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 順(2 / 3)

“你有事?”她走到兒子身邊,坐了下來。兒子抬頭望了她一眼,又吧臉扭到了一邊,沒有半句話,女人分明看到,有一股怨氣從兒子的心裏一直冒到了頭頂上,隨著他的發梢一點一點地發泄出來,她一把攬過兒子,把兒子的臉抱在胸前,讓兒子的淚水衝刷自己的胸襟。“哭吧,哭吧,爸爸和媽媽都沒有本事,也給不了你什麼,隻能出去拚命地掙錢供你讀書,等你讀出來了,我們就有盼頭了。”孩子推開母親,哭著:“你們不要出去了,不要出去,行不行。我不要名牌衣服,不要高檔手機,你們就在家裏,救災附近找點活幹,行不行?我好孤獨,回來找人話都沒有人,爺爺耳朵背,奶奶眼睛看不見,作業沒人輔導……還考什麼學校?我連死的心都有了,心想,你們回來就不出去了,我們一家子就再也不分開了,我掰著指頭一一地盼著你們回來。可你們又要走了……你們算算,從我生下來到今,你們陪我的時間有多少,你們輔導我學習的時候有幾次……”德華聽著兒子的數落,沒有一句話可以服兒子的,他點燃一隻“五牛”牌香煙,站在窗前,凝視著窗外匆匆跑過的老母雞,老母雞咯咯地叫著,它身後緊跟著一群鵝黃色的雞,突然,他轉身看著正在哭泣的兒子和無可奈何的妻子,毅然掐掉手中的煙頭,走到兒子身邊,彎下腰,為兒子擦掉臉上的淚水,半開玩笑地:“半大子了,哭什麼哭?一個男子漢了,三個兩個時候要媳婦(介紹對象)了,還在哭,羞不羞哦……你出去一下,我跟你媽有一點事情要。”

看著兒子依依不舍出去的背影,德華回頭看了一眼不解的妻子,在妻子對麵的椅子上坐下來。“要不這樣,我們今年就不出去了,孩子得也是,從他出生十個月起,我們就在外麵打拚,什麼時候管過他,十五六年了,我們在中途也就回來過一、兩次,回來也就十、二十的,孩子依賴我們都來不及,我們就走了。更別父子、母子之間的感情培養……既然孩子都提出來了,我們就試試,現在國家對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好了,或許在家幹也不比出去差,隻是我們的觀念出了問題而已。”女人沒有反對,也沒有答應,沉默了二十來分鍾,女人還是打破了自己的沉默:“不出去,真的行嗎?我們都十好幾年沒有種莊稼了,還幹得來這活路嗎?”德華笑著:“我才不信,幹不來不曉得跟到幹嗎?聽坤娃的二爸,這幾年都不用耕田犁地了,秧子都不用你下田就載了,實行的是拋秧,幹田子要犁的話,有機器,也不用趕牛吆喝了……糧食種出來可以拿去賣,又不用交農業稅,對工負擔,國家還要給我們補助。農閑的時候,我們就在附近的奶牛區、山上林場打點零工,沒事幹的時候,再把我們家的樹林、竹林修整一下,整個千吧兩千塊錢來零花還是不成問題。再,好幾年前就喊起修房子,修房子,趁到這個時候把房子修起還是對,你看娃娃都這麼大了,連一間像樣的屋子都沒有。”到這裏,他的話突然停了,但沒有要接著下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