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熄滅的生命曙光——穿越苦難的閻旭輝(3 / 3)

一次次站在領獎台上,閻旭輝不由得心潮起伏,感慨萬千: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出身的盲人做夢也沒有想到能獲得今天這麼多成績和榮譽。他深知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光是靠自己的努力拚搏,更與殘聯領導的關心分不開,與體校老師的指導分不開,沒有他們的幫助和教導,也許自己早已被淹沒,哪會有今天的榮譽和輝煌?

從此,閻旭輝就再沒有停止過體育鍛煉,就像他堅持唱秦腔吹笛子一樣,體育鍛煉使他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增強了他生活的信心和勇氣。除了跑步,他現在又增加了一個訓練項目——盲人自行車,他希望以後能有一天參加這個項目的比賽。

衝破阻力學按摩

對閻旭輝來說,參加了這麼多比賽,自己就是一個正式的運動員了,從此更加刻苦訓練,風雨無阻。然而事情並不是他想象的那樣,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人說殘疾人沒有正式的運動員,隻能是業餘的。閻旭輝有些失落,自己的出路究竟在哪裏?他找到了殘聯領導,談出了自己的苦惱:有沒有適合盲人可以長期幹的工作?殘聯的同誌十分熱情地接待了他,並告訴他:“盲人按摩是個受社會尊重的技術工作,我們這兒近期有一個盲人按摩培訓班,你可以參加,等到開學我告訴你。”雖然,那時旭輝對按摩還隻是一知半解。即便是在西安集訓時,體校老師教給他的用按摩能放鬆肌肉,解除酸痛疲勞,他也隻是朦朦朧朧對按摩有一點初步的印象,但他相信殘聯的領導同誌指給他的一定是一條行得通的路,他心裏頓時感到踏實多了,回到家耐心等待。過了一段時間,村上有人給他捎話:“區殘聯給你打了一個電話,叫你回電話呢。”他當時就樂壞了,高興得連飯都顧不上吃,連忙趕到兩公裏外的電話亭,撥通了殘聯的電話。殘聯同誌告訴他:“這次的培訓是專門為了幫助盲人就業辦的,不收學費,你一定要好好學。”雖說不收學費,但是需要買一套北京盲人出版社出版的有聲教材,還有自己的交通費等其他花銷,這些錢從何而來?他向家裏人談了這些情況,沒料想遭到家裏人包括疼愛他的母親的一致反對:在農村,母親從來沒有聽說過不打針不吃藥,捏捏揉揉也能治病,擔心他學完了沒用處,白花錢。家裏人的不理解讓閻旭輝很委屈。這時殘聯再一次來電話催他一定要抓住機會,學一門技能。閻旭輝堅信:逆境中奮進,才更具有挑戰性,它能激發出一個人更大的激情和力量,去取得更出色的成就。他果斷地從朋友那裏借來500元錢,準備去參加學習,他要用事實來證明自己的選擇。

背著簡單的行囊,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乘火車,踏上了求學路。朋友將他送到西安火車站,在社會上的長期鍛煉使這位年輕人顯得比同齡人更成熟一些。他知道,機遇來之不易,要好好地把握。

寶雞自強中專是一所專門為殘疾人開辦的學校,很適合這些孩子學習,對於從未上過學的閻旭輝來說真是久旱逢甘雨,他很快便陶醉在學校的學習氛圍中。

閻旭輝到學校後,見到了劉安生老師,把自己的經曆和迫切想學這門技術的心情告訴了老師。劉老師問他:“按摩是一個辛苦又枯燥的職業,你能堅持下去嗎”?閻旭輝說:“隻要能學到這門能治病的技術,累死我也願意”!劉老師被這個憨厚的年輕人感動了,一點一滴手把手地教他。下課後,閻旭輝又聽著有聲教材反複練習,用心琢磨各個穴位的位置,按摩的手法。通過學習,他才知道按摩是一項傳統的、備受現代人推崇的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既可作為日常保健,解除疲勞,緩解壓力,又可以治療一些打針吃藥治不了病,既簡便易行,又包含著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他一下子愛上了這個非常適合盲人從事的職業,更感謝殘聯領導把他引上了這條光明的路。經過三年的刻苦學習,他已經在中醫按摩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劉老師又將他安排到西安恒輝盲人按摩中心實習四個月。不久,他順利地通過考試,拿到了職稱證。

從按摩治病到開辦按摩診所

閻旭輝滿懷喜悅地回到了家鄉,他要讓他家人和鄉親們知道,他學會了按摩,按摩是可以治病的。體弱多病的母親對他的話半信半疑。旭輝就給她用按摩來治療哮喘病。沒有多長時間,她的病好轉很多,也不用吃藥打針了。母親可高興了,逢人就自豪地說:“我兒子學會了按摩,能治病。”

村上有的人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找他按摩治病,結果很有效。在缺醫少藥的鄉村,不打針吃藥就治好病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全村,來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當時有些頸椎和腰椎間盤突出症、骨質增生的病人問他能不能看好,他根據劉安生老師教授的知識如實地說:“這些病可以治療但不能根治。”又有人諷刺地說:“這不是騙人嘛!”他聽了並不計較。他相信:日久見人心,隻要自己竭盡全力,真誠地為鄉親們服務治病,一定能贏得大家的尊重與信任。果然,在不斷的實踐中,他的醫術不斷提高,給許多患者看好了病,當患者拉著他的手連聲感謝時,他的心裏充滿了幸福。

由於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他就下決心開一個診所,這樣既可以方便為更多的人服務,也可以使自己有一個穩定的收入。2002年9月,閻旭輝的盲人按摩診所終於開張了,雖然一開始租來的房子不大,但因為他服務熱情,技術精湛,來看病的患者很多,他的經濟狀況也逐步好轉。2004年11月,他找到了一位理解支持他的事業的意中人,兩人誌同道合,生活幸福美滿。

2005年12月,臨潼區殘聯理事長及殘聯的幹部帶著記者來到了閻旭輝的按摩診所,並帶來1000元慰問金和衣物等。領導詢問了他的生活及事業發展情況,鼓勵他要再接再厲,把自己的事業幹大,把自己的技能傳授給更多的人,為提高農村醫療水平,為社會作出貢獻。閻旭輝不負眾望,他把這些年積累的資金拿出來購買了10台按摩床,6個架子床,擴大了診所麵積,接著又買了一台電腦,並安裝了盲人軟件,他可以上網查找資料,了解最新的按摩技術,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2006年他還開辦了一個按摩培訓班,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術傳授給大家。

閻旭輝的名聲一點點傳開了,生活正向他展開了一幅美好的畫卷。回首往事,從他13歲開始擺地攤算起,經曆了多少風風雨雨,坎坎坷坷,這些他已記不清了。可是他怎麼也不能忘記家人、朋友、社會,特別是殘聯給予他的關心、支持和鼓勵。當他遭受打擊、失意徬徨,甚至悲觀絕望的時候,是他們幫他走出失敗的陰影,重新鼓起奮鬥的勇氣,追隨著希望的曙光,走向成功的彼岸。

未來的路

29歲的閻旭輝未來的人生之路還很漫長,他還有更多的願望與夢想,下一步他想辦一個盲人按摩醫院,安排更多的盲人就業;他還想有朝一日重回賽場一展風采,參加他的田徑比賽和盲人自行車比賽。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也許他還會麵對更多的失敗與挫折、迷茫與徘徊,但現在的他已經成熟了許多,他已經做好挑戰一切的準備。如果把他以前的經曆比做在漫漫長夜裏的跋涉,那麼現在我們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吹笛唱戲的韻音沒有停,他競速比賽的腳步聲沒有停,他捶敲推拿的按摩節奏沒有停……這是一曲奏不完的交響樂。閻旭輝用自己近30年的曆程譜寫了一曲殘缺生命的美麗讚歌。

人生的價值正從這裏折射出一道永不熄滅的生命的曙光。

(陳瑞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