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企業家——長安奇人史豬娃(1 / 3)

誰能相信,一個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文盲,一個下肢癱瘓的殘疾人,一個誠實憨厚的農民,竟然創辦了資產數百萬元的三家企業,竟然帶領工程隊轉戰大江南北闖市場,竟然成為帶動家鄉一方產業的領頭雁!

他,就是西安市長安區自強土方工程處經理史豬娃。這位被譽為“長安奇人”的陝西楞娃,這位不向命運屈服的長安漢子,從修理自行車起步,靠拖拉機運輸致富,靠興辦企業發家,帶動了王寺鎮土方工程產業。他帶領工程隊北渡黃河,南跨長江,用心血和汗水譜寫了一曲自強拚搏的壯歌。

自強拚搏 抗爭命運寫壯歌

今年48歲的史豬娃,是西安市長安區王寺鎮王寺村村民。王寺村地處西安西郊,紅光路與西寶公路交會處,與秦阿房宮前殿遺址隔路相望。相傳周、秦、漢、唐時期,這裏曾是皇家寺院,故名王寺村。但是,封建帝王的風水寶地,並未給鄉親們帶來恩惠。千百年來,鄉親們隻有吃不完的苦,受不完的罪。民國十八年遭年饉,三年大旱,蝗蟲成災,莊稼顆粒無收。又發生了瘟疫,不少抬著屍體埋人的鄉親半道上也突然暴病而亡。全村病餓絕戶數十家,死亡百餘人。不少人家賣兒賣女賣妻子。史豬娃的一位曾祖,也在年饉中病餓而亡。此後數十年,鄉親大多靠紡線合繩打口袋苦度日月。“有女甭嫁王寺村,紡線車子掄死人。吃水更比吃油難,人扳軲轆掙斷筋。”這首流傳鄉間的民謠,就是鄉親們生活的真實寫照。1949年5月,彭德懷元帥指揮的西北野戰軍解放了古城西安,鄉親們同古都一起獲得了新生。但是,由於基礎條件差,多年“運動”不斷,鄉親們生活仍然未走出貧困的泥潭。豬娃家祖父、父親兩代單傳,豬娃是頭個男娃,全家人欣喜萬分,給他起名“豬娃”,討個名賤命大的吉利。誰知繩繩偏從細處斷,豬娃3歲那年患小兒麻痹,下肢癱瘓,隻能靠雙手拄地爬行度日。看著聰明伶俐的豬娃成了“殘廢”,親人們心如刀剜,束手無策。

那年月,農民生活靠掙工分,一個工日幾角錢,豬娃家人多勞少,年年都是超支戶。眼巴巴看著小夥伴背著書包上學,豬娃心如箭穿空哭喊。他人小心眼多,望著常年唉聲歎氣的父母,看著盆子扣不住甕的日子,想為父母分擔重負。10歲出頭,他就軟纏硬磨生產隊幹部“給口飯吃”。生產隊長慈悲為懷,讓豬娃幹看馬達、看水泵、看電碌碡等力所能及的農活,豬娃珍惜來之不易的幹活機會,黑明晝夜吃住在田頭,為父母分擔家庭重負。

豬娃14歲那年,他看到鄉親大都買上了自行車,不少鄉親為修車東跑西顛,村旁公路也時有趕路人因車耍麻達而狼狽不堪,就萌發了擺個修車攤的念頭。家有萬貫,不如薄藝在身。父母眼睛一亮,齊聲讚同:讓豬娃有個自食其力的出路。東拚西湊幾十塊錢買零件,史豬娃在村口公路旁擺了個修車攤。當天就掙了1元錢,比壯勞力在生產隊掙的錢還多,全家人喜笑顏開,看到了希望和美景。誰知好事多磨,第二天,豬娃修車時弄壞了一條內帶,辛苦一天倒賠兩塊錢。就在豬娃舉棋不定想打退堂鼓時,鄉親秦武超送來了打氣筒,堅定了他幹下去的勇氣,在那四處“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月,大隊、小隊幹部為他遮風擋雨,使他的修車鋪得以生存。史豬娃勤奮好學,技術精湛,待人熱情,鄉親修車隻收半費,修車鋪生意越來越紅火。史豬娃用他勤勞的雙手,幫助雙親支撐起人多勞少的家。

“大包幹”的春風抹綠神州大地,億萬農民的聰明才智像火山迸發,貧困的農村沸騰了。鄉親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脫貧致富奔小康。20出頭的史豬娃不甘落後,借款1000元買了台小四輪拖拉機,自己聯係活路,弟弟開小四輪拉沙子掙運費。誰知出師不利,小四輪將一路人腿撞斷,賠了700元才了結。膽小怕事的父母嚇得死活不讓繼續幹。史豬娃苦口婆心好言相勸:咱這10多口人的大家庭要生存,幹啥沒有風險?他從此堅持買保險,這才打消了雙親的顧慮。到了1985年,史豬娃傾其所有將小四輪換成了“東方紅”,周轉資金沒著落,急得他火燒眉毛。公社磚廠廠長程誌傑雪中送炭,拍胸脯打保票擔保,給史豬娃預借20萬塊機磚,解了他的燃眉之急。3年後,史豬娃又將“東方紅”換成了“鐵牛”(拖拉機)。多年市場競爭,史豬娃養成了比他人多看一步棋的習慣。1994年,當鄉親購置拖拉機成風之際,史豬娃卻同好友合夥借貸13萬元,購買了一台二手裝載機。拖拉機、裝載機一路歡笑一路歌,圓了史豬娃的脫貧致富夢。

史豬娃身殘誌堅,致富有方,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敬重。1997年春,太平河治汙工程開工,王寺鎮、鎬京鄉領導將工程3公裏段交給為人忠厚、口碑極佳的史豬娃承包。史豬娃不負眾望,組織5台挖掘機晝夜奮戰2個月,提前優質完成了任務。工程結束,算盤一響,20萬元工程款幾乎全部付了挖掘機台板費,史豬娃落了個兩手空空。有人說他講義氣,有人說他大傻冒。史豬娃淡淡一笑,他贏得了一個誠實守信的金字招牌,他看到了一個廣闊的土方工程市場,他找到了一條新的興業門路。1998年初,史豬娃舉債20萬元,貸款20萬元,分期付款購置了全鎮第一台挖掘機。接著,他又舉債30萬元,購置了一台裝載機,創建了長安自強土方工程處。四五十輛汽車、拖拉機在他的麾下聽候調遣。

史豬娃的土方工程處不僅守信譽,重合同,高質量,更講創新,出高招。1998年,工程處參與西寶南線地基施工。由於地基含水量大,承包方提出用石子墊路基,不僅造價高,而且工期長。史豬娃別出心裁,建議用磚碴墊路基,得到承包方采納,不僅保證了質量,而且降低成本三分之二,還使磚廠垃圾變廢為寶。史豬娃指揮工程處轉戰關中,走陝北,闖陝南。西寶線上有工程處奮戰的英姿,榆靖公路有工程處奮戰的結晶,旬陽、洛南有工程處奮戰的碩果,西安、鹹陽有工程處奮戰的美名。長安自強土方工程處在西安西郊聲名大振,史豬娃成了當地知名人物,史豬娃的工程處客戶盈門。2003年底,陝西省路橋公司在江蘇承包工程,公司領導告訴史豬娃:你人實在,講信譽,質量好,這活你有信心就上人。史豬娃喜出望外,舉債100多萬元,購置設備,帶領20多人趕赴江蘇施工。史豬娃在江蘇工地坐鎮指揮29天,工程處挖掘、裝載、運輸配套成龍,15名員工苦幹14個月,將山頭削低50米,填運土方70萬立方米,提前完成了任務,為工期如期完工作出了貢獻,受到甲方的讚譽。史豬娃首次走出省界闖市場,闖出了聲譽,闖出了招牌,闖出了氣魄,闖出了艱苦奮鬥謀大業的信念。現在,史豬娃帶領工程隊奮戰在陝南商(縣)漫(川)高速公路上,他吃住在工地,爭取提前完成2公裏路基工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