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後學習藝術的過程中,旭輝發揮了自己的聰明和刻苦,先後還學會了吹笛子、吹嗩呐、彈吉他、拉板胡、拉二胡,唱秦腔民歌等,真是吹拉彈唱樣樣都學,樣樣都會。由於沒有受過專業和係統的學習訓練,要進一步深造就會受到限製。但他還是非常熱受這些藝術,仍然堅持不懈地學習著。在所有這些項目中,他最喜歡和拿手的還是唱秦腔和吹笛子。
有一次,村上過廟會,搭台唱戲,他早早就去了。演員還沒有來,台下卻裏三層外三層的擠滿了人。對戲曲懷著濃厚興趣的閻旭輝擠到最前麵,卻招來有些人的起哄:“瞎子還來看戲,幹脆上台去唱吧”!台下許多人知道他會唱幾段秦腔,就鼓勵他上台試著唱一段。不服輸的閻旭輝大大方方地走上台,唱起自己最拿手的秦腔戲《拾黃金》,足足唱了半個小時,沒有想到博得滿場觀眾熱烈的掌聲。自己唱的戲還能給大家帶來歡樂,這讓旭輝很自豪。“閻旭輝戲唱得好!”這個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附近村民家裏辦紅白喜事的時候就樂於請他去唱上幾段,雖然給的錢不多,但卻給他帶來更大的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次他出門唱戲,沒有人照看商店,被小偷鑽了空子,把他商店的貨物和門板一卷而空,這一次他損失慘重,不得不關了商店。
為唱戲關閉了自己多年苦心經營的商店,這對他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可是到現在為止,他都從來沒有後悔過。唱秦腔和吹笛子成了他最大的愛好,他一直堅持著。吹唱表達了他的情感,豐富了他的生活,寄托了他的希望,解除了他的苦悶。尤其在他不開心的時候吼一段秦腔,吹一曲笛子,頓時心潮澎湃,豁然開朗。吹唱給了他人生一個重要的啟示:一個人要善於擺脫挫折和壓力,不開心時,一定要找個方法來舒緩自己的壓力,否則就不能重新麵對挑戰,扛過了挫折,人就會變得更加堅強。
外出打工 艱難求生
沒有了商店,生活又一次陷入窘境。這時有人勸他外出打工,到建築工地上去幹活。到了工地上,別人都拿上鐵鍁去幹活,但他看不見,不知如何下手。工頭就派他去幫別人推車,時間久了,有人就有意見,嫌大家拿的錢一樣多,他為啥老幹輕活?工頭就不得不讓他去拉車,他眼睛看不見,掌握不好方向,把車拉得東倒西歪,跌跌撞撞的。工頭罵他無用,最後就讓他給車上裝貨。開始幹得還可以,可是有一天在裝一箱很重的貨物時,因為看不見,反應慢了點兒,把手指壓在貨下,頓時鮮血直流,一陣陣鑽心的疼痛。冷漠的工頭讓他簡單包紮了一下,給他結了工錢,攆他走了。後來,母親陪他去醫院看手傷,才知道因治療不及時,他左手中指上半節已經壞死,不得不截掉,落下終生殘疾。
帶著滿身的疲憊和傷痛回到家裏,他感到世事艱難,求生不易。他苦苦思索著想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最後經過反複權衡,他決定搞家庭副業,養殖奶羊。於是,他四處籌措資金,買了一頭奶羊。經過他的精心飼養,第二年母羊產下小羊,並開始產奶。正在全家人感到喜悅的時候,母羊和小羊卻莫名其妙地死了。這一次他敗得很慘,一年多來的心血白費了不說,沒賺到一分錢,還把家裏多年的積蓄賠了進去。生活又一次無情嘲弄了他:滿懷希望地想奔向光明,卻總是失望地被拋入黑暗的低穀。回想自己這麼多年來,勤勤懇懇,吃苦耐勞,忍受別人的嘲笑甚至侮辱,隻不過是想憑自己的勞動生存,勤勞致富,堂堂正正地做人,為什麼總是四處碰壁,一事無成呢?他迷惑了,自己的出路在哪裏?光明在哪裏?他甚至想到了自殺,既然自己是一個無用的廢人,一輩子要靠人養活,還不如一死了之,以免拖累家人。
人間自有真情在
就在他精神瀕臨崩潰、想走絕路的時候,1997年9月的一天,臨潼區殘聯的領導、鄉鎮幹部了解到他的處境,及時趕到他家看望他,帶來了300元慰問金,解除了他的燃眉之急。殘聯領導問寒問暖,親切地拉著他的手安慰鼓勵他:有困難給殘聯講,殘聯會盡最大努力提供幫助。殘聯領導和幹部給他講了許多殘疾人優惠政策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方法,並幫助他申請免除各種稅費,告訴他要相信自己,困難是暫時的。他至今還記得殘聯領導給他講的張海迪和海倫·凱勒的動人故事:張海迪高位截癱,終生要坐在輪椅上,卻自學完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課程,並精通幾門外語,翻譯和創作了許多感人的文學作品,成為當代青年的楷模;海倫·凱勒從小因一場疾病變成了既盲又聾且啞的殘疾人,生活在黑暗和寂靜中,卻憑著觸覺,學會了與外界溝通,學會了盲文和發音,並借助打字機著書和寫稿,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她始終熱愛生活,充滿活力,喜歡遊泳、劃船、騎馬,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喚起了社會大眾對身體殘疾者的關注和同情,成為家喻戶曉的殘疾人典範。
這一份份問候,一句句安慰,在閆旭輝的心中泛起了一股股巨大的暖流,像綿綿細雨滋潤了他幹涸的心靈,像黑夜裏的一盞燈塔給他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閻旭輝心裏忖度著:自己雖是盲人,但與張海迪相比,四肢要好;與海倫·凱勒相比,聽力說話要好。他暗暗下定決心:與其在困難中倒下,不如在奮鬥中崛起。人生的道路需要自己去走,人生的機遇需要自己去抓住,人生的命運需要自己去掌握。
他深深地感到了社會的溫暖,感到了生命的寶貴和生命曙光的到來。
站在比賽領獎台上
1999年6月的一天,閻旭輝在外麵給別人打井,滿身疲憊地回到家中,驚喜地發現區殘聯的領導正在等他。領導詢問他的身體狀況,並告訴他:“9月份西安市要舉辦第二屆殘疾人運動會,如果你願意參加,就開始進行有計劃的訓練。你身體條件不錯,先在家訓練兩個月,然後我們來你家測驗你的跑步成績,測驗合格後,在西安進行強化訓練,就可以報名參加運動會了。”閻旭輝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感覺這一次一定是幸運之神在眷顧自己。在農村,他從小跑生意,幹農活,去工地,身體素質的確還鍛煉得不錯,如果參加田徑項目的中長跑比賽還有一定的優勢呢!他決心一定要好好地把握這個機會。體校的張老師和吳老師給他現場教了鍛煉的方法及動作要領,接著他就開始了艱苦的訓練,每天從家跑到臨村,來回8公裏,風雨無阻,從未間斷。兩個月後,區殘聯理事長帶隊一行人來到他家,對他的田徑項目進行了實地測評:100米——16秒8,200米——33秒16,1500米——6分26秒……他以優異的成績被選中了。
在西安集訓期間,他刻苦訓練,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總是超額完成教練布置的任務。比如教練讓大家跑5圈,他卻跑10圈;舉杠鈴規定舉50次,他卻要舉80次,簡直有股拚命三郎的勁頭。教練勸他注意身體,保持體力,他卻堅持超強度訓練。教練被他的刻苦精神感動了,在集訓中對他就格外關心,多加指導,每次訓練結束後還幫他拍打按摩放鬆肌肉,使他體驗到按摩對恢複體力的重要。在教練的精神指導嚴格訓練下,他的成績比集訓前有了更大的提高。
1999年9月,他第一次參加了西安市第二屆殘疾人運動會田徑比賽並獲得100米、200米及1500米賽三個第一名;10月份,又參加陝西省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獲得了這三個項目的金牌;2000年5月在上海參加了第五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取得了1500米跑第七名的好成績;2002年參加西安市第三屆殘疾人運動會並取得1500米跑第一名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