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之風——古代騎術
古代騎術泛指“騎馬的技術”,也稱為“馬術”,我國古代又稱騎術為“禦”,與“射藝”一樣,也是六藝之一。
騎術在古代是一項重要的體育運動,包括賽馬,還有馬戲等。騎術的發明最初當是為了狩獵,後來它被引用到軍事上。由於騎術在狩獵和軍事中的重要作用,曆來受到人們的重視,並逐漸發展為一種體育項目。
在我國古代的球類運動中,除了蹴鞠之外,還有一項與騎術密切相關的運動,就是馬球,稱之為“擊鞠”。此外,馬戲也是古代百戲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馬戲的表演驚險絕倫,在漢畫像石、畫像磚以及壁畫、漆畫當中曾經留有下了無數著名藝術家對當時馬戲的精妙刻畫。
田忌賽馬與先秦騎術盛行
那是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騎術賽馬。有一回,田忌和齊威王約定,他們要進行一場賽馬比賽。
田忌和齊威王商量好後,他們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他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
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準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說:“你是說另換馬來嗎?”
孫臏搖搖頭說:“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得輸!”
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他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麵走來,便站起來譏諷地說:“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他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裏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了1000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
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
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 “田忌賽馬”的故事在我國流傳極廣。雖然當時的賽馬隻是諸侯貴族賭博取樂的活動,但說明當時的人們在駕馭馬匹方麵已經有了較高的技術。
古代騎術,泛指“騎馬的技術”,也稱為“馬術”,我國古代又稱騎術為“禦”,與“射藝”一樣,也是六藝之一。
騎術在我國出現較早,據考古資料證實,我國最早發明騎術的應該是生活在北部的遊牧民族。在甘肅河西走廊、酒泉敦煌地區,自古就是氐、羌、大月氏、突厥、匈奴、鮮卑、回鶻等遊牧民族居住生息之地。
沿河西走廊的山峽山崖上有大量原始先民雕刻的岩畫。這些岩畫中有大量遠古先民的狩獵圖和作戰圖,其中有騎士挽弓獵殺的圖片,這也展示了我國遠古時期騎術的水平。
據考古學家們的初步研究,這些岩畫刻於4000至10000年前,是遠古遊牧部落先民的文化遺存。後來,人們在內蒙古東部南山根夏家店文化上層石槨墓中發現一件“騎兵獵兔銅扣環”,環外鑄有兩個騎馬人像,其中一隻馬前鑄有一隻奔兔,這是一件獵人逐兔的生動造型。
據考證,其時間最早可到周初或者商末。這些有關騎馬文化考古資料出土地均在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所以春秋時期著名學者左丘明在他所著的《左傳》上說:“翼之北土,馬之所生,無興國焉。”