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 / 3)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作者原本用了某一個字,他人在整理其文稿時誤抄成了其他字,或者整理文稿的人,因對原文費解,故意改寫成其他字,這樣就形成了兩個或多個不同的抄本(古人寫作,多用毛筆。字一潦草,別人就可能誤認,不像今人可用電腦打出規範的字來。那時也沒有能複印並保存作者手稿的複印機。所以,古時作者的原稿在傳抄過程中走樣,今人是可以理解的)。如杜甫的“中原格鬥且未歸,應結茅齋著青壁”,我在查閱文獻時,就發覺這一句詩不隻一個抄本。另有一變體為“中原格鬥且未歸,應結茅齋著青壁”。孰是孰非?通過分析,我認為“應結茅齋著青壁”較為恰當,於是予以采信(詳見書中注解)。又比如,李商隱詩句中有“閬苑有書多附鶴,女牆無處不棲鸞”一句,也有另一抄本“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孰是孰非,也還得冷靜分析。在第一句中,“女牆” 指的是城牆上凹凸不平的矮牆。此句可解釋為:在閬苑這個地方,戀人之間用鶴來傳遞情書(鶴起到了信鴿的作用);在閬苑之城牆上麵的女兒牆上,棲滿了鸞鳥。若從對聯的角度講,“閬苑”與“女牆”似乎不能形成對仗,它們的邏輯關係是“閬苑”包含了“女牆”。第二句中的“女床”,不能理解為“女人睡的床”,它實際上是一座山的名字。“女床”出自《山海經·西山經》,原文是“西南三百裏,曰女床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陰多石涅,其獸多虎豹犀兕。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閬苑”與“女床”是不同的兩個地名,更是不同的兩個地方,二者之間沒有隸屬關係,因而這一句可以看做是對仗工整的一副對聯。故我對此句予以采信。

本人在詮釋或翻譯閬苑詩詞匾聯賦時,有的地方“膽大妄為”地給出了自己的創新解釋。或正或誤,請廣大讀者朋友、專家學者給予批評指正。另需注意,“閬苑”這一概念,在大多數情況下指閬中,有時僅指神話故事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與現實中的閬中無關。有些對聯,雖出現在閬中某處,但並非於閬中原創,特此說明。

附錄部分。本部分收編某些相關信息和資料,供讀者研習、參考。

本書雖用英、漢兩種語言寫出,但請讀者注意,兩種語言之間,並非完全對等翻譯,但二者之間可以相互參考。這樣安排,源於我的帶團經驗與實踐。本人以為,由於中西方存在曆史、文化上的差異,完全按漢語方式翻譯對外國客人講解,顯然是不適合的。所以對外國遊客講解時,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要有所變化。具體講,應盡量用簡明、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外國客人聽得明白;盡量避免使用較多的,讓外國客人難以理解的中國文化現象、概念、術語等。基於這一考慮,讓國內遊客了解的內容和讓國外遊客了解的內容就各有所側重。

希望廣大讀者,特別是英語愛好者,能喜歡這本書。

唐紹友

2013年6月〖=DM(〗Foreword〖=〗Foreword

Langzhong,also known as Langyuan, a ke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d one of the four wellpreserved ancient county towns in China,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visitors. As the literal Chinese meaning of “Langzhong” itself suggests —“something nice is inside the door”, I have written this book just to show off its inside 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