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語言學及教學研究6(3 / 3)

生沒有相關實踐,故而遺忘較快。職前培

5名學生反思的主要問題反思共同點

學生

A

上課提問沒有學生應

教學語言單薄

課文講解有疑惑

無法

進行有效的閱讀教授

5名受訓學生都認為

教學效果不理想

要源於自身的素養和

實踐積累不夠

但也

對教材的適用性和整

個教學環境提出了質

學生

B

上課講解知識點詳盡,

教師輸入多

但學生輸

出少

聽寫很差

對教

授寫作一籌莫展

學生

C

自覺上課缺乏邏輯

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

無法有效地表達授

課內容

課文講解枯燥

學生

D

講解課文時

學生注意

力無法持久集中

自覺

口誤較多

無法很好地

拓展課文

學生

E

對課文講解、重難點的

把握和學生的考核標準

有疑惑

點評學生的方

式方法單一

對培訓課程的意見

1.

希望加大課程實踐比例

實踐部分應針對某個具

體問題

有目的地進行;

2. 希望課堂實踐能包含篇章講解。由於案例學習和試

講都隻包括了lead-in 和首段內容講解

缺乏通篇授課

的學習

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虎頭蛇尾的現象。

3. 五名受訓學生都期望能在教學期間給予一定的心理

輔導和幫助

並能與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進行交流請

幫助自己解決教學中的困惑。

·204

·

第二篇 語言學及教學研究

訓中,雖然培訓的是未來的教師,但是受

訓者也是學生身份,培訓內容遺忘如同學

生忘記單詞一樣。培訓內容也需要通過聽

寫這樣的實踐,找出盲點,並針對盲點加

以重複和改進,以免遺忘,在再次培訓中

螺旋式進步。此外筆者發現受訓學生在發

現問題後,解決問題的方式相對單一,主

要都是同伴交流,而沒有采取閱讀相關指

導書籍、文章,或者與培訓老師主動聯係

的途徑進行改善。

從學生角度來說,受訓者急於學習行

之有效的教學技巧,改善教學效果是積極

的一麵。但是作為培訓老師應該看到,在

教授教學技巧的同時,還應將更深層次的

理念和認知融會到技巧教學中,讓學生

不再視教學技巧為一勞永逸的萬能鑰匙

Change in behavior is fundamentally initiated

by change in mind in the sense that different

decision are made(Gage&Berliner,

1998 )。與此同時,建立導師個

整個職前培訓,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都提

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僅供相關學者參

考。

1.宏觀上的調整:

課程培訓前了解學生職業規

劃,將課程設置為選修課程,將喜愛或者

打算從事教學的學生納入到培訓當中,可

以營造更活躍的課程氛圍。

課程培訓期間

增加課程實踐

比例,改變理論教學方式。

課程培訓結束後

由教學經驗

豐富的優秀教師帶領新教師定期交流學

習,及時解決困惑,拓展解決問題的途

徑,嗬護年輕教師的進取心。

2.微觀上的調整

微觀上的調整主要針對教學培訓期間

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手段方法。筆者認為,

為了強化學生的反思意識,使學生對教學

有真切的感受,培訓內容可作如下調整:

人輔導製,讓帶學生的導師和同

學一起成長。同一導師帶的幾個

同學可以在上課實踐中相互交

流,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並相互

鼓勵。培訓教師應在課堂上營造

一種開放的教學氛圍,有利於培

在老師沒有教授任何

理論知識的前提下,

讓學生自己嚐試撰寫

提綱和試講

案例學習,

課堂討論,

回顧和強化培訓內容

同伴觀察,同伴輔

導,教師點評引導,

讓學生將自己實踐中

遇到的問題記錄下

來,並及時解答

再次讓學生準備撰寫

教學計劃,並進行教

學試講,觀察前期實

踐中出現的問題是否

得到改進

以實際問題為切入

點,引入教學理論和

教學方法的講授

針對再次出現的問

題,引導學生學會自

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

徑和方法。

養學生質疑的習慣。幫助新入職

的學生根據自己教授班級的實際情況,形

成自己獨特的不斷改進的教學方式;加強

和新入職教師的溝通和交流,並對新發現

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幫助學生拓展解決

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對培養學生獨立解決

問題和持續進行教學反思的能力,促進教

師專業發展非常有必要。因此在職前培訓

中,加大實踐比例可以有助於發現更多的

問題,找到更多的切入點。

針對研究結果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對

雖然大部分學生認為理論教學沒有

顯著幫助,但是通過對有豐富教學經驗

的學生的訪談,還是表明了理論教學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通過進一步的訪

談發現,學生認為理論學習沒有幫助的

主要原因,源於理論知識未能在具體實

踐中得以體現。筆者認為,理論知識如

果建立在一定實踐基礎之上進行教授,

學生會有更多的體悟。學生發現理論無

法完全運用於課堂的情況,也可以成為

·205

·

光華語言論叢·第3輯

培養學生長期自我反思的一個切入點,

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理論知識有一個更

客觀的認識,在實際教學的反思中根

據教授班級和教授環境的實際情況修正

教學方法,形成具有學生自己特色的個

人教學理論。同時對於如何積極有效地

鼓勵學生,緩解其挫敗感和自我否定的

傾向,嗬護學生的自發性和進取心也應

該在職前培訓中予以考慮。雖然整個職

前培訓主要針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訓

參考文獻:

[1] Freeman, D. Teacher Training, Develop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Model: A Model of Teaching and Related 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J]. TESOL Quarterly,

1989 (23): 27-45.

[2] Fullan, M.

& Hargreaves, A.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e // In Michael Fullan & Andy

Hargreaves (Eds.)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e. London &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1992:8-9.

[3] Pennington, M. C.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cus for

the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um // In J. C. Richards and D.

Nunan (Eds.)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 Richards, J.C. & Lockhart, C.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5] Burns, A. (Edited). Teaching English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C]. 2005.

[6] 常波. 西方反思型教師教育思潮興起背景綜述[J]. 外國教

育研究,2000(2).

[7] 賈愛武. 外語教師教育與專業發展研究綜述[J]. 外語界,2005(1).

[8] 寮菲,傅蓓,樓荷英. 大學英語教師綜合素質和專業發

·206

·

練,但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對教學本

身的熱愛和對學生的理解及其責任感仍

然是教師職業發展核心驅動因素之一。

教師職業發展一直是教學界一個關注的

話題和難題,本研究掛一漏萬,雖不能

提供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之道,

但也期望能拋磚引玉,為相關研究和教

學實踐提供參考和借鑒。

(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學院·成都 610074)

展研究[J]. 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9] 劉潤清. 英語教育研究[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

社,2004.

[10] 孫曼麗,洪明. 美國外語教師質量標準的探析與啟示

[J]. 外語界,2008(1).

[11] 文秋芳,韓少傑. 英語教學研究方法與案例分析[M]. 上

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12] 吳一安. 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探究[J]. 外語研究,2008(3).

[13] 吳一安. 優秀外語教師專業素質探究[J]. 外語教學與研

究,2005(3).

[14] 夏紀梅. 大學英語教師的外語教育觀念、知識、能力、

科研狀況與進修情況調查報告[J]. 外語界,2002(6).

[15] 謝邦秀. 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現狀概論[J]. 外語與

外語教學,2000(12).

[16] 張蓮. 外語教師個人理論研究(英文版)[M]. 北京:外

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17] 張宜,王新,郭威,於淼. 大學英語教師素質調查報告

[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6).

[18] 鍾啟泉. 教師“專業化”:涵意與課題// 張維儀主編. 教

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熱點問題透視[C]. 南京:南京

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19] 周燕. 高校英語教師發展需求調查與研究[J]. 外語教學

與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