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款保險的道德風險問題
比逆向選擇更為糟糕的是這一製度帶來的道德風險。道德風險是指參與合同的一方所麵臨的對方可能改變行為而損害到本方利益的風險。通過存款保險,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可以轉移其經營風險,但也提高了其經營成本(交納保費)。在經營風險得到有效控製的前提下,參保機構會將存款投放到風險更大的渠道,如股權投資等,以期獲得高額利潤來擴大收入和彌補由於參加存款保險帶來的經營成本的提高。銀行的這種思想道德行為將引起其經營風險提高,最終導致保險賠付率提高。
(三)存款保險監督作用弱化
在采取存款保險製度之前,盡管存款者很難直接監督和參與銀行對其存款的運用決策,但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經營決策失誤麵前,存款者也可以采取類似股票投資中“用腳投票”的措施。通過資金轉移和提前兌現,應對風險。采取存款保險之後,存款保險行會加強對存款機構的監督,存款者並不直接監督存款銀行,監督責任全由存款保險行承擔。但存款經營機構和存款保險行之間的監督遠不及存款者的監督那樣直接,這就是說,存款保險製度在一定程度上又弱化了存款者對經營存款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監督。
五、我國建立存款保險製度的建議
(一)盡快出台存款保險條理
當前,國家為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解決民間借貸等問題,正在加速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也出台了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鼓勵政策;同時已著手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自2013年7月20日起已放開除房貸以外的貸款利率。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場化急需政府建立存款保險製度,以防範中小金融機構所麵臨的各類風險。
(二)政府出資設立和管理存款保險機構
由於中國金融業資產規模大,在短時間內由民間出資建立存款保險機構並非易事。初期由政府或央行出麵設立一個非營利性的存款保險機構負責整個存款保險製度的具體運作。這種製度安排有利於規範初期的存款保險市場,有利於維護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金融市場的穩定,另一方麵有利於增強政府對存款保險機構的監督。
(三)根據存款性質不同,要求一般性儲蓄存款強製參保
一方麵,保險範圍涵蓋納入一般性儲蓄存款考核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代表大多數存款者的利益,這有利於保護所有存款人的利益、避免金融機構逆向選擇問題。另一方麵所有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等都要求納入保險體係中,這樣對每個銀行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這有利於維護公平競爭避免金融機構道德風險問題。
(四)建立一套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的風險評級體係和懲罰體係
一方麵,通過建立存款機構事前防範風險評級體係,根據不同的風險水平,采取差異性的收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逆向選擇問題。另一方麵構建嚴格的懲罰體係和監督機製,尤其是對因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導致的經營失敗行為。
注釋
{1}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參考文獻
[1]《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2]唐明琴.《存款保險製度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
[3]朱琰,王一峰。存款保險製度國際比較研究.《銀行家》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