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貨時代
特寫
作者:侯佳
久違六年的連卡佛回來了。
重返上海灘的這一天,連卡佛精心裝扮了一番。落地櫥窗裏紅綠藍三色的萬花筒裝置,十個遊泳池大小的美妝區,首度被引入的餐飲品牌Bang Café;二樓朋克風十足的Blitz藝術展區,令人眼花繚亂的衣衫鞋帽以及五星級酒店般的禮賓台,皆顛覆傳統百貨的印象,印上連卡佛style的印記。
雖然仍坐落六年前舊址—上海灘淮海路大時代廣場,但這幢百貨大樓麵積早已是過去八倍,達到約1.4萬平方米,這是163年連卡佛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家豪華門店,投資總金額超過四億元人民幣亦是連卡佛史上最大投資。
連卡佛隸屬於香港連卡佛載思集團(Lane Crawford Joyce),香港富豪九龍倉集團主席吳光正是控股股東,他是香港船王包玉剛二女婿,香港海港城、時代廣場等耳熟能詳的品牌物業均為其資產。
此次,巨額投資意味著超級連卡佛模式,在中國快速擴張。
六年前,連卡佛在北京開出中國首家直營店,試水內地。如今,位於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的連卡佛百貨,即便其沒有在商業氣息更為濃厚的地段,還是能吸引眾多連卡佛迷依然不辭辛勞前來。畢竟,這裏彙集了當時在中國獨家銷售的眾多品牌。比如:華裔設計師創立的當代品牌亞曆山大·王(Alexander Wang)以機車包而聞名的巴黎世家(Balenciaga)、素有紅底鞋之稱的克裏斯提·魯布托(Christian Louboutin)。連卡佛成了此類設計師品牌與中國消費者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唯一平台,亦是其核心競爭力。
連卡佛很新銳、很超前,所以注定其消費群體並非普羅大眾。
故技
10月10日的上海。依照香港生意人的傳統習俗,一位蘇格蘭人手拿三炷香敬神,隨後其在開幕儀式上手持一把刀切開一隻燒豬,宣告連卡佛史上最大旗艦店在上海開幕。雖然是頂級時尚的百貨商店,交織傳統的奇異畫麵仍引來路人一路圍觀。這位蘇格蘭人Andrew Keith是現任連卡佛總裁,在時尚界擁有20年經驗,曾在瑪莎百貨(Marks&Spencer)、思捷環球(Esprit)等公司擔任高管。
王者歸來的連卡佛,上海旗艦店品牌數量超過500個,比國內龍頭銀泰百貨300餘合作品牌多了近一倍,在品牌數量上拉開巨大優勢,其中獨家銷售的全球品牌超過50%,更令業界望其項背。
對於任何一個時尚圈的人,連卡佛都是一種標誌性的符號。
它是亞洲地區最大國際品牌雲集地,被全球領先的時尚流行趨勢預測機構WGSN在2010年評選為全球時尚大獎,它是設計師、超模、時尚博主最常合作的亞洲時尚平台。連卡佛還有一連串綽號賦予其獨特意義,譬如“香港哈羅德”,媲美倫敦最頂尖的百貨公司;在香港,去連卡佛購物被認為是中產階級對自我階層的認同。
雖然,連卡佛在香港是時尚地標,擁有163年曆史的老牌精品百貨公司,其足以傲視群雄俘獲眾多朱門繡戶,但其在中國內地發展起初卻栽了一個大跟頭。
在2006年至2007年,連卡佛先後關閉在上海、杭州和哈爾濱的三家店鋪。Andrew Keith對《環球企業家》說:“過去連卡佛是與第三方合作采取特許經營的模式。當時進入內地的品牌不全,服務與購物體驗都跟不上,並不能將連卡佛的內涵充分展示出來。”
這一困惑令連卡佛重新反思,其意識到在內地的品牌定位應與香港保持一致,於是結束了第三方的合作,關閉了所有在中國的店鋪。於六年前在北京開設內地第一家連卡佛直營店鋪。隨後,好消息接踵而至—據無時尚中文網報道,至上一財年連卡佛破紀錄營收超7億美元,同店銷售增長23%。強勁的增長勢頭與傳統本土巨頭的業績慘淡形成鮮明對比:老牌百貨公司馬來西亞百盛集團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大降38%,日本百貨伊勢丹沈陽店每年虧損額平均在2000萬至3000萬元之間,最終導致關店。
這令連卡佛信心十足,急速加快中國內地的擴張計劃。
Andrew Keith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這樣描述連卡佛合作品牌的戰略:與我們合作的品牌並不是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和普拉達(Prada)這樣的超級奢侈品牌,因為它們在大中華地區已經有非常明確的品牌戰略。連卡佛青睞的是亞曆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和思琳(Celine)類似的國際設計師品牌。
買手
連卡佛與500多家設計師品牌的合作模式,正在於其買手製的經營核心。
以買手製為核心的連卡佛與國內傳統百貨商店截然不同,區別在於國內同業采取聯營扣點的經營模式,百貨商店營運方招商招來類似的品牌、陳列類似的貨品,一切使消費者感到乏味。逛百貨商店變成了一件無趣的事情,甚至令每一家商場幾乎長得一模一樣。
連卡佛差異化商品與購物體驗卻悄然鼓動著一場變革—不按照其他百貨公司按品牌設立的鋪位,而是由連卡佛擁有自主權,自由采買品牌商品將其設計組合。連卡佛可能為品牌單獨設立一個店麵,譬如仿照法國第一家紅底鞋店鋪,在連卡佛上海旗艦店為其造了一間二十多平米的鞋店;也可能把近幾年大熱的設計師品牌邁克·科爾斯(Michael Kors)包包,放在不同的區域售賣;黃色與綠色的劍橋包搭配同樣顏色的鞋,而並不用嚴格按照品牌陳列;有時候,還會把衣服和茶葉放在一起去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