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擴容“新三板”
有效增加“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數量,是推進場外市場建設的關鍵步驟之一[3]。“新三板”擴容不僅有利於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還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建設,意義長遠重大[4]。國家應將掛牌企業注冊地推廣到國內其他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並放寬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降低“新三板”掛牌標準,使其真正成為創業板市場的孵化器。
(五)完善區域產權市場
區域產權交易市場應建立標準化交易規則和完整化服務體係的交易製度,通過引入做市商機製和競價交易機製,形成交易價格市場機製,滿足投資者的多種需求。同時建立一整套嚴密的監管體係,包括建立嚴格的信息披露製度,強化上市公司財務信息、審計信息、重大事項的披露,增強透明度,減少信息不對稱,加強對產權交易中介的監管。
區域產權交易市場應推出更多的業務內容和交易品種,可以與政府職能部門共同研究推出諸如沿江岸線使用權出讓、林業經營權、公交線路經營權、碳排放量的交易以及排汙權交易等品種,吸引各類市場主體,擴大區域產權市場規模,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六)建立“轉板”製度
“轉板”製度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中各個層次的資本市場之間的橋梁,是資本市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積極建立符合我國資本市場的“轉板”法律製度,包括“轉板”市場的規劃、“轉板”對象的確定、“轉板”形式的劃分、“轉板”標準的定製、“轉板”程序的規劃、“轉板”信息披露的規定、“轉板”監管權利的分配等[5],有利於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市場有效率的銜接,不但解決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退市後的交易渠道問題,保護投資者利益,而且利於業績突出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在更高層的中小企業板尋求更好的發展。相信在主板市場與二板市場或三板市場之間打通互換通道,建立起完備的“轉板”機製,將更有利於促進市場交易及流動性。
三、結語
我國資本市場曆經風雨二十多年,仍處於新興加轉軌的發展初級階段,但已為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為了避免我國經濟發展成果的大量流失和經濟發展主導權的喪失,要從更深層次上推動資本市場多層次體係的建設。借鑒國際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路徑,擴大直接融資比例,扭轉我國資本市場倒金字塔式結構。大力發展創業板,擴容新三板,完善區域性產權交易市場,解決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需求,推動創新產業快速發展。打造法製環境,建立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相配套法律體係,完善造假處罰機製、賠償條例、補償方式。
參考文獻
[1]陽曉霞.新提法: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J].中國金融家,2012(12):38-39.
[2]慈向陽.等.中國資本市場非均衡原因及多層次性建設探討[J].現代財經.2011(4):10-14.
[3]吳曉求.等.中國資本市場:2011-2020——關於未來10年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113-115.
[4]黎陽.“新三板”擴容帶來了什麼[J].中國金融家.2012(8):118-119.
[5]劉國勝.我國資本市場結構下“轉板”機製的探尋[J].改革與戰略.2011(9):36-40.
作者簡介:張鼎,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2009級金融學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