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 梁(1 / 1)

在我們家鄉有一個風俗習慣,修房蓋屋修到最後,中堂頂上的那根主梁是留起的.要等到上梁前一晚上,主人家請人去偷一根回來,由木匠師傅連夜做好,等到第二上梁用。這個風俗的來由有好幾個版本,最主流的版本為:從前,有一戶人家要修房子,請了一批木匠師傅來修建。沒過幾,主人家嫌速度太慢,又請了一批木匠來幫忙。沒過幾就整好了,第二就要上梁完工。第二批木匠師傅想整第一批掌墨師傅的冤枉,派人把梁木鋸掉了一尺。可掌墨師傅很細心,當晚就吧所有的材料都檢查了一遍,知道有人從中搗亂,可又不能明的指責搗亂的人,就讓自己的徒弟到山上去砍一根梁木回來,連夜做好。並對徒弟:“上梁的時候,你們要故意喊‘梁木短了’,我喊你們扯長時你們才把梁木鑲上。”上梁的時候,新房前圍了許多搶上梁粑的人,兩個徒弟把梁木扯上去後故意喊:“師傅,梁木短了。”第二批木匠師傅得意起來了,心想:看你們今咋收場?隻聽那掌墨師傅不慌不忙地回答:“短了嗎?短了就扯長嘛。”兩個徒弟抱著梁木“嘿喲”一聲,才把梁木鑲上去了。房子修好後,派人鋸梁木的師傅覺得很奇怪:梁木明明是被鋸掉了一尺,為何一扯就長長了呢?於是他專門請教掌墨師傅,並以三年不要工錢的代價,懇求學把木頭扯長的手藝,三年後,這個木匠師傅從掌墨師傅處並沒有多學到什麼,於是,他就專門問師傅,掌墨師傅:“我沒有什麼可以教給你的,隻教你兩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後來,修房蓋屋偷梁就逐漸成了我家鄉的一個風俗,隻是偷梁的講究也就多了起來。為了防止一些人以偷梁為名,濫砍濫伐,偷梁的人選中梁木後,先點燃三炷香,然後磕三個頭,然後才開始砍樹子,砍了樹子,還要在樹樁下放上幾塊錢,意思是告訴樹子的主人,這樹子是被砍去做梁木了,感謝你的支持和援助。樹子的主任一看,附近是誰家心修的房子,也就知道樹子的去向了,也不會大罵的,不過,對於那些絆高樁,專門偷樹木的人,主人們是不會讓他們的耳根清靜的,站在山頭上罵他個祖宗三代,罵他們不學好,偷別人家的樹子;罵他們致富不走正道,幹一些為人不齒的偷雞摸狗的事情。……不過,隨著建築材料的改變,木頭房子退出了曆史的舞台,木匠師傅基本完成修房蓋屋的使命,偷梁的風俗逐漸隱退到人們的記憶深處,漸漸地被隔代的年輕人忘卻。記得生產隊裏最後一次偷梁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父親被人請去負責主管搬遷落成儀式,給偷梁的人一塊二毛錢,是放在樹樁下的。那時的一塊二毛錢,相當於現在十多塊錢,買一根梁木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是風俗,主任收到了,知道是拿去做梁木的,還來參加了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