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錦也喜歡嚐試難“照顧”的蛋糕。比如加勒比覆盆子巧克力,表麵紅色的染料需要用專業噴槍打造,覆蓋物與蛋糕必須在特定溫度下才能保持平衡,否則蛋糕就會垮掉。RJ每一款蛋糕都會調好配料後立即放入60萬元的速降溫冰箱,20分鍾內降到零下40度完美保鮮。
采訪當天,郭榮錦展示了一種簡單而獨特的小甜點:將南瓜頂部打洞,挖出瓜肉,與特定的芝士攪拌再塞回南瓜,最後外表塗上一層果凍似的食用膠,切塊就做好了。被問到這些點子如何想出來時,郭榮錦顯得有些難回答,“就是拍腦袋想的。”他說。
這正是郭榮錦與其他廚師不一樣的地方,作品無法量化,甚至不能寫出詳細的食譜,加什麼輔料全憑感覺。據郭太太說,郭大廚最拿手的是看似簡單的原味乳酪蛋糕。這種蛋糕多半采用直接烘焙或者蒸烤的方式製作,前者口感會偏幹,後者做出的蛋糕才會有濕潤度。但是郭榮錦可以用烤箱的方式做出來濕潤度足夠的蛋糕,並且口感細膩。“重點是芝士攪拌的手法,很多人配方是一樣的,但是可能做出不同的風味,就是因為手工操作的部分有差異。RJ很了解芝士要拌到什麼程度。”
雖然生意順風順水,每年三家店的營業額可以做到至少百萬美元,郭榮錦還是選擇回國發展。“我一直不懂英文,怎麼學也學不來,所以在美國呆這麼長時間,都住不慣。”郭榮錦在美國開店或者買房子的時候,一大疊合約讓其很頭痛,如果請律師解釋條約內容就得好幾天。所以,即使妻子和女兒都反對,郭還是帶著她們回到國內。
舌尖上的旅行
上海開店失利之後,郭榮錦做起了食品禮品市場,他一邊租用工廠,一邊尋找高端酒店、超市等禮品訂單,為客戶設計節日禮品並承擔製作,比如金鷹集團的創新月餅口味,加入玫瑰、烏龍茶和紅酒蔓越莓等元素。時至今日代工公司已經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而郭大廚對食物苛刻的要求依然有時會給客戶帶來財務壓力。
“做廚師,食材很重要,我又要去看了才放心,是不是真的那樣種出來的,產量能有多少。”郭榮錦今年為了尋找合適的米來做年糕,繞道一兩百公裏到桂林龍脊梯田的某個村落。這樣的舍近求遠已經是常事,廣西欽州的海鴨蛋、雲南安寧的食用玫瑰、海南澄邁的有機紫薯,隻要能尋找到好食材,郭榮錦再遠的地方都去過,飛機倒火車再倒汽車也不在話下。雲南佤族的野蜂蜜,就讓郭坐了三個小時飛機到西雙版納、三個小時汽車到縣城,又三個小時到達采摘蜂蜜的地方。
付出都是值得的。郭榮錦最終收購的米來自於最古樸的秧苗加魚苗養殖法,同時秧苗因為四麵環山的特殊地理環境可以長到一米五高,比普通的秧苗高六七十公分,農民的種子也是經過上千年傳承下來的。
但是增加成本的因素還遠不止路程遙遠這一項。以郭大廚鍾愛的海鴨蛋為例,這種海邊散養的鴨子產蛋特別香,但是加工之前必須要有除異味的工序,即水洗鴨蛋,然而過程中帶來的破損率必須要攤在成本裏麵,有時候十個鴨蛋會破掉三個。如此,郭大廚才能做出美味的海鴨蛋蓮蓉月餅,而客戶看到郭榮錦的收購報價,會驚異地問這是進價還是售價。
做成的產品也有可能賣不掉。郭榮錦認為雲南野蜂蜜的價值很高,因為村民隻是把這種野蜂捉回村子,不用人工飼養,產蜜極其天然,但是花費幾十萬收購蜂蜜之後,隻能拿回家送人或者做食品配料,“沒辦法賣,因為大家肯定不會相信你的蜜是這麼來的,不會接受你的價格。”
郭的好朋友吳飛躍有過當電視台編導的經曆,憑借一種新聞敏感性他堅持要為郭拍紀錄片。吳飛躍認為如果沒有品牌故事,其產品價值會被大大低估了。可是後者一直沒有答應,直到今年,兩人合作的紀錄短片《食品的良心》,才讓更多人知道了郭榮錦的經曆。
“我們在車上都累得東倒西歪,RJ會東張西望看農民地裏的東西,碰到菜市場還要去逛,曾經背過一二十斤的地瓜回上海。”吳飛躍回憶拍攝過程。他已經非常了解這位大廚的堅持從哪裏來,“不熟悉的人一定會覺得RJ很怪。”郭榮錦曾經為了尋找鳳梨走遍了半個南中國:兩廣福建還有海南,從生長環境到采摘時的成熟度層層把控。最後他選擇了廣東湛江,因為這個地方菠蘿種最早是從巴西過來的,纖維含量很高,口感略酸,但是做成鳳梨酥反而會比較有嚼勁。2012年,郭榮錦榮獲了台北鳳梨酥大賽金獎,而他的初衷隻是希望聽到大家誇讚RJ的鳳梨酥好吃,不僅僅是台灣名小吃。郭榮錦做事完全不按照商業邏輯來,雖然短時間內不能給公司帶來暴利增長,但長期來講未必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