傑立刻把主席的指示傳達給張愛萍。
張愛萍回答說:“現在蘑菇雲已經升上到1萬多公尺了,探測人員已經看到鐵架子都完全熔化了,下部也坍塌了,而且測量輻射的情況證明,確實是核爆炸成功。”
這時,劉傑又給周恩來打了電話,激動地說:“我們的第一顆原子彈已經爆炸成功!”他告訴周恩來說:“這是一次成功的核試驗!請黨中央和毛主席放心。”
周恩來把這一消息立刻報告給了毛主席。
這以後的幾分鍾裏,劉傑一直都很激動。他在第九研究院時就開始規劃,曆經千辛萬苦,現在爆炸終於成功了!
毛澤東得到了確定的報告是核爆炸成功時,讓周恩來向參加大型歌舞《東方紅》演出的同誌們提前宣布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這天下午,歡樂情緒籠罩著北京城。幾千名男女文藝工作者聚集在人民大會堂的宴會廳,在進行完一場《東方紅》大型歌舞表演後,等待著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6時,周恩來接見了大家。
周恩來做手勢請大家安靜,然後宣布:
同誌們,毛主席讓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已經爆炸成功了!
起初,人群依然沉默著,甚至有些發愣。接著,歡呼聲響遍整個大會堂。
周恩來風趣地說:“大家可以盡情地歡慶,但可要小心別把地板蹦塌了!”
當天晚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連續播放了我國第一次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新聞公報》。無數人湧上街頭,如同慶祝盛大的節日。
上千萬居住在海外的炎黃子孫記得:在這一天,周圍的人投來尊敬目光,他們心中騰起無限的自豪。
此時,寓居美國的李宗仁向來訪者說:“西方人終於將我們視為一個智慧的民族”,李宗仁也就是由此才下定了回到祖國懷抱的決心。
10月17日,周恩來以國務院總理名義向世界宣布:
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全麵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中國進行核試驗、發展核武器,是被迫而為的。
中國政府鄭重宣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第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標誌著我國防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從此,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世界第5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毛澤東特別高興。一向反對為其做生日的他,這一年一反常規,破例地請了大家一次。
宴會前,工作人員擬定了一個入席者名單給毛澤東審定。毛澤東看了3桌客人的名單後,十分鄭重地用鉛筆將錢學森的名字從另外一桌劃到了自己所在桌位的名單上。而且讓錢學森坐在緊挨自己的身邊。
宴會在喜慶的氣氛中開始。毛澤東坐在座位上,笑著說;“今天,請各位來敘一敘,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原子彈爆炸了,我們的火箭試驗成功了,我們中國人在世界上說話,更有底氣了!”
接著,毛澤東話鋒一轉,指著自己身邊的錢學森,笑著對大家風趣地說:“我現在特別向在座的諸位介紹一下我們的錢學森同誌,他是我們的幾個王呢!什麼王?‘工程控製論王’,‘火箭王’!他這個王用工程控製論一發號令,我們的火箭就上天,所以各位想上天,就找我們的‘工程控製論王’和‘火箭王’錢學森同誌!”
毛澤東接著又說:“這位‘工程控製論王’錢學森同誌也給我們做出另一個榜樣呢!他不要稿費,私事不坐公車,這很好嘛!”
錢學森毫無思想準備,怎麼也想不到毛澤東會在這種場合如此表揚自己,真是受寵若驚啊。
“主席,”周恩來對毛澤東說:“錢學森同誌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值得我們學習啊。這就是學森同誌對青年的培養和信任。”周恩來向毛澤東講起了下麵這個故事:
1964年夏天,錢學森同誌帶領大家設計的一枚火箭已進入了“15分鍾準備”,隻等待“0”時的到來。
這時,突然出現了事先誰也沒有估計到的嚴重情況。由於天氣太熱,火箭推進劑在高溫下劇烈膨脹。導彈貯箱內灌不進足夠的燃料,灌進去的也氣化了,這將嚴重影響火箭的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