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開放要有新局麵

E。 工作要有新舉措

3.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是 ( )

A。 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B。 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

C。 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

D。 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E。 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4. 始終做到 “三個代表” 是我們黨的 ( )

A。 立黨之本

B。 強國之路

C。 執政之基

D。 力量之源

E。 立國之本

5.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

A。 為了堅持黨的領導, 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B。 改善黨的領導與堅持黨的領導同等重要

C。 改善黨的領導是堅持黨的領導的必由之路

D。 堅持黨的領導是改善黨的領導的前提

E。 改善黨的領導關鍵是加強輿論監督

6. 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是 ( )

A。 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B。 一切從實際出發, 理論聯係實際

C。 相信群眾, 依靠群眾

D。 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

E。 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7. 鄧小平再三強調要搞清楚 “什麼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是為了 ( )

A。 堅持社會主義, 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B。 適應時代和曆史的發展, 把馬克思主義推向前進

C。 正確處理改革和建設的關係

D。 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E。 正確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

8.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 ( )

A。 解放生產力

B。 發展生產力

C。 消除剝削

D。 消除兩極分化

E。 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9. 消滅貧困, 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 ( )

A。 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和本質特征

B。 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要求

C。 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D。 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的體現

E。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10.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穩定壓倒一切

B。 發展壓倒一切

C。 改革在一定時期壓倒一切

D。 隻有通過改革和發展才能保證長期的社會穩定

11.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 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基礎是愛國主義

B。 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基礎是社會主義

C。 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基礎是愛國主義、社會主義

D。 新時期統一戰線必須由共產黨來領導

E。 新時期統一戰線是各黨派大聯合, 不存在領導權問題

12. 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 ( )

A。 自覺地不斷變革生產關係

B。 解放生產力, 發展生產力

C。 盡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實現共同富裕

E。 消除兩極分化和消滅剝削

13. “一國兩製” 的內涵是 ( )

A。 堅持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B。 兩種社會製度即社會主義製度和資本主義製度

C。 堅持國家的主體是社會主義製度, 部分地區是資本主義製度

D。 堅持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大陸和特別行政區之間的矛盾

14.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健全現代產權製度, 其特點是 ( )

A。 歸屬清晰

B。 權責明確

C。 保護嚴格

D。 流轉順暢

E。 政企分開

15. 黨的 “十五大” 提出我國要實施 ( )

A。 科教興國戰略

B。 穩步發展戰略

C。 可持續發展戰略

D。 “三步走” 戰略

E。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戰略

三、辨析題 ( 辨析對錯, 並說明理由)

1. 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表明我們已進入了和平與發展時代, 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已得到解決。

2. “三個代表” 是統一的整體。

3.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是, 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 年力爭比2000 年增加兩倍。

4. 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 是因為生產要素創造

價值。

5.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製與西方的多黨製與兩黨製有根本區別。

6. 實現祖國統一, 在力求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同時, 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四、簡答題

1. 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本質?

2. 為什麼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3.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必要性、指導思想、基本任務是什麼?

4. 怎樣理解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五、論述題

如何理解中國先進文化的科學內涵, 現階段如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功能和作

用?

六、材料題

1995 年 《經濟日報》 圍繞國有企業改革狀況進行了一係列報道, 現將有關材料摘錄如下。

材料1

1994 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926 億元。其中國有單位11354 億元, 集體經濟項目2758 億元。近年來國有企業在產值比重下降的情況下, 實現利稅仍占全部工業企業的66. 3 % 。固定資產淨產值占全部工業企業的75 % 。在電力、石油天然氣、石油加工、冶金、交通運輸和大型成套設備製造業、化工等重要行業中, 特別是金融、通信、鐵路、航空等領域, 國有經濟都占絕對的支配地位。1994 年, 國有單位投資中,能源工業投資比重由20. 7 % 上升到21. 8 % , 郵電通信業投資比重由4 % 上升到5. 3 %……使投資結構繼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