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2 / 3)

C。 經濟建設和階級鬥爭 D。 經濟體製改革和政治體製改革

14.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 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 ( ) , 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A。 發展市場經濟 B。 實行改革開放

C。 進行經濟體製改革 D。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5.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 就是要在黨的領導下,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 依法治國, 發展社會主義 ( )

A。 上層建築 B。 生產關係 C。 經濟基礎 D。 民主政治

16.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核心在於堅持 ( )

A。 黨的領導 B。 人民民主專政 C。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 改革開放

17. 從根本上講, 要保持長期的社會穩定, 隻有通過 ( ) 和發展來實現

A。 改革 B。 加強人民民主專政

C。 改善黨的領導 D。 統一思想

18. 發展是目的, 改革是 ( ) , 穩定是前提

A。 動力 B。 條件 C。 方向 D。 保證

19. ( ) 是基本路線的根本和關鍵

A。 改革 B。 發展 C。 穩定 D。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20.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 ( ) , 是黨的基本路線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具體化

A。 基本方針 B。 基本路線 C。 基本政策 D。 基本綱領

21.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目標是 ( )

A。 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B。 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

C。 實行民主社會主義 D。 進一步完善黨的領導

二、多選題 ( 在備選答案中有2 個以上答案是正確的, 將其選出並將標號填在題後括號內)

1. 我們的現代化是 ( ) 的現代化

A。 社會主義 B。 中國式 C。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D。 經濟

2.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穩定壓倒一切

B。 發展壓倒一切

C。 改革在一定時期壓倒一切

D。 隻有通過改革和發展才能保證長期的社會穩定

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的兩大創造是 ( )

A。 家庭聯產承包 B。 勞動合作 C。 股份合作製 D。 鄉鎮企業

4.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在一個時期最根本的政治路線

B。 基本綱領來源於基本路線

C。 基本綱領要服從於基本路線

D。 基本路線是黨的最高綱領

E。 組織路線要為基本路線服務

5.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 經濟建設以四項基本原則為動力

C。 改革開放是經濟建設的保證

D。 經濟建設是否搞得好是評判各項工作是否做好的根本標準

6.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 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B。 人民群眾在道義上的和諧一致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C。 物質利益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D。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E。 經濟體製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三、辨析題 ( 判斷正誤, 並分析理由)

1. 經濟建設以四項基本原則為動力。

2. 改革開放是經濟建設的保證。

3.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個筐, 什麼東西都可往裏裝。

4.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 是我們黨製定基本路線的主要依據。

5. 改革也是革命, 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四、簡答題

1. 怎樣認識我國社會的基本國情?

2. 我國社會主義為什麼必然存在一個長期的初級階段?

3. 簡述 “一個中心, 兩個基本點” 的辯證統一關係。

4. 簡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 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5. 簡述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

五、分析論述題

1. 如何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2. 如何認識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形成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條基本經驗?

“答案要點”

一、

1. A 。 A 。 D 。 C 。 C 。 A

7. A 8. B 9. C 10. A 11. A 12. A

13. C 14. A 15. D 16. A 17. A 1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