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二次掃盲高潮2
全國婦聯組織掃盲
1957年10月30日,全國婦聯同教育部、全國掃除文盲協會、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關於今冬明春農民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
掃盲運動打開了農村婦女自求解放的大門。婦女占到農村人口的一半,而她們長期以來遠離知識與文化,婦女的社會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出來。
提高廣大農村婦女的文化水平,不僅對於解放農村生產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於提高勞動婦女的社會地位,也具有重大意義。
為此,各級政府組織婦女聯合會,作為領導婦女工作的機關,對她們進行思想宣傳與文化教育,使她們擺脫封建主義造成的愚昧,從而以主人翁的責任感,正視自己的社會尊嚴,發揮應有的社會作用。
到1958年,有1600萬婦女擺脫了文盲狀態,初步改變了中國婦女愚昧落後的狀況。
在浙江省江山縣茅阪村,村級婦女幹部周愛仙,積極響應黨委、政府抓農業生產號召,夜以繼日地走村串戶,發動廣大群眾積極行動,投身農業生產。
為提高群眾的文化知識,周愛仙利用業餘時間,創辦農民夜校,開設了“掃盲班”,傳授“速成識字法”。
白天工作,晚上教村民識字,周愛仙就這樣樂此不疲地奔波忙碌著。
一次,周愛仙連夜趕往臨近江西的“裏塘塢”小山村授課。因為天黑路滑,不小心一腳踩空,掉進了村民家的豬糞池中。像這樣的事,她自己也數不清有過多少回了。
經過多年努力,茅阪區有上千名群眾,在周愛仙的帶領下,脫下了“文盲帽”、告別了“睜眼瞎”。
1958年11月,成績突出的周愛仙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任公社黨委副書記。
1959年,周愛仙作為創辦業餘掃盲班成績突出的基層婦女工作者,幸運地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和浙江省教育係統先進工作者。
1959年10月1日,周愛仙與來自全國各地的400多名勞模一起,參加了建國10周年慶典大會,並受到了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
在上海,婦女參加掃盲學習的熱情非常高。
1949年建國時,在上海的家庭婦女中,文盲、半文盲占多數,她們采取“自辦、自教、自學”的方法學文化。識字班、組從最初二三個逐步發展。到1953年,共有學員61萬多人。
至1956年暑假,約有69萬餘名婦女,摘除了文盲帽子,在學的有36萬餘人。參加掃盲工作的女教師、家庭婦女約有157萬人。
家庭婦女們除了參加文化學習外,還參加各種政治學習,如參加市、區婦聯辦的各種政治訓練班,參加收聽廣播、讀報組的學習等。
到1956年,上海黃浦、盧灣、新成等區鞏固下來的常年讀報組有775組,約13萬餘人。
她們主要從《中國婦女》、《解放日報》、《新聞日報》、《勞動報》等報刊上,選讀學習有關時事形勢、國家建設及婦嬰衛生等方麵的知識。
同時,還有8萬多人,參加了婦女知識講座,學習全國民主婦聯提出的“五好”要求,以及婦女解放理論等。
在各級婦聯和政府的支持下,廣大家庭婦女通過文化學習、政治學習,增長了知識,擴大了視野,開闊了胸襟。
僅1958年一年,全國就有600多萬婦女,擺脫了文盲狀態。大批知識婦女成為各個行業的建設者,在建設國家的安全衛生、公共福利、調解糾紛、文化娛樂等活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