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 順(1 / 3)

看到自己的寫作提綱中又這麼一個題目,我自己都感到納悶,因為這本書是我008年9月開始寫的,可以,如果中間不間斷的話,這本書已經是寫完了的,可是,中途因為愛人摔斷了兩條腿,我不得不停下寫作去照顧他,這是人之常情,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這一停,居然把我要寫的歸順的主題忘卻了一部分,不過,不管怎麼忘卻,我想我要表達的意思還是有的,隻是沒有原來想得那麼透徹,加上最近手上的事情又多,我自己也擔心寫不好.不過,擔心是沒有用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流失,我要幹的事情會更多,想要表達的東西就更模糊,所以趁現在還有一點時間,趕緊歸順自己的寫作之路,讓我的讀者們隨著我的筆走進鄉土文學。讓泥土的芬芳給久居喧鬧城市的你洗一洗你鼻孔的油煙味。

話改革開放的大局已經定了,計劃生育控製人口迅猛增長的國策也逐漸為人們接受,莊稼是越種越簡單,嘿,你怪不怪,這越種越簡單的莊稼,收成卻比往年複雜的耕作方式時多得多,於是,幾個老人搖著頭,疑惑地:“這懶莊稼服懶人管,勤快人兒還種來吃……”又年輕人嬉皮笑臉地對他們:“太爺,這是科學,叫免耕法,沒見過吧。想當年,你們是深耕深種,結果也沒現在的收成好吧。科學發展了,人類的思維也進步了,不能拿老眼光看了……”老人接過年輕人的話問到:“坤娃,你們年輕人就是好,年輕啊,年輕就是本錢,可以南地北地跑,見多少世麵,我們這一代人是不行了,老了,胡子都拖雞屎了,黃土都埋到頸項了,就是等死的人了,你們一定要替我們這一輩人多跑幾個地方,多見一點世麵,回來改變一下我們這個祖祖輩輩都居住的山旮旯,讓我們也享受一下城裏頭的人的生活嘛,娃兒們。”被叫作坤娃的年輕人笑著:“太爺,要不這樣,明,明你就跟我出去旅遊一番,趁現在還能走動,出去看一下城裏人的生活,保管您老人家把眼油珠子都要瞪出來!”老人有點不服氣:“有那麼凶,雖你太爺我有些年頭沒出去過了,但在那兩年還是跑過一些地頭的,見過一些世麵的,你娃娃越越來勁,沒哪個洗涮,洗涮你太爺我來了嗎?”坤娃有些委屈,弓嘎著腰:“太爺,您那兩年是風光,但您現在出去,真是要把您的眼油珠子都要瞪綠,別城裏,您看那些從外麵打工回來的妹子,穿得前露胸,後露背的,您們看不慣吧,可您們到城裏去看看,他們穿的算啥子,有的女娃子,屁股瓣瓣都在外頭,句您老人家不願聽的話,兩根毛都露出來了。”太爺越聽眼瞪得越大,反問坤娃:“你娃娃得這麼凶,是真的還是假的哦?”坤娃回答:“我騙哪個都行,唯獨不敢騙您老人家,不信,您就自己進城去看看嘛。”太爺點燃煙杆子上的葉子煙,吧嗒一口,在煙霧裏歎了一口氣,喃喃地:“還是我們這山村清靜啊,眼不見,心不煩。怪不得打工的出去回來就變了,有的出去的時候是兩口子,回來的時候,和別人是兩口子,花花世界,不是我們這些老頭子玩得起的,還是守到我這一畝三分地,死了埋在這山頭上,看著綠綠的山,清澈的溪水,聽畫眉鳴叫,百鳥啼鳴,花開花落,看四季收成。不出去了,還是你們年輕人出去吧。”他回頭看見曾孫還在院子裏擺弄手機,喊住了:“坤娃,你出去的時候,不要學城裏人的花哨,還是做我們本本分分的山裏人好,誠實、實在!”坤娃摘下塞在耳朵上的耳機,對太爺:“太爺,我知道,也是這麼做的,所以老板才信任我,給我漲工資,怕我跳槽嘛……”

過了年,年輕人帶著行李出門了,山村留下了老人和孩子,還有一些不願意出遠門的中年人,他們要守望這一片山村,給老人和孩子一點安慰。孩子們眼淚汪汪地看著父母遠去的背影,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懷裏喊著“爸爸”、“媽媽”,然後迷迷糊糊地睡去。退耕還林了,地少了,機械化農具也走進了山村,莊稼越種越簡單,用不著大家都窩在家裏,出去打工也是一條出路。這個道理,山村裏的大人們都明白,可孩子就不明白了,就在德華兩口子收拾行李,準備出門打工的時候,就要準備中考的兒子走到他們身邊,默默地看著他們,眼睛裏透著一股疑惑。德華一回首,驀然和兒子的眼光相碰,心靈的撞擊,告訴德華,孩子的眼神裏似乎有些怨恨。他停了手,不再收拾行李,妻子紅芬見丈夫停下了,有些不高興,正要發作時,她看見坐在床頭上發愣的兒子,一股酸楚不禁從心底往上湧起。多少年了,這是第二次和孩子一起過年,在外麵的時候,孩子是一個躲在五寸紙裏的畫,而現在,孩子就坐在自己身邊,他是多麼地孤單,對他們沒有片言隻語。她也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