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王守鳳又召開了高小畢業生、在校四五六年級學生會議,說明教人識字光榮的道理。於是,當場他們都報名參加掃盲隊。薑桂欣等12人,會後還自動找到學員掛了鉤,訂立了包教保學合同。

王守鳳根據他們的報名人數,編成了“檢查隊”,有7人;“教學隊”,其中7人擔任民師,24人擔任小組民師;“保育隊”有32人。

掃盲隊員個個表示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任務。

在教學中,王守鳳根據學員的條件和他們的要求,劃分了班組。

每晚集中學習一個小時,白天帶課本和小黑板在田間學習。在田間除了由小隊配備的小先生輔導學習外,

還提出“識十教九,先生跟著學生走”的口號,開展了互教互學的活動。

董義芝掃盲剛畢業,就積極輔導薑德金等兩人複習功課。讀第二冊的康秀珍和念第三冊的鞠學英開展了互學。

有一天,康秀珍高興地告訴王守鳳說:“今天在山裏,我還教會俺老師識了個‘獸’字呢!”

為輔助學員學習,掃盲隊員在街頭巷尾和學員家裏家具上,都寫上了字,以便隨時隨地學習。

在各項工作就要走上正軌的時候,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一天晚上,王守鳳在一個組裏看到除了三、四個學員外,滿滿的一炕孩子。

她問了一下,有的學員說:“人家小學生,忙著準備考試,不給看孩子了”。也有的說:“論理多的,誰還沒有孩子,怎麼好意思叫婆母看孩子?”丘夕水說:“俺婆母嫌膩歪,不願給看了”。

經過了解,因孩子沒處托付,影響到學習的有31人。

這時,王守鳳一方麵重新動員一部分學習不大吃力的在校學生,幫助看孩子。另一方麵又召開了40多人的婆母會,講明了學習的道理,打通了婆母的思想。

丘夕水的婆母說:“是啊,過去都是當老的做得不夠,

其實媳婦識字,我看也不錯。往後我一定給她看孩子,讓她好好學習。”

董義芝的婆母,不但給看孩子,還拿出錢給孩子買了書。

表揚了這些婆母後,王守鳳又和支部書記,聯係動員了20多個男人,幫著妻子看孩子,學員學習又好起來了。

學習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曹宗英學不進去,愁得哭了;童來雲學得勁頭不大,對掃除文盲沒有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王守鳳就召開學員會,反複進行教育,又叫王本滋介紹了苦學苦練的經驗。

會後,王守鳳又深入到戶去打通思想。在教育童來雲時,她用童來雲自己在戰爭時期,給部隊爭做被子衣服、抬擔架的光榮事跡,啟發她的榮譽感。

最後,童來雲說:“那時俺能幹,現時也不老,人家能學得好,我也決不落後,一定學習好就是了。”

春節前,有些學員忙著做衣服、推年磨,缺了課。這時,王守鳳就組織全體民師和部分掃盲隊員,幫學員推磨、壓碾和幹些零活。

通過幹活,多做些宣傳和教學工作,沒幹幾次,學員便不好意思叫她們幹了,缺課現象也隨著沒有了。原打算臘月二十三放假,這樣就一直學到了臘月二十七。

王守鳳很注意運用各種形式表揚新人新事,不埋沒一點成績,所以那些生龍活虎般的小夥子們都是幹勁衝天。

掃盲隊員孫永寶教的4個學員,有16個孩子。遇到雨天,孫永寶便挨家挨戶去教。對接受能力差的學員,一天三上門地去教。

有的學員十分感動,說:“孫永寶,真是個好教師,跟他念書,還愁不識字嗎?”

在苦學苦練中,也出現了不少優秀學員,如40多歲的王桂賓,做到了飯前學飯後學。苦學3個月,現在能記賬和寫個簡單信了。

此外,還出現了妹妹教嫂子的薑守敏,夫教妻的劉玉元,全家人學文化的薑保安等典型事跡。

對此,王守鳳運用了各種形式進行了表揚,對其他學員的影響很大。

經過民師學員和全體辦學的人兩個月的奮戰,學習效果大有提高。每一個婦女學員認字率都在90%以上,並能聽寫70%以上。張英芝等不少學員,不但會寫信,還能訂個簡單的家庭計劃。

14名婦女隊長文盲,不但填表格不發愁了,還能把會議布置的工作,記成簡單的提綱。有16名掃盲畢業女學員,訂了報紙。

她們都十分高興地說:“我們可不是睜眼瞎子了。”

自從把婦女組織起來學習以後,王守鳳就經常進行政治教育,通過經常教育,該村婦女工作真正變了樣。過去參加勞動的婦女,隻是幾個青年。自此以來,經常有320多個婦女勞力參加生產;過去召開婦女會,去的少到的慢,現在一下通知就有170多人參加會;過去張建娥等五戶家庭不團結,通過學習,明白了事理,現在都成了和睦家庭;過去王玉珍時常與街坊鄰居打架鬥毆,現在都變好了;過去布置個工作好幾天完不成,現在一有了工作,就“四麵開花”,很快就都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