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內部控製現狀及改進措施初探
內部控製
作者:吳仕宗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的預算收支規模不斷擴大,高校資金安全和資金使用效益也日益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問題。隻有不斷加強財務管理,特別是要努力建立完善適合高校特點的內控製度,並認真貫徹執行,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關鍵詞:高校財務 內部控製 現狀 改進
一、高校財務內部控製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製度體係不健全。近年來,國家推行了多項財務、會計改革措施,大部分高校能夠根據新情況適時修改完善相應的財務製度,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很多高校並不重視財務內控體係的建設,沒有一套統一的內控製度,內控措施和手段隻是散落在各個相對獨立的財務製度中,不利於實現對業務工作的全流程掌控,無法從整體上實現高校的內控目標。
(二)內控意識不強。就高校管理層而言,受傳統教育思想和專業背景的影響,他們更關心學校的辦學規模和層次,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如何提高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的水平上麵,忽視財務管理在學校建設發展中的作用,對內部控製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就普通教職工而言,他們認為內部控製是財務部門、審計部門的事,與己無關,對內部控製的參與性不高。就基層財務人員而言,他們認為內部控製是科長、處長的事,缺乏主動開展內部控製的意識。因此,在高校中,內部控製從上到下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三)內控的範圍和對象不完整。雖然高校已實行全麵的部門預算,所有收支一律納入預算管理。但是由於受傳統思想和思維慣性的影響,高校在內控範圍上比較注重對預算內資金的監管,主要是納入校內綜合財務預算的部分,對橫向科研經費和創收收入等傳統的預算外資金存在著監督不力,控製不嚴的情況。財務部門在高校的行政體係中往往被定位為服務部門,高校對財務部門的服務態度、報賬速度等要求較多,忽視對財務控製、財務監督的作用。加之,高校管理層和普通教職工都認為內部控製是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的事,內部控製的對象理應是財務部門和財務人員。
(四)內控基礎薄弱。首先,崗位責任製沒得到有效貫徹。經費管理任務重和專業財務人員緊缺的矛盾已成為高校財務部門的主要矛盾,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為滿足教職工的快速報賬需求,很多高校沒有嚴格貫徹“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在崗位安排上,存在著一人兼多崗,不相容崗位兼職、多年不輪崗的情況,容易出現貪汙挪用等腐敗行為。第二,內部審計職能沒得到充分發揮。由於相關內部審計製度不健全,審計缺乏獨立性,高校審計部門的作用沒得到充分發揮,審計工作流於形式。第三,財務報銷程序不規範,隨意性強。部分高校管理以“人治”為主,存在著主觀決策、主要領導淩駕於規章製度之上,根據個人喜好,隨意改變報銷製度,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第四,業務流程控製過於簡單,和業務管理相脫節。很多高校的會計核算比較簡單,基本上就是“記賬”、“付款”,資金支出的處理和報銷基本憑經驗、按慣例,沒有把業務流程的設計、控製和學校的情況相結合,未能有效地實施對業務部門的財務管理和監督。
二、高校財務內部控製的薄弱環節
(一)“一支筆”審批存在缺陷。在現行財務管理體製下,“一支筆”審批是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一種手段,有利於明確簽字責任,對單位的財務管理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由於製度不健全及官本位思想,對領導的報銷審批權缺乏有效的監督,部分高校的二級學院和職能部門的“一支筆”審批變成“一個人”審批,極易滋生貪汙、挪用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