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使職能18
對私人金融業公私合營
1950年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全國金融業聯席會議,會議明確了國家銀行與私營行莊業務範圍和分工,規定了對行莊的原則要求具體意見。
8月24日,《人民日報》就這次會議的召開發表了題為“銀錢業的新方向”的社論。
還在1949年下半年那兩場投機風潮中,南漢宸便清楚地看到私營金融業的兩麵性:
一方麵,它與資本主義工商業不同,有著嚴重的投機性,長期以來就憑借其調動資金便利的條件,從事黃金、白銀、外幣的投機買賣,在物價不穩定的時候更是推波助瀾,領先囤積居奇,投機倒把,引導社會遊資轉向不正當的經營。
另一方麵,它與資本主義工商業有著曆史上的各種聯係,如果他們是經營正當的信貸業務,對於資助私人工商業的發展和調劑社會資金的餘缺,還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所以,在全國政協會議上討論和製定《共同綱領》的時候,南漢宸就幾次地提出:
私營金融業應當受到國家銀行的監督和管理,他們所經營的業務要受國家銀行的指導。而凡是破壞國家金融政策法令、從事投機或以資金支持投機者,要受到嚴厲的製裁。
在糧食、紗布投機風潮平息之後,私人工商業幾乎都陷於資金困頓、周轉不靈的地步,其中私營金融業最為突出,都處在破產和半破產的邊緣。
這時,一些私營金融業中的開明人士就已經感到金融業不同於一般的工商業,它的活動離開國家銀行的指導和扶持是無法獨立行動的,於是便產生了公私合營的要求。
資耀華將上海、天津銀錢業的這種要求,向天津市長黃敬提了出來,黃敬認為似乎早了一些。資耀華又向黃敬提出,是否可以先讓幾家行莊試試點,如果搞成功了然後再逐漸推開。
黃敬認為這樣也好,他於是就寫信給中財委介紹資耀華去找副主任委員薄一波商量。
薄一波看完信後便轉給了私營企業局局長千家駒來處理。千家駒很讚成,就寫信介紹資耀華去找南漢宸。
南漢宸很支持資耀華的意見,讓他轉告給上海銀行董事會,讓他們做出正式決議,然後向中國人民銀行呈文申請。
1950年3月,南漢宸針對這種情況,他向全國各地銀行及時地發出指示:
要注意實行調整工商業的政策,適當地發行一些貨幣,放鬆銀根,對於私人工商業、私人金融業給予貸款支持。
資耀華將南漢宸的意見轉告給上海銀行董事會,董事會經過研究協商便於1950年5月26日和29日兩次提出申請公私合營的呈文。
南漢宸接到呈文後立即報送給中財委和周恩來。
周恩來於6月9日就予以批示:
同意申請。
6月10日,南漢宸寫信給上海銀行董事會同意他們公私合營。
由於銀行及時地執行了調整政策,使瀕臨絕境的私營金融業恢複了正當的生產經營活動,市場又開始走向繁榮活躍的正常局麵。
陳毅在上海工商界人士座談會上,曾形容當時的市場形勢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趙樸初聽到陳毅的比喻之後,即興賦詩一首,將軍妙語絕人寰,江南四月不等閑。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951年6月,我國著名金融巨子、北四行之一的金城銀行總經理周作民接受了周恩來和南漢宸的邀請回國。當時,他是第一個從海外歸來的金融家,回國後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南漢宸多次宴請周為民,對他的愛國行動給予高度的評價。
毛澤東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握著周為民的手說:“你是北四行的人嘍!”
後來,周為民不僅以金城銀行帶頭響應私營金融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頭一批參加了公私合營,而且將自己多年收藏的珍貴文物都捐獻給了國家。
在南漢宸為首的中國人民銀行積極努力團結、幫助、爭取和推動下,私營銀錢業在全國私人工商業公私合營之前,提前3年在1952年下半年就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