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答: 對。這是現代市場經濟體製與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的市場經濟體製之間的重要區別。不管是現代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 由於市場結構本身難以完全達到平等競爭和提供完全信息, 而且市場調節本身又具有盲目性和滯後性的特征, 因此現代市場經濟體製又包含了政府對經濟的宏觀管理和計劃調控。
3. 答: 錯。對外開放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不僅有利於物質文明建設, 也有利於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精神文明, 同其他社會的精神文明有著本質的區別, 但它離不開人類文明而發展, 必須批判地吸收、借鑒外國的先進的精神文明成果。實踐證明, 對外開放不僅極大地促進了物質文明建設, 而且也推進了精神文明建設。
4. 答: 錯。(1) 沒有完全搞清楚的是, 在新的時代、新的條件下, 應當如何認識和發展社會主義。( 2) 沒有完全搞清楚的是, 如何認識和突破蘇聯模式, 如何建設切合當代中國實際的社會主義。(3) 對於馬克思經典作家關於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以及發達社會主義具體模式是清楚的。
5. 答: 對。改革是對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體製進行根本性變革; 改革的目的與革命一樣,也是為了掃除發展生產力的障礙; 改革必然會涉及和引起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深刻變化; 改革的深度、廣度不次於革命。
6. 答: 對。市場經濟在不同的社會製度下, 既有特殊性, 又有共性。市場經濟的共同特征是經濟關係市場化、企業行為自主化、宏觀調控間接化、市場管理法製化。
四、簡答題
1. 答: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堅持改革開放, 自力更生, 艱苦創業, 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包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麵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
經濟目標是: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 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基本政策是: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 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 允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 帶動和幫助後富, 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 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
政治目標是: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 依法治國,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社會安定, 政府廉潔高效,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睦, 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麵。基本政策是: 堅持和完善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製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製度; 發展民主、健全法製,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文化目標是: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 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曆史文化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基本政策是: 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教育全黨, 教育人民,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重在建設, 繁榮學術和文化。
2. 答: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是: (1) 在所有製結構上, 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 一切符合 “三個有利於” 的所有製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不同所有製經濟的企業還可以自願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經營, 各類不同的企業都進入市場, 國有經濟在市場平等競爭中發揮主導作用; (2) 在分配製度上, 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製度; (3) 在宏觀調控上, 可以發揮比資本主義更有力的宏觀調控, 更好地把人民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3. 答: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 《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幹重要問題的決議》 指出: 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 加強思想理論建設, 發展教育科學文化, 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 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團結和動員各族人民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總的指導思想, 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總的要求。堅持這一指導思想最重要的是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基本內容包括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是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 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 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包括理想建設、道德建設、紀律建設。
五、論述題
答: 兩個 “毫不動搖” 是指: 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 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的發展。二者有機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 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製度, 這一基本經濟製度的確立, 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的。
(1) 要毫不動搖地鞏固發展公有製經濟。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必須堅持公有製作為社會主義經濟製度的基礎。沒有公有製經濟、公有製經濟不處於主體地位, 就不能確保我國社會的社會主義性質, 不能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和道路。
(2) 在公有製經濟為主體的條件下, 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包括非公有製經濟在內的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 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條件決定的。①發展多種所有製經濟是由我國生產力狀況決定的。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生產力的總體水平還比較低, 發展不平衡。這種狀況客觀上要求發展多種所有製經濟。②發展多種所有製經濟是緩解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各種矛盾的需要。資金短缺和巨大的就業壓力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所麵臨的兩大難題, 發展多種所有製經濟, 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 可以充分利用包括外資在內的各種資金, 彌補建設資金的不足, 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就業。③發展多種所有製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客觀要求。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不僅需要形成完善的市場體係和市場機製, 而且還要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我國許多新的公有製和非公有製經濟實體是在進行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它們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是通過市場實現的, 並且它們有內在的激勵和約束機製。它們的發展一方麵促進了市場機製和市場體係的發展, 另一方麵也提高了市場經濟的競爭程度, 促進了各種所有製經濟效率的提高和技術的進步。一切符合 “三個有利於” 的所有製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評價生產資料所有製形式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的程度為標準, 而是要看生產資料的所有製形式是否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是否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促進的程度, 是否有利於社會的全麵進步。各種不同的所有製形式, 在它們所能容納的生產力範圍內, 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凡是符合 “三個有利於” 的所有製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麵的經驗都表明必須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我國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 片麵追求建立單一的公有製結構,結果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改革開放後, 我國對所有製結構進行了調整,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製為主體,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 從而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