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翻譯研究7(3 / 3)

是“Courtesy Seats ”,意為“禮讓的坐

席”,既簡潔又符合英語讀者的習俗(李

淑傑等,2008:26 )。對於廁所的翻譯,

我們不能用“WC”“Women”“Men”

等詞,在公共場所宜用

“Restroom”“Lavatory ”“Ladies’

room”“Men’s room ”。

3.意譯。英國翻譯界的泰鬥,紐馬

克(Peter Newmark )將譯文分為兩類:

忠於作者,充分表達作者意願的叫作“語

義翻譯”(Semantic translation );忠於

讀者,便於讀者接受的叫“交際翻譯”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際翻譯

以目標讀者或接受者為導向。譯者在處理

原文的時候主要是為了傳遞信息,他所

關心的是如何保留其功能和使其對新讀

者產生作用。“通常采用交際翻譯的文

本類型包括新聞報道、教科書、公共告

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學作品”(張美芳,2005 )。標識語也是其中的一種。由此可

見,標識語翻譯屬於交際翻譯,其功能是

信息的傳遞,以達到交際的目的。所以,

筆者認為應對於直譯起來顯得累贅、煩瑣

的標識語在不違背原文意思的基礎上,結

合英語語篇的特點采取意譯的方法。如將

西南財經大學某學生公寓“毅園”意譯

為“GARDEN OF PERSEVERANCE”

說明住在裏麵的學生都有堅韌不拔的毅

力;“敏園”可意譯為“GARDEN OF

AGILITY ”,說明裏麵住的都是才思敏捷

的同學。這種翻譯策略對同學們是一種鞭

策和鼓舞,還會潛移默化地對他們產生積

第一篇 翻譯研究

極影響。

4.異化。對於涉及文化因素的標識

語多采用異化的方式來處理。異化是指偏

離本土主流價值觀,保留原文的語言文化

差異。或者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

異域性,故意打破目標語言常規的翻譯

(Shuttle worth 和Cowie,1997:59 )。它

主張在譯文中保留源語文化,豐富目的語

文化和目的語的語言表達方式。異化要求

譯者向作者靠攏,采取相應於作者使用的

原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容。所以

筆者認為,標識語譯文不僅應注重語言的

錘煉,還應重視文化內涵的傳遞,應該盡

量保留中國特色文化元素,從而使世界了

參考文獻:

[1] 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ge, 2001.

[2]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上海:上海

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3] Shuttleworth Mark,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4] 戴宗顯,呂和發. 公示語漢英翻譯研究[J]. 中國翻譯,2005(6).

解中國。這樣不但可以弘揚中華文化,同

時還可以豐富目的語的語言表達方式。

五、結語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

高校國際化的程度也明顯提高。在這樣的

大背景下,通過探討校園標識語翻譯,可

以提高校園的國際形象。在標識語的翻譯

中我們應遵循明確翻譯目的、以受眾為導

向、簡單易懂的原則,采取借鑒、意譯和

異化等方法來做好標識語翻譯。

(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學院·成都 611130)

[5] 李良玉,於巧峰. 漢語標識語的英譯原則[J]. 上海翻譯,2008(1).

[6] 李淑傑,方蕾. 公示語的功能主義翻譯標準[J]. 東北電力

大學學報,2008(3).

[7] 張美芳. 翻譯研究的功能途徑[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出版社,2005.

·119

·

光華語言論叢·第3輯

豪斯翻譯質量評估模式在英漢翻譯實踐中的應

——以《靜夜思》三個英文版本為例

李 冰

摘 要自從有了翻譯活動,就有人開始對翻譯質量進行討論、評估和批評。翻譯質量評估及其模式的

研究有利於規範翻譯行為,提高翻譯及譯評的質量,為建立語際轉換機製提供合理的途徑。然而,同翻譯理論

和翻譯曆史研究相比,翻譯質量評估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本文扼要地介紹了J.House 翻譯質量評估模式

的理論基礎、構建以及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並探討了該模式在英漢翻譯實踐中的可行性。為證實該模式的可

行性,論文選用《靜夜思》的三個英文譯本為例,運用J.House 翻譯質量評估模式進行了質量評估。通過個案

分析,本文作者認為該模式操作性強,語言分析合理、細致,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在英漢翻譯實踐中有一定的

可行性。不過,該模式在具體操作步驟上還略顯煩瑣。

關鍵詞豪斯;質量評估;英漢翻譯

Abstract: People have discussed transl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riticism,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nd its model are helpful 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its patter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 and evalua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inter-lingual conversion

mechanism in a reasonable way. However, compared with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history studies,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has not been received the attention they deserv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some basic ideas of

J. House’s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such as the structure, the concept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odel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thesis chooses thre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Quiet

Night Thinks as an exampl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is model is easy to operate with reasonable, careful choices of language, strong persuasion which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odel in the practice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However, this pattern is also slightly fussy in

the specific operation.

Key words: House; quality assessment;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一、引言標和翻譯理念

在充分占有信息資料的

基礎上

運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科學

翻譯質量評估是根據一定的翻譯目方法

對翻譯活動、翻譯過程以及翻譯結

作者簡介:李冰(1989—

),女,漢族,吉林通化人,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外

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120

·

第一篇 翻譯研究

果與效果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武光

軍,2006 )翻譯質量評估研究對於翻譯學

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在

國際翻譯批評界兩位女學者萊斯和豪斯

(Katharina Reiss and Juliane House )的研

究成果極具價值和影響力。翻譯質量評估

領域的研究核心是如何對譯文質量進行科

學而客觀的評估,學界探索譯文評估標準

和模式建構的努力皆源於此。

綜觀上世紀70 年代以前的中西翻譯

史,翻譯質量評估幾乎沒有被當作一個獨

立的範疇研究過。德國學者朱莉安·豪

斯(Juliane House )的力作《翻譯質量評

估模式》(A Model of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House,1977 )及其修訂本

《翻譯質量評估修正模式》(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 Model Revisited)

(House,1997 )則以全新的視角,依據

係統功能語言學、語篇分析等理論,“為

我們提出了一套係統性、科學性較強的

國際翻譯批評界第一個有完整的理論和

實踐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司顯柱,2005)

“70 年代後,翻譯質量評估引起了學

者們的重視,並取得了一定的發展。目前

此類模式可大致分為兩大類:量化模式和

非量化模式。豪斯的描述闡釋模式偏重後

者”。(武光軍,2006)1999 年以前發

表有關翻譯質量評估(評價)的文章約9

篇。近10 年來情況有所改觀,2000 年至今

發表相關文章50 餘篇。2005 年以後翻譯質

量評估方麵的文章逐漸增多,表明國內學

者開始把翻譯質量評估納入了翻譯研究的

範疇,其在翻譯學中的重要性逐漸顯現了

出來。下麵擬對豪斯及其翻譯質量評估模

式進行介紹並作出簡要評述。

二、對豪斯翻譯質量評估模式的闡述

“翻譯觀因研究者的認識和切入視角

的差別而各不相同”。(House,1997:

1)豪斯認為翻譯的實質在於語言單位的

“意義”從一種語言轉移到另一種語言而

保持不變。這裏的意義包括三方麵的內

容:語義、語用和語篇意義。基於此,

豪斯給翻譯進行了重新定義:“翻譯就

是用語義、語用及語篇等值的譯文文本

取代原文文本。”(House,1997:31)

在翻譯質量評估模式中,豪斯的思路是

從語境入手,將原文與譯文分成八個情

景維度(dimensions )進行比較。之後在

大量實踐和試驗的基礎上,她又提出了修

正模式。修正模式對原模式兼容並蓄,總

結不足,在係統功能語言學、語篇分析等

理論基礎上,從語言及文本、語域和體裁

三個不同層麵,對原文和譯文展開分析。

語域包括三個組成部分:語場、語旨和語

式。語場是指主題內容、社會行為以及詞

彙項的具體內容。語旨是參與者的關係,

其中包括作者及譯者與讀者在社會權力、

社會立場、情感因素等方麵的關係,也包

括文本生產者的時代、地理位置、社會地

位以及對描述內容的個人看法。另外,還

包含“社會態度”,分正式、協商和非正

式三種風格。語式是作者及譯者與讀者參

與文本的渠道,如口語或書麵語;或參與

程度,如獨白、對話等。此外,要評定一

個文本的功能,僅僅對原文和譯文進行語

場、語式和語旨的範疇分析是不夠的,必

須把“體裁”納入進去。“體裁”是一個

社會範疇,體現在使用發生、來源和交際

目的等方麵,或上述任意兩者的結合上,

它是連接語域和文本功能的重要概念,不

可或缺。它們的關係如下:風格是語域的

·121

·

光華語言論叢·第3輯

內容,語域是風格的表達;語域又是語言

的內容,語言是語域的表達。文本功能的

最終實現與這三者密切相關。本文對《靜

夜思》這首詩的三個英文譯本進行比較,

試分析豪斯的翻譯質量評估在英漢翻譯實

踐中的應用。

三、對《靜夜思》原詩的分析

以詩仙李白的《靜夜思》為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一首五言絕句。作者通過敘述,

描寫遠客思鄉之情,意味深長,耐人尋

味:寧靜的夜晚,沐浴著清幽柔和的月

光,詩人產生了纏綿而渺遠的情思;舉頭

望月,一縷鄉愁湧上心頭。先從全詩的語

場來看,此詩最值得稱道的便是詩人努力

營造的意境。首句的“月光”二字,點明

此詩的語場。第二句“疑是地上霜”寫的

是詩人的真實感受。想象一下,詩人深夜

不能成眠,這時庭院裏空無一人,皎潔清

冷的月光灑到床前,帶來了秋日寒意。詩

人的心情正是恍惚之時,猛然看見地上平

鋪著一層白皚皚的秋霜;可是待他再定神

一看,卻又立刻明白,這不是霜痕而是月

色。當他仰望明月,自然想起故鄉的親

人。詩人想著想著便低下了頭,完全沉浸

於自己的沉思之中。本詩的語旨非常清

楚,全詩通篇是詩人本人的獨白,向讀者

傾訴自己在某個深秋之夜獨處異鄉的內心

感受,詩歌的內容是簡單的,但同時卻又

是豐富的。至於語式,功能學派的定義主

要是指語篇的表達方式是口語還是書麵

語。而在分析詩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的

·122

·

是詩歌的形式,因為畢竟形式的美是詩歌

鑒賞的重要部分。詩歌在形式上的對等也

是詩歌翻譯者必須注意的原則之一。

四、對三個譯文的分析

下麵通過分別對三個英譯本進行語篇

分析,來比較和分析幾個譯本的特點。

譯文一:Over my bed the moonlight

streams, making it look like frost-

covered ground. Lifting my head I see

the brightness, then dropping it and I

filled with thoughts of home.(Tr. Rewi

Alley)

譯文二:A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ou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Tr. Xu

Yuanchong)

譯文三: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 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Tr. Weng Xianliang)

先看Rewi Alley 的譯文。譯文的前兩

句雖然也突出了月光(moonlight )這個主

題意象,但是都是以月光作為主語,而忽

視了月光下沉思的作者,沒能突出“思”

這個語場。後麵兩句的主語一轉,詩人突

然成為感知的主體,這在連貫性上稍有欠

缺。不過,後兩句還是將抬頭望月和低頭

第一篇 翻譯研究

思鄉的感情清晰地表現出來。從語式上

看,譯文還是保留了中文古詩的形式美和

音韻美。

第二個是許淵衝的譯文。他認為“翻

譯是一種語言轉化為另一種語言的藝術,

主要解決原文內容和譯文形式之間的矛

盾。譯詩不但要傳達原詩的意美,還要盡

可能傳達它的音美和形美”。(許淵衝,1984 )他很好地實踐了自己的翻譯理念。

首先,語場符合原詩的內容。前兩句就通

過“a bed”“a silver light ”點明了詩人

在秋夜的月光下坐在床上獨思的場景。銀

色的月光被詩人誤認作是地上的秋霜,描

繪出他內心無盡的思念。讓讀者很快便掌

握了此詩所在的語場。後麵兩句則通過抬

頭和低頭的動作變化來進一步點明了詩

人深深思念的正是他的故鄉。兩個分詞

“looking up ”和“bowing ”都處於句首,

在形式上更突出了這種對比。全詩從頭到

尾,都是使用第一人稱,保證了語義上的

連貫性,語義流暢自然。在語式上,盡量

保留原詩簡潔工整的特點。詩人選取的

是“a bed”“aground ”這樣較為短小的

詞,同時,還盡量使用短句和調整句式。

這樣就使得原本冗長的英文表達變得簡潔

而明快。

最後一個是翁顯良的譯文。翁認為漢

語詩歌在英譯時應保持古典詩歌的本色。

“這本色,一不在於詞藻,二不在於典

故,三不在於形式。隻要能再現原作的意

象,不一定模仿其章法句法字法”。(翁

顯良,1982 )本譯文所構造的語場與原

文最為吻合。詩的首句是以詩人的獨白,

用問句“Hoarfrost? ”表達了詩人心中的

疑惑,讓讀者立刻產生了共鳴。這種開場

可以直接而快速地將讀者帶入詩歌的情境

之中。接著,譯者則通過強調詩中的一

個意象來詮釋這種憂傷,就是月亮“the

moon ”。同樣的月亮“the same moon ”卻

是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和事。英文讀者

未必能體味其中深意。譯者將蘊藏於其中

的情感外化出來,以一句“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點明詩人內心的活動。

為了傳達原詩的神韻,譯者在形式上進行

了再創作,采取了較為鬆散的形式,使得

詩歌意境得以更加自然流暢地表達。

五、關於譯文質量的評價及三個譯文

的比較

三個譯文都在追求整體上與原詩意義

相等,但在各自獨立的語篇中,必會與原

詩有所偏離,不過有些偏離是比較合理

的,並不影響譯文的質量,譯文質量評估

時應予以排除。從以上的分析、歸納看,

三個譯文在與原詩匹配程度方麵都較高,

都不失為好的譯文。許淵衝譯文在忠實

於原詩的基礎上靈活地處理句式和表達方

式,在傳達原文信息方麵比較充分。翁顯

良為了傳達神韻,使意境能夠更好地表

達,卻失去了原詩在形式和韻律上的美

感,有些遺憾。

六、對豪斯翻譯質量評估理論的評價

在譯文質量方麵的評估模式中,德國

學者朱莉安·豪斯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

算是較完整的模式,為譯者發現翻譯時

的重要考慮因素提供了係統的方法。豪斯

對翻譯的定義實際上包括三個方麵,即

語義、語用和語篇,而對譯文質量的判

斷,也涉及了“意義”“語篇”和“對

等”。她認為對譯文質量的判斷隻需看譯

文語篇的概念意義和人際意義是否和原

·123

·

光華語言論叢·第3輯

文對等。因此,豪斯的翻譯質量評估模

式主要從語篇的語域上分析,比較譯文與

原文在概念意義和人際意義上的匹配程

度。匹配程度越高,譯文質量就越好。

“豪斯的模式瞄準的是整體質量評估,既

有微觀標準,又有宏觀標準;既有定量因

素,又有定性因素,具有科學性、客觀

性,可以說豪斯的模式樹立了一個典範,

為未來翻譯質量評估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李廣踐,2007 )。豪斯的評估模式雖建

立在語篇、文本的基礎上,但在評估模式

中,參數設置不夠合理,有待優化。“為

實現對譯文更具科學性的質量評估,可以

將譯文的質量依據一定的標準分成不同等

級(qualitative rank ),而這也是豪斯翻

譯質量評估模式中所缺乏的”(張文慧,2010 )。另外,文化、翻譯目的、譯文讀

者等社會因素在評估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

視。語言因素和語言外社會因素對翻譯質

量評估有著同樣的影響力。(李廣踐,2008)

參考文獻:

[1] House, Juliane.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 Model

Revisited [M]. Germany: Gunter Narr Verlag Tubingen,

1997.

[2] 庚敏. J.House 翻譯質量評估模式及其在英漢翻譯實踐中

的應用[D].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4.

[3] 李廣踐. 朱莉安·豪斯論翻譯質量評估[J]. 井岡山學院學

報,2007.

[4] 李廣踐. 對J.House 翻譯質量評估模式的反思[D]. 長沙:

湖南師範大學,2008.

[5] 司顯柱. 朱莉安·豪斯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批評[J].

外語教學,2005(3).

[6] 屠國元. 跨文化交際與翻譯評估—J.House 翻譯質量評估

·124

·

七、結語

“雖然作者的評估模式似顯‘質

化’有餘,‘量化’不足,與一般讀者

期待的‘模式’應有的‘量化’含量出

現差距,雖然模式操作可行性論證中采

集的德英譯例隻屬個案研究,不一定具

備太大的普遍性,但作者提出描述式而

非規範式評估,並承認翻譯質量評估中

的相對主觀因素。這本身就是一種辯證

的科學態度”(屠國元,2003 )。翻譯

質量評估及其模式研究有益於規範翻譯

行為,提高翻譯和譯評的質量,為建立

語際轉換機製提供合理的途徑,具有良

好的應用前景和理論意義。豪斯做出了

可喜的係統嚐試,某種意義上填補了該

研究領域的空白,本文同時在一定程度

上也證實了豪斯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在

英漢翻譯實踐中的可行性。

(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學院·成都 610074)

(修正)模式術介[J]. 中國翻譯,2003.

[7] 翁顯良. 本色與變相——漢詩英譯瑣議之三[J]. 外國語,1982.

[8] 武光軍. 翻譯質量評估:論辯理論模式評介[J]. 外語研

究,2006(4).

[9] 武光軍. 當代中西翻譯質量評估模式的進展、元評估及

發展方向// 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2006.

[10] 許淵衝. 翻譯的藝術[C].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

司,1984.

[11] 張文慧. 國內翻譯質量評估研究述評[J]. 齊齊哈爾師範

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