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
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對市場信息和宏觀調控信號反應比較遲鈍, 沒有真正走向市場, 走向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道路。據國家統計局報告, 1994年全國鄉及鄉以上39. 48 萬個工業企業中, 共據測算, 去年企業應收賬款淨額已高達6480 億元。據調查, 目前國有企業富餘人員大約占30 % , 而離退休人員又占職工總數的20 % 以上。
材料3
全國1985 年經營性國有資產為5457. 9 億元, 1993 年是34950 億元, 8 年增長近6倍。改革以來, 全國500 家最大國有工業企業, 資產占國有工業企業總資產37 % , 銷售收入占46 % , 實現利潤占63 % 。
四川德陽市國有工業企業調查證實, 1988 年至1994 年11 月, 市屬預算內國有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從不到7 億元增加到近16 億元, 利稅從8500 多萬元增加到1. 6 億多元, 國有資產淨值從6 億元增加到14 億元, 連續年無虧損。……政府積極為企業服務,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企業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 苦練內功、轉換機製、改善經營管理。這正是德陽市所屬國有工業企業連續七年無虧損的最重要原因或主要奧秘所在。
請回答:
( 1) 參照材料1 , 說明公有製和國有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表現。
( 2) 根據材料2 、3 , 根據說明如何認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有經濟的基本狀況。
( 3) 綜合材料1 、2 、3 , 說明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性。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 A 。 C 。 B 。 D 。 A 。 D
7. D 8. C 9. B 10. A 11. A 12. A
13. C 14. A 15. A 16. C 17. D 18. B
19. C 20. A 21. B 22. B 23. B 24. C
25. B 26. A 27. A 28. C 29. C 30. A
二、多選題
1. CDE 2. ABCD 3. ABCDE 4. ACD 5. ABCD 6. ABE
7. AB 8. ABCDE 9. ABCD 10. AD 11. ABE 12. BCDE
13. ABCD 14. ABCD 15. AC
三、辨析題
1. 答: 錯。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 是指和平與發展問題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流, 是國際形勢發展的基本趨勢, 而並不是說這兩大問題已全部解決。
2. 答: 對。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統一的整體, 相互聯係, 相互促進。發展先進生產力, 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 發展先進文化是促進生產力發展和人的全麵發展的重要手段; 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 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 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答: 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是國民生產總值到2020 年力爭比2000 年翻兩番, 而不是增加兩倍。
4. 答: 錯。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並不是因為生產要素創造價值。商品的價值是活勞動創造的。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客觀依據在於第一, 它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製度的客觀要求。在公有製占主體地位的條件下, 存在多種所有製形式和多種經營方式, 這就必然存在與之相聯係的多種分配方式。按生產要素分配是由生產要素所有權關係決定的, 是生產要素所有權的具體實現。第二, 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各種生產要素市場發展起來了。為使生產要素所有者能夠把生產要素投入到經濟活動中去, 必須按投放的生產要素在社會財富生產過程作出的貢獻, 給以一定的收入作為回報。
5. 答: 對。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 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不是在野黨, 更不是反對黨。各民主黨派以人民政協形式參加國家政權, 參與國家事務管理。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為活動準則。
6. 答: 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決台灣問題, 實現祖國統一, 完全是中國的內政, 不允許外國幹涉。而用什麼方式、在什麼時間解決台灣問題, 也完全是中國的內政, 外國人無權過問。鄧小平同誌正是基於這一原則立場, 並從戰略上考慮才指出, 在盡一切力量爭取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時, 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這絕不是針對台灣同胞, 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幹涉中國統一和 “台獨” 圖謀的。有利於促進和平解決。
否則, 隻能把自己的手捆起來, 反而會妨礙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四、簡答題
1. 答: (1)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 發展生產力, 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2) 解放生產力, 發展生產力所揭示的實質上是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經濟形態在客觀運動規律方麵的本質要求―――持續不斷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這也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之一。(3) 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是把社會主義作為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追求崇高社會理想的過程, 側重從曆史活動主體所追求的價值目標角度揭示社會主義本質。從這一角度看, 社會主義的發展表現為人民群眾為自身利益自身解放而奮鬥的過程, 同樣體現了其本質, 也是社會主義的重要優越性。( 4) 這一新概括並不否定社會主義基本製度。(5) 這一新概括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觀的繼承和發展。它既體現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統一、物質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統一, 又體現了根本任務與根本目標的統一、發展過程與最終目標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