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企業家——長安奇人史豬娃(2 / 3)

多年闖蕩市場,練就了史豬娃精明的投資眼力和過人的魄力。2001年,他看到西安繞城高速阿房宮出口旁有塊廢地垃圾成堆,果斷投資30多萬元,蓋起了11間門麵房,安裝了一台150噸地磅。門麵房出租,地磅麵向社會服務,使多年廢地成寶地。2004年,他看到鄰鄉一塊廢地成為垃圾壕,當地不少廠家為買煤四處奔波,就聯合了3位好友,聯辦起了煤場。既治理了環境,又方便了企業,還增加了就業和收入,被鄉親傳為點石成金、變廢為寶的佳話。

誠實守信 樂於吃虧成功道

史豬娃創業30年事業有成,讓人刮目相看,令人驚詫不已。不少人問他絕地逢生心想事成的訣竅。史豬娃總是坦言相告:咱這人實在,肯吃虧,人家願意打交道。

史豬娃辦企業誠信至上。1994年,史豬娃購置裝載機承攬的第一宗活路就砸了鍋。承包方攜款而逃,史豬娃的3萬多元工程款打了水漂。其中,鄉親們的拖拉機運費就達2萬多元。史豬娃給鄉親們吃定心丸:蝗蟲吃了田,少不了下苦錢。我上當受騙賠了本,砸鍋賣鐵也要還運費,不能讓鄉黨把苦下到霜地去。第二年,史豬娃多方舉債還完了運費。1985年,史豬娃更換拖拉機。買主李誌新老漢交款開走了拖拉機。當天晚上,李老漢找到史豬娃告艱難:娃不同意買車跟我吵鬧,我打折退車你看咋樣?史豬娃哈哈一笑:老漢叔,甭為難,買賣不成仁義在。打啥折,車開回來就退錢。李老漢感動不已:豬娃講仁義,是個幹大事的料!從此,兩人成了忘年交。李老漢先後借給史豬娃七八萬元錢,利息一分也不要。2005年,史豬娃得知一位老板欲將占地100多畝的煤場轉讓。當即趕去洽談,商定以120萬元成交,當即付了10萬元定金。誰料想不到3天,那位老板變了卦,退了定金了斷。有些朋友埋怨豬娃未向對方討要違約金。他哈哈一笑:將心比,都一理,咱要寬宏大量體諒人。

史豬娃辦企業質量第一。工程隊上下都熟記他的口頭禪:工程質量人命關天,不敢湊合打馬虎眼,砸牌子的事給座金山也不幹!他勤奮好學,拜技術員、工程師為師,嚴格按照工程規範施工。10多年來,數十個工程全部質量合格沒麻達,長安自強土方工程處金字招牌越來越亮,為工程處招徠了活路和財源。

史豬娃辦企業樂於吃虧。史豬娃體會挺深:吃小虧的人往往占大便宜,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虧。1997年,處理合夥經營的裝載機。史豬娃對夥伴說:要錢要機隨你挑,你要裝載機,你給我10萬元。你不要裝載機,我給你12萬元。結果,史豬娃給了夥伴12萬元。1994年初,史豬娃的裝載機有了小故障正在修理。鄰村幹部軟纏硬磨叫裝載機修路。裝載機帶病作業,小毛病變成了大故障。結賬時雙方都傻了眼:裝載機工錢500元,修理費13000元!史豬娃二話沒說開機走人。鄰村幹部很感動,誇史豬娃厚道實在太難得。從此,這個村隻要有工程活,村幹部就打電話找史豬娃。

史豬娃辦企業以人為本。史豬娃向筆者傾吐肺腑之言:咱是個苦出身,我把下苦人當親人。人心換人心,黃土變成金。職工工資福利,史豬娃就高不就低。職工住房,冬有暖氣,夏有空調。職工遇有紅白喜事,可預領工資解燃眉之急。一位職工的外甥從陝北到長安投靠舅父謀生。開始到工程處幹雜工。史豬娃看娃勤快機靈,就培養他當了裝載機駕駛員。史豬娃對他說:家有萬貫,不如薄藝在身。手藝是個米麵甕,走遍天下都有用。工程處司機多,在外吃飯衛生沒保證,浪費時間支出大。史豬娃拍板開小灶,自己同司機一個鍋裏攪勺把,讓司機吃得好,吃得飽。為了防止員工意外,他給員工辦了人身保險。有三位老職工,跟著他走南闖北快10年,為企業發展作出了貢獻。去年底,工程隊開赴陝南前,他鼓勵三位老職工每人各買了一台翻鬥車加盟工程隊,翻鬥車有了固定活路,三位老職工除了掙本份工資外,每人一年還可增加10萬元的設備收入,成了名副其實的小老板。

史豬娃辦企業墊資經營。多年來,工程市場競爭對手如林,賣方市場火暴不衰。史豬娃告訴夥伴:先給錢、後量鹽的老皇曆翻不得。舍不得雞娃套不到狼,咱得墊資經營,用誠信感動客戶。在江南施工中,他舉債50多萬元,幹了上百萬元的工程,感動得甲方及時付款。2000年,在西郊一車城施工中,他帶領工程隊墊資苦幹6個月,150萬工程款對方隻付了90萬,至今還欠60多萬元。墊資經營顯示了企業的實力,展示了企業的誠信,為企業贏得了信譽,為企業贏得了市場,鑄造了企業的品牌。

苦心經營 探索興業路一條

經商辦廠幹實業,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購設備,墊資幹工程,少的需要資金數十萬,多的上百萬。資金難題咋解決?史豬娃人殘誌高點子稠,巧婦善為無米炊。

向信譽要資金。這些年,自強工程處走南闖北幹工程,名氣越來越大,史豬娃的牌子越來越亮。讓信譽資源變資產,史豬娃點石成金,他在江南幹工程時墊資上百萬,資金缺口50萬。他將實情告知有經濟實力的朋友,很快籌得50萬元資金,保證了工程施工進度。

向合作要資金。史豬娃建煤場時,需要資金上百萬。他急中生智: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把筷子掰不彎。就相約3位好友聯合辦煤場,很快解決了資金問題,煤場順利建成營業。

向入股要資金。工程隊在陝南施工,購置翻鬥車尚有數十萬元資金缺口,他得知幾位老職工手中尚有積蓄想投資,主動邀請職工自購設備加盟工程。近水樓台先得月,也為工程處節約了數十萬元設備購置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