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跟上新時代4(1 / 3)

第三章跟上新時代4

〖=bt1(〗“領頭雁”的小雁們——青出於藍,三洲兩洋,飛得更高更遠〖=〗

“世”字輩的 “領頭雁”瑾瑜先生和賢惠慈淑的常薇夫人育有三男四女。除兒子大龍童年殤逝之外,其餘五隻小雁大都翅膀強勁,飛得更高更遠。

大女兒永健,童年時活潑、聰明、愛笑,樣兒乖,很逗人喜歡。進入小學後,逐漸感到學習吃力了,成績後退。經醫院檢查及母親提供的情況,原來永健是頭一胎,分娩時難產,是產科醫生用抱鉗取出來的。就是這一鉗,孩子腦部受到損傷,一般生活無礙,動腦筋的事就跟不上其他孩子了。

她比二妹多花一倍的時間艱難地高中畢業,居然在“大躍進”的1958年考取西南農學院的蠶桑係,太不容易,也太讓人高興了,尤其是常薇,見到女兒的大學錄取通知時淚如泉湧,母女倆22年前曾經一同在生死線上掙紮呀!

永健進入高校學習,困難更大了,很多知識學不好,成績跟不上,心頭一急,腦病加重了。她平時也嘻嘻哈哈的,很愛為同學們服務,養蠶等實習課,她也幹得蠻好,一提筆考試就不行了……學校隻得同家長聯係,建議永健休學就醫。

這一休,就長期休下去了,兩次申請複學,體檢都通不過。

“通不過,拉倒!”永健這樣想,“我肯信隻有大學畢業才能活人?”

她進過民辦廠當工人,大江漲水時,她勇敢地同男職工一起下到江邊給工廠拖器材,受到廣播表揚。

她當過保育員,嘻嘻哈哈,很招孩子們喜歡。一個孩子尿尿了,她一性急,打了孩子一下,孩子哭了,家長不依,被辭退了。

世品五爸給她介紹一個中年喪妻的老師,她同全家人都認可,往來半年多,那老師見她病情無好轉,吹了!

弟弟妹妹大都工作了,父母到二妹三妹處“逍遙”去了,二龍、三龍在上大學,隻有她同四妹在家。快三十歲了,該自己找婆家了。於是經街道辦的人介紹,草率地收拾一個背包,就離家同一個從內江轉行回來的廚師結婚了。四妹阻攔不住,隻有寫信告知父母。

那漢子還不錯,勞動者嘛,心腸好,對永健很巴適。一年後,生了一個胖小子。瑾瑜夫婦回到萬縣時,升格當外公外婆了。

二女兒永康,自幼會讀書,成績好,十八歲從當時重慶名校清華中學畢業,並考入北京航空學院。

1960年,從北航畢業。上大學時,與同學徐承民相識,進而相戀,並於畢業一年後結婚。徐分到四川達縣航天係統從事國防科研工作,八十年代評為高工,研究員,曾獲航天部科技成果獎,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屬國家級專家。

永康從北航畢業後,在北京理工大學和蘭州工業大學任教十餘年,1970年,轉到老徐所在單位從事研究工作,八十年代評為高工,並作為“064基地”知識分子代表當選達州市人民代表。

1992年退休後,加入“重慶市知識分子聯誼會”並擔任理事,這是由市委統站部領導的高知專家組織的,永康是其中的活躍分子。

永康不但在工作上是幹材,在家也是孝女。調來達縣不久,就把瑾瑜夫婦接到她家奉養,老徐對嶽父母也熱忱對待。將心比心,永康對承民的老人也很孝敬。

徐父是威海一帶的老遊擊隊員,具有漁民和戰士的直率性格。他有兩兒一女,女兒遠嫁河南,二兒子承民在四川,大兒在同一個村。老爺子不願同大兒子住在一起,家中有什麼好吃的,寧可老遠呼叫心愛的孫子過來一同吃,為的是跟大兒媳合不來。可老頭卻特別喜歡永康,稱讚她懂事,孝心好。幾次到達縣老二家來,一住就是一年半載,兩親家也彼此尊重打得攏堆。

永康育有兩個女兒,都各自成家,她早當外婆了。

三女兒永樞。從小聰明乖巧,是父母掌上明珠。從中學到大學,成績一直優異,深受教師喜愛。她是成都工學院化工係高分子專業的高才生,畢業後,分配到北京東郊中國建築材料研究院工作。她業務能力強,工作兢兢業業,單位領導頗為讚賞。

四川大學著名教授、工程院院士徐僖特別喜歡永樞。他有一次去北京開會,抽空去永樞單位見其院長黃士倫,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陳永樞是我的得意門徒,你可不能虧待她喲!”

三十多年來,永樞主要從事混凝土外加劑研究,是外加劑專家,中國混凝土外加劑委員會成員,高級工程師,曾出國參加專業會議和訪問。退休前由黃院長介紹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

由於在北京安家,多次恭請父母去玩,抽空陪他們遊覽首都名勝,陳氏親屬如玉英姑姑及表弟漢星等是她家常客,其他親友凡登門造訪的,她也都熱情接待。三姑娘永樞繼承了乃父瑾瑜先生的“義門”家風。

丈夫王象明,遼寧人,高工,研究員,小水泥方麵的專家。八十年代,援外工作近兩年,還到過其他國家訪問、講學。

他們有一個女兒,大學畢業後,因留學關係,已移居海外,這是瑾瑜先生第三代首先漂洋過海的乳雁。

四妹永廉,是兄妹七人中的殿軍,1944年生於遵義。一歲時,瑾瑜先生調任萬縣福美支行經理,四妹同全家人到了萬縣,在萬縣上小學中學。高中畢業時,正逢政策上重新強調家庭成分,她未能考取大學。

她嚴格要求自己,謹言慎行,一方麵協助母親料理家務,同時又勤奮自學,通過考試,她當了運管站會計。她為有了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高興,認真負責地幹,有關方麵反映良好。

這時,一位清華大學工程物理係畢業的廣東人分到萬縣地區廣播器材廠工作,這是一個很有能力又很老實的年輕人。萬縣市麵不大,沒有多久,他同永廉認識了,彼此都有一個好印象,大約一年工夫,他倆走到一起,幸福地結婚了!

他叫蔡映葵。由於水平高,工作積極,職稱和職務步步升遷:工程師,高工,副廠長,廠長,研究所副所長,電子學會副會長,政協委員……永廉也調進地區廣電局任會計,通過自考獲大專證書。評為會計師。

五十多歲了,映葵申請落葉歸根,獲準調回廣東汕頭廣播電視局。永廉也就提前退休,帶著孩子遷往汕頭。

他們的獨生子蔡和熙,也畢業於清華大學,其後又獲汕頭大學計算機軟件碩士,二十九歲時,即通過公開競聘,擔任廣東省郵政信息局副局長。外孫和熙是“領頭雁”第三代小雁中的精英分子。

可惜大龍五歲時即不幸夭亡!偶然給大兒子一個愛稱——“大龍”,盡管他走了,人們還是把其後的兩個男孩叫做“二龍”“三龍”。其實二龍名永義,三龍名永前,都生於貴州遵義。

哥兒倆的身材,臉型都酷似其父,不是雙胞胎,卻勝似雙胞胎。在南浦小學時,有的老師也辯不清,常喊錯名字。義、前兄弟倆都在南浦小學發蒙,後來又同上一所中學。

永義於1958年高中畢業,考入蘭州大學數學力學係。畢業後留校任教。1984年,赴法蘭西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做訪問學者。回國後擢升副教授、教授。九十年代初,受聘於煙台大學,從事數學教學和研究。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發表過數十篇論文,出版專著一部,多次獲獎,評為省級優秀教師,選入《世界數學家名錄》。

妻子傅自晦,南浦小學同學,中學進的萬縣女中,四川師範學院數學係畢業。先當中學教師,同永義結婚後進入蘭州教育學院任教,1993年調入煙台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係,逐漸晉升為副教授,教授,多次獲數學科研獎。

他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陳喜雪,北京醫大畢業,留校在附一院當醫生,其後獲北醫大博士學位。2004年去日本做訪問學者,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發表多篇著作,現為北醫大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多種榮譽,多次獲獎。愛人米衛東,北京口腔醫院副主任醫師。

二女兒陳雲竹,北京外經貿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專業畢業。1999年赴美國留學,獲碩士學位。現在美國格林公司總部工作。愛人也在同一單位作技術經理。

永義及其女兒,是“小雁”群中飛得高遠的。但有一點與其翁“領頭雁”不同,他(她)們隻是一家單飛,沒有同陳氏鄉親有任何交往,他不懂得濛埡崖上!

這一點,同幾個姑娘大不相同。四妹永廉遠道回重慶參加老母骨灰與父墓合葬儀式後,想到此番離別,從此遠隔天涯,恐怕難以再回故鄉了。她約請參加葬禮的二姐、三姐一同回老家——濛埡崖上看看。兩位姐姐熱忱響應,她們帶上相機,兩個膠卷,若幹糖果香煙,回到還是新中國成立前夕母親帶著她們回去小住月餘的故鄉,濛埡崖上老房子。

下午到達以後,姐妹仨一家家拜訪,敬煙散糖,暢敘家常,並給父老鄉親們照相,給濛埡的山水林木照相,給祖父——法官鬆喬掃墓拍照……兩個膠卷都照完了。回城洗好後,又托陳偉帶回分送各人各家。鄉親父老交口稱讚:這姐妹仨不愧是瑾瑜先生的女兒!

是的,那種情懷,正是瑾瑜先生的秉性,陳氏義門的遺風!

可惜三龍永前,風華正茂時不幸離開人世!

三龍比二龍小一歲多,1961年才考進四川大學物理係。正當畢業時刻,趕上了“文化大革命”,應屆畢業生暫停分配,留校參加運動,單純、熱情的永前熱血沸騰,響應偉大領袖的號召,全身心投入運動,並作為“八·二六”駐重慶小組的代表,同重慶“反到底”並肩戰鬥。

當武鬥升級形成混亂局麵的時候,他逐漸冷靜下來,淡出“造反”狂飆,來到父母和親人們中間。“重慶小組”更換了頭頭,永前成了逍遙派。兩年間,同父親一道走親戚,回故鄉,感到一身輕鬆。偶爾也回川大看看,保持著低調聯係。

大學都畢業了,永前沒有女朋友嗎?是的,沒有。有一個小秘密父母都知道。那就是讀高中階段,他愛上了萬縣地區名壓群芳的傅自晦。當他難以抑製向傅表白時,自晦誠懇地對他講:“三龍,你們哥兒倆都對我好,可是你比我小,我隻把你當弟弟,我愛的是你二哥。”

還有什麼話說呢!既然她愛的是我親哥哥二龍,我當然隻有終止單向思戀。他撤退了。

但是情愫這東西真怪,理性退出,不等於心底丟開。伊人倩影相當長時間仍留在心裏,以致在川大總是清心寡欲,讓不少姑娘為此卻步。作孽呀,感情這東西!

直到1968年,各地建立“革委會”了,各級畢業生分配了。組織上想到永前“駐”過重慶,父母都在重慶,就把他分到重慶一家機械廠。他高興地去了。誰知到廠不久,重慶掀起了“清查‘五·一六’”的“批清運動”。由於派性,永前在成都地區“八·二六”是主流,在重慶卻成了清查對象。

連續幾個星期的小會批,大會鬥,一個新進廠的小青年,全場沒有一個熟人,沒有一點關係。一些善良的老工人雖然動了憐憫心,但也弄不清他的來龍去脈,也就沒有采取援助行動。

小夥子非常孤立。他弄不懂“史無前例的”大革命,竟然整成了你整我,我整你的混亂局麵。他看不清未來將如何演變,也看不見孤立無援的自己是否還有前途。他迷糊了,萬念俱灰。他接通電源,摘下燈泡,把中指插進燈頭裏……

可惜呀,永前原本是一個高才生,一個優秀青年!

十年動亂結束後,永康找到廠裏要求落實政策。廠裏退還一切黑材料,給永前的父母一些撫恤金。

小雁三龍呀,你本可以一飛衝天,卻意外铩羽,留給親人的是無盡的遺憾!

〖=bt1(〗鄉村小院曹家河

——春光明媚,山美水美人更美〖=〗

從新盛場下場口往縣城方向的大路走,不到五裏路就是有名的幺店子——團壩子。曹家河比團壩子近一點,在左後方的一片台地上,從大路轉入林間小路,幾分鍾就到了。

這是一座常見的鄉村小院,粉牆黑瓦,長五間。背靠小山丘,竹木繁茂;房前一塊三合土平壩,是曬糧食和孩子們嬉戲的場地。麵對一溜水田,下端有口堰塘,清汪汪滿塘水,早晨罩上一層薄霧,偏東雨後常升起一道彩虹。濛埡三房後代——老爺子毓煌常坐在地壩邊的條石上,或者堂屋門前的大圈椅中,銜著葉子煙杆,觀賞田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