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革命、半生學術 —— 向楚(2 / 2)

知事段榮嘉剪辮繳印,跪地投降。11月22日,成立了蜀軍政府,向楚擔任軍政府

秘書院院長。?

軍政府創立之初,經費很成問題,向楚受命接收清政府的大清銀行和浚川銀

行。他隨身隻帶了兩名士兵前往,曉諭銀行方麵,勒令他們交出全部賬冊,凍

228結所有資財,又將兩家銀行的全部存款270萬銀元一並提走。兩行接收之後,蜀

軍政府經費問題方得圓滿解決。按照舊例,接收資財這等肥缺,經手的官員是

要大發其財的,有部下甚至主動要將部分款項轉入向楚名下,但向楚堅決不肯

貪汙公家資產,遂令全部移交。?

成都不久亦宣布獨立,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推蒲殿俊為都督。但隻維持了

10天即發生兵變。兵變後尹昌衡掌握了實權。

在這段時間,以蔡鍔為首的滇、黔、湘等三省軍政府,聯名通電詆斥成都軍

政府為“袍哥政府”,表示不予承認,進而聲稱要進軍成都。因此,尹昌衡與重

慶蜀軍政府積極協商,謀求合並。向楚與朱之洪等人受命奔波於成渝兩地之間,

為合並進行預備工作。?

不久,重慶蜀軍政府並入四川軍政府,尹昌衡為都督,張培爵為副都督,向

楚任秘書廳廳長。這年夏天,軍政府內部發生激烈的權力爭奪,張培爵被排擠出

命四川名人畫傳

川,胡景尹篡奪了都督之位,大肆殘殺革命同誌。向楚先生後來談及此事,常常

反省一班共同在蜀軍政府奮鬥的同誌,包括自己都是書生之見,遇事隻知顧全大

局,忍讓退避,主動放棄了關係厲害的兵權,結果反令小人有機可乘,於川事、

國事毫無裨益!言辭甚為沉痛。?

1913年,向楚被迫離川,逃到上海,隱居在朋友家中,閉門讀書,伏案治

學。“二次革命”時,向楚任四川討袁軍總司令部民政廳總務處處長兼總司令部

秘書。1914年,與楊庶堪、陳其美等人在上海參與策動“肇和號”軍艦起義。?

1915年,向楚加入中華革命黨。1917年冬,應孫中山邀請,楊庶堪與向楚來

到廣州,楊庶堪被任命為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府秘書長,向楚被任命為大元帥府秘

書。孫中山先生以向楚學術淵宏、誨人不倦,親筆為他題贈“蔚為儒宗”四字。

1918年大元帥府任命楊庶堪為四川省長,任命向楚為四川省政務廳長。楊庶

堪、向楚相偕來到了成都。

向楚後來曾經代理省長。1924年後,主要

從事教育工作和學術活動,先後擔任成都高等師

範學校國文係教授兼係主任、公立四川大學中國

文學院院長、國立四川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

係教授等職。新中國成立前夕,被川大教授會

議公推為代校長。新中國成立後,為民革中央

委員,並先後被選為四川省人民代表、省政協

委員。1952年調任四川省文史館副館長、所著

《巴縣誌》為全國名誌,至今是研究川渝之地曆

史風物的不可或缺的參考書。?另有音韻學、文向楚《巴縣誌 》書影

字學著述多種並詩集一卷傳世。向楚可謂是半生

革命、半生學術。

1961年11月,向楚辭世,享年84歲。在向楚的追悼會上,四川省委統戰部

部長在悼詞中說:“向先生始終是愛國的。”

吳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