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2 / 2)

我不是農村幹活的行家裏手,既然有想法,也就向父親提出來了要幹一點什麼,父親問我,你不是在采訪寫東西嗎,為什麼還要搞這個?你幹不過來嗎?我我想試試,證明一下自己,於是,父親把院前的一塊蔭地(周圍長滿高大樹木的地)給了我,我在上麵栽桑養蠶,不亦樂乎。因為麵積不大,這塊地的桑葉也隻能一季喂一克蠶,四季就是四克,管理好了,一克蠶子的蠶繭能賣上三四十元錢,也就是,我可以掙上百多元錢。如果種水稻,這種麵積,這種地勢,又在屋門口,也最多收半背穀子,收益也隻有一半。不要看這一百多元錢,當時,我是揣著這錢報名考試,買學習資料的……

其實,我在山村的時間不長,算起來不過一年多,而這一年多的時間裏,我更多的時間是在尋找自己的出路。山村太落後了,落後是因為人們的思想僵化,封閉導致夜郎自大,自我滿足造成的,我想改變這一現狀,思來想去,宣傳很重要,可怎麼宣傳?生產隊裏訂了四川日報、四川農村日報、樂山報,我找到生產隊長,生產隊的報紙由我到鄉郵所取回,然後再交給生產隊。研究了報上的一些新聞以後,我自己又學著寫了一部分稿件投了出去,一部分稿件被報刊雜誌、電台采用了,可我舉得模仿不是長久之計,還得另辟出路。記得那是在一個鄉村公路的修築現場,我正在采訪修路事跡,廣播裏播出四川大學新聞係首招成人班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趕緊結束了采訪,回到家裏,找出自己攢下的錢,急匆匆地趕到縣招生辦公室報名,招生辦老師,沒有這麼一回事,我堅持有,最後,老師把招生報給了我,讓我自己找,我找了好半,才找到招生簡章,報了名。並按照要求買了學習輔導書,回家自學了。

考試是那年的五月七日到九日。我並不感覺有什麼緊張,自己揣著二三十元錢就到考試地點去了,找了一家相對很便宜的旅館住下以後,就翻開書複習了。因為有幾科是社會學科,上學的時候,我們並沒有學習過,而我又沒有時間,更沒有經濟去補習,都是自學的。考試後,我抱的希望不是很大,等到自己的成績出來以後,確信自己已經上了調檔線,才鬆了一口氣,盼望著錄取通知書的到來。

在山村生活很艱苦,尤其是一個高中畢業回到山村的女人更艱苦,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勞累,還要忍耐精神上的空寂……回到山村,同齡的女孩子都在忙著給情郎做鞋、織毛衣、繡鞋墊……而我,卻坐在一旁看書,寫東西,記筆記;大家都到山上去割草或幹活掙錢,而我因為怕耽誤學習,窩在家裏,稿酬還沒有來的時候,還要張口問母親要……這樣,理所當然就不被大家所理解,成為山村的笑話。因為到了山村女子該出嫁的年紀,還有人旁敲側擊地詢問……一心想找出路的我仍然我行我素,用姐姐當時的話,我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想讀那聖賢書,卻又逃脫不了山村的束縛,暫時躲在自己的角落裏,努力地織著自己的繭,等到繭成破蛹而出,化蝶以後才是最終的勝利。

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一,但我沒有放棄,努力地做著自己的事情,一點一點地靠近自己給自己定下的目標線……等到收到通知書的那一,我終於劈出了自己的路,雖然帶著血,但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