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語言學及教學研究4(3 / 3)

習,逐步了解中國的曆史與文化,了解當

代中國人的生活。

(一)關於語音教學:由易到難,反

複操練

都說漢語難,不好學,但在教學過程

中,教師可以化難為簡,讓漢語學起來並

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難,這樣,學生就有積

極性,就會有學習興趣。眾所周知,漢語

教學首先要學習漢語拚音,掌握了漢語拚

音才能拚讀漢字,也才能學習詞彙和句

子,所以漢語拚音是學習漢語的基礎。剛

開始學習韻母時,學生們看到有30 多個韻

母,就產生了畏難情緒。於是筆者告訴

他們,首先學習6個韻母

,在這6個韻母中,和

是難點,因為西

班牙語中沒有這兩個音。當掌握了這6個

韻母後再學習

, (

,這樣就比較容

易了。對於後鼻音

, ,

,由於受西班牙語的影

響,他們習慣於把最後的

發出聲來。經

過反複地練習,學生們逐漸掌握了這些韻

母的發音要領。

最難學的應該是聲母了,

, ,

, ,

還好點,

特別是

的音很難發

準。這不僅是說西班牙語的人,包括所有

說其他語種的人都感到困難,因為他們的

母語都沒有這些發音,翹舌音就更難。對

,筆者通過反複

講解發音要領,學生們不斷聽音、跟讀、

模仿、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部分

同學還是基本上能正確發音了。

這裏要特別強調

這兩個音。在

西班牙語中

是不發音的,所以當他們看

到漢語的

等這些音

時,往往不發,讀成

另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發音在

西班牙語中通常又發成

,所以在讀

, ,

這些音時,你會發現他

們讀得很怪,因為他們習慣於西班牙語

發音,發成

。學生為了區別漢語和其母

語西班牙語的發音,往往需要練習很長

一段時間,才能基本掌握。

掌握了漢語拚音的聲母、韻母,學生

們可以拚讀漢字和詞彙了。但是,漢語的

聲調卻是外國學生最難掌握的了。在所有

的外語當中,除了升調,就是降調,或者

說有些有重讀,然而漢語拚音卻有四個聲

調,ˉ,,ˇ,`,還有一個輕聲,沒有

聲調符號。這讓學生覺得很難。為了讓學

生們掌握這四個聲調,每堂課都要花一點

時間讓學生們練習發音,反反複複,慢慢

體會漢語聲調的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語音

階段的學習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難的。

(二)關於詞彙教學:激發興趣,拓

展訓練

都說教小孩子、中小學生漢語要引

起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其

實教大學生、成人漢語也同樣如此,要

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成就感。在教數

數、認識數字這部分,筆者就讓他們完全

體會到了這一點。剛開始隻教了從1數到

10 ,同學們就反複練習這10 個漢語數字。

·187

·

光華語言論叢·第3輯

在基本掌握之後,當被告知11 就是把10 加

上1,讀成“十一”,20 加上1,就讀成

“二十一”,學生們就自己開始從11 數到

99 了,一個個饒有興致、興高采烈,流露

出一種強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學習漢語

的興趣也被激發出來了。

在教授動詞的使用時,筆者也鼓勵他

們自己造句。因為漢語的動詞不像英語,

更不像西班牙語變化很多。漢語的動詞不

隨人稱、時態的變化而發生改變,也就是

說,無論什麼樣的人稱,什麼樣的時態,

動詞始終不變,這是漢語的一大特點。所

以在教授了家庭成員一課以後,筆者就讓

他們學習“愛”這個動詞,而且告訴他們

漢語中的人稱“你、我、他、她、你們、

我們、他們”都沒有主格和賓格的變化。

所以,當教會了他們說“我愛你”“你

愛她”“爸爸愛媽媽”時,就鼓勵他們自

己造句,他們一下子能說出很多句子來。

因為我們學習了“爸爸、媽媽、哥哥、姐

姐、弟弟、妹妹、爺爺、奶奶、姑姑、嬸

嬸、舅舅、叔叔”等家庭成員用詞,所以

讓他們回去對家庭成員說“愛”。沒想到

的是,在第二次課上練習時,很多同學還

把句子延伸到了專有名詞,如“馬利亞愛

耶穌”“弗蘭西斯科愛索菲亞”“我們愛

中國”“老師愛學生”等等,學生們在練

習中體會到了學習漢語是很有樂趣的。

(三)關於句型教學:由淺入深,靈

活運用

最初學習的漢語句型是很簡單的,

首先是陳述句,像“你好”“我很

忙”“他們學習漢語”“她每天去學

校”等等。通過不同人稱的替換練習,

在熟悉了這些肯定句後,就教他們否

定句和一般疑問句。漢語的否定句一

般是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麵加“不”,

·188

·

他們能說一些簡單的否定句,如“我

不好”“他不忙”“我們不學習漢

語”“她每天不去學校”等。在熟悉了

這樣的否定句後,又告訴他們,漢語的

否定句有時不一定加“不”,而是說

“沒有”,像“我們不學習漢語”,

這句可以說成“我們沒有學習漢語”,

“她每天不去學校”,可以說成“她沒

有每天去學校”。其實這兩句話意思還

是有點差別的,也許學生們暫時還不能

完全理解其中的差別,但是,他們知道

了漢語的否定句不是隻加“不”,還有

其他的表達法。

在教一般疑問句時,筆者也是首先告

訴他們,漢語的一般疑問句不像英語、

西班牙語那樣順序顛倒,而是在肯定句

後麵直接加輕聲助詞“嗎”來表示疑問。

通過反複練習,學生們也基本上掌握了一

般疑問句的用法了,會問“你好嗎”“他

累嗎”“你們學習漢語嗎”“她每天去學

校嗎”等等。接下來,筆者就由淺入深地

告訴他們,漢語的一般疑問句除了在肯定

句後麵加輕聲助詞“嗎”,還可以有其他

的表達方式,比如:將“你好嗎”說成

“你好不好”;“他累嗎”說成“他累不

累”;“你們學習漢語嗎”說成“你們學

習不學習漢語”;“她每天去學校嗎”說

成“她每天去不去學校”,等等。學生們

一步一步,慢慢地照著這樣的句型去說,

逐漸就可以說很多句子了。再後來,有些

學生掌握了更多表達方式,例如:把“你

們學習不學習漢語”說成“你們學不學習

漢語”;“你喜歡不喜歡他”說成“你喜

不喜歡他”;“你吃飯不吃飯”說成“你

吃不吃飯”,等等。這樣慢慢由淺入深地

引導,經過不斷的練習和長期的積累,學

生們就可以掌握很多表達方式,語言也慢

第二篇 語言學及教學研究

慢豐富了,漢語也越來越地道了。

五、教材和教學法

筆者所在的康賽普西翁聖天主教大學

使用的是《漢語十日通》教材。因為這個

學校課時少,一周2學時,一學期隻有32

學時。其他教材的內容都特別多,而《漢

語十日通》容量比較小,但漢語基本內容

都涵蓋了。當然不論什麼教材,首先都是

學習漢語拚音,這是學說漢語的基礎。因

為時間有限,沒有專門教授漢字的寫法,

隻是簡單介紹了一下基本筆畫。在教學過

程中,筆者參考了很多其他教材,根據實

際情況,適當增加、補充了一些內容。因

為每套教材都有它的特點,但都不是很完

美,所以挑選一些好的、適用的內容教給

學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效果也很好。

關於漢語教學方法,筆者認為和英語

教學法有相通之處。在教學方法上所遵循

的原則仍然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

導,精講多練,循序漸進。因為語言教學

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

力,這裏麵既包括語言技能、語言知識,

也涉及情感態度、學習策略、跨文化交際

等幾個方麵。所以在課堂上不隻是關注語

言技能的培養和語言知識的傳授,還要注

意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傳播相關的

文化知識。不論是傳統的語法翻譯法(注

重語法教學),情景結構法(注重情景教

學),還是現代的口語交際法(注重語言

交際),任務教學法(注重任務完成)等

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漢語教學過程中

都可以結合使用,並非單純使用哪一種方

法。不同的教學階段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學

方法。

在實際教學中,最初的語音學習是模

仿、聽說為主,語音、聲調都要反複模

仿、練習,學生很容易產生枯燥、疲倦

的感覺。所以筆者主要采用傳統的課堂教

學輸入方式,同時配合一些情景教學法,

利用不同的嘴型圖畫,模擬誇張的卡通圖

片,反複看圖、聽音、模仿、練習,通過

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筆者認為在語音初級

階段,機械的、大量的語音操練是必要

的,也是有效的。

在詞彙學習階段,記憶起著關鍵作

用。背誦是語言學習的一條重要途徑,是

語言積累的必要手段,也是進行聽說讀

寫的前提條件。筆者利用情景教學法和口

語交際法相結合的原則,在真實、生動、

有趣的情景教學中,鞏固、複習大量輸入

的詞彙,同時采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教

學方式,充分調動視覺、聽覺進行有效的

交際活動,拓展訓練,溫故知新,加強記

憶,克服遺忘。

在句型學習階段,既要注重基本語

法的講解,又要強調句型操練,傳統的

語法教學是必不可少的。當學生掌握了

正確的語音、聲調,熟悉了簡單的會

話,了解了基本的語法,那麼教學任務

就可以很好地進行。因為輸入的最終目

的是為了輸出,學生隻有在經曆了對

語言知識的輸入和記憶後,進入輸出階

段,才能完成最終的學習過程。因此,

學生可以通過執行、完成不同的任務,

逐步提高語言交際的熟練度和準確度,

從而達到掌握漢語的目的。

其實,筆者認為不管運用什麼樣的教

學方法,或采用什麼樣的教學手段,隻要

能鼓勵、促進學生學習漢語,有效發揮學

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

能通過半年、一年的學習,掌握漢語的發

·189

·

光華語言論叢·第3輯

音和一些基本句型,能夠進行簡單的漢語

交流,了解一些漢語知識,熟知一些中國

文化,最後取得圓滿的學習效果,這就達

到目的了。

六、結束語

以上是筆者在智利康賽普西翁聖天主

教大學任教兩年所了解到的智利漢語教

學的現狀與發展,以及自己在教學過程

中的點滴體會。隨著智利對外開放增多,

與中國交往更頻繁,他們對漢語教師的需

求也會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會去

智利,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智利人來中國,

對外貿易,商務往來,教師交換,學生留

學,不斷地擴大交流與合作,筆者相信智

利的漢語教學會走上一個新台階,前景無

限光明。

(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學院·成都 610074)

參考文獻:

[1] 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究[J]. 國際漢語教育.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2009.

[2] 汲傳波,劉芳芳. 教師的教師:國際漢語教師教育者研

·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